脚跟疼是很多人都遇到过或者正在被困扰的问题,这种病往往因为治疗不对症,导致久治不愈。通常,很多人以为脚跟疼是骨刺引起的,其实大多数情况是由以下4个诱因引起的。
筋膜发炎 
绝大多数的脚跟疼都是由于足底筋膜发炎引起的。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晨起时疼痛感觉明显,行走过度时疼痛感加剧,严重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有疼痛感。足底筋膜炎是日常活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运动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足底脂肪垫萎缩 
这个情况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多见。因为中老年人的足底脂肪垫相对年轻人已经出现了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也相对减弱,更容易受伤,而出现疼痛。
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地负重等情况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
不合适的鞋子 
如果鞋子足以较好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韧带会得到适当的放松,有效降低发生足跟痛的几率。但是,有的鞋子构造,不能有效地分解足部发出的压力,这样一来,力量集中于脚后跟部分,加大了韧带的压力,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韧带发生炎症。
如何防治脚跟疼 
防治脚跟疼,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选择穿合脚、轻软、厚度合适、带减震的鞋子,使用足跟垫,减轻足跟压力。尽量不穿薄平底鞋,可选择有薄跟的运动鞋。 2.中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适量运动。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运动1个小时,建议休息10~15分钟。 3.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用脚趾抓毛巾、用手扳脚趾等。 抓毛巾:把毛巾摊开放在地板或者床垫上,把脚跟放在毛巾的边缘,用脚趾用力地抓毛巾,再放松,重复这个动作大约3分钟,直到脚微酸、发热为止。 扳脚趾:脚放松,一只手固定住脚跟,另外一只手握住脚趾,把脚趾用力向上扳,直到脚底有拉扯的感觉,持续10秒钟,每次做5组即可。 踩台阶: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患侧脚后跟缓缓向下落,直至感到脚底和跟腱有牵拉感,持续10秒钟,每次做5组即可。 4.坚持每晚用温水泡脚30分钟左右,或者给足部做简单的按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