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打海盗成功的方式有两种:郑和方式和戚继光方式。郑和方式重在“治盗”,戚继光方式重在“灭盗”,两者针对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付索马里海盗应当以郑和方式为先,积极用兵但谨慎动武。 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六十二艘,官兵二万七千八百余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在交易时遵守当地贸易习惯,议价时.在众人前拍掌为定,“或贵或贱,再不改悔”。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人民盛情接待。郑和曾于公元1417年、1421年和1431年3次远航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在索马里的布拉瓦郊区,有一个较大的村子,名叫郑和屯(亦叫中国村),就是为纪念郑和访问而命名的。 郑和在平定陈祖义部的海盗时,采取关注民生、维护治安的做法,使海盗失去滋生的环境,而且郑和船队的活动还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郑和船队上带有大量的铜钱、丝绸、铁器、瓷器等中国手工艺品,每到一国除了赠送国君和官员之外,就用来换取各国的土特产品。这些精美、罕见的工艺品,吸引了很多外国政府和商人,有些立刻就跟随船队来到中国开展贸易活动。 专家认为,当今索马里海盗猖獗,各国打击海盗应该向郑和学习。首先是赢得当地民众的理解。索马里的政治局势复杂,有十多个国家向索马里的冲突各方提供武器。在如此动荡的社会中,海盗兴起虽然不过数年,却有着深厚的部族、教派、军阀背景,属于半民半贼的复合体。从历史渊源上说,索马里海盗是该国多年动乱催生的无业游民,他们有的也曾是普通的渔民,为谋生计铤而走险,干绑票勒索的勾当。再加上索马里的海盗已融入了当地社会,并获得各方势力的庇护,甚至获利分成,同流合污。国际海军围攻海盗,当地民众也可能在海盗的鼓动下与国际海军对抗。所以打海盗还要多用智谋。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四、史籍/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