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到底是什么?

 诸内形之于外者 2017-03-24

针灸,到底是什么?

针灸,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手法。

因为日常生活中,这种技法并不多见,偶尔能够看到,也只是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看到医生在病人身体各部位行针。大部分人可能会很好奇,身上扎那么多针,不疼么?扎上针就能治病么?

今天小二就给大家来解密,到底什么是针灸,它是如何进行治疗的。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成

针法就是有经验的中医,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把毫针以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特殊的手法(或捻转,或提插)对人体特定的部位(一般是穴位)进行刺激,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通过已经制作好的灸柱或灸草,点燃之后,通过灼烧、熏熨等方法刺激穴位,进而打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所以我们平时对“艾灸”这个词一定很熟悉。

针灸的来历

针灸,到底是什么?

针灸最早出现在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之中,书中所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这里的灸指的就是灸法,这其中记载了大量的针灸理论与技术。

但这只是最早记录针灸的文献,针灸这项技法,出现的时期远远早于《黄帝内经》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劳作或捕猎的过程中,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被坚硬的物体碰撞(比如石头、荆棘等),而身体的疼痛被减轻的神气现象。自此人们开始有意的用尖锐的石头来刺激身体的某个部位,甚至刺破使之出血,来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古书上称这种尖锐的石头为石针或 砭石。

针灸,到底是什么?

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的来历

灸法需要用火,自然是起源于人们对火的发现和熟练的应用之后。

在日常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偶然发现,身体的某些病痛的部位,通过火的灼烧或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者被治愈,就开始有意的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和完善。刚开始人们用树叶或者兽皮等把烧热的石头或沙土包裹住对身体不舒服的地方进行热熨,后来发展到用点燃的树枝或干草来进行烘烤。经过不断的摸索,最终确定了以易燃并具有温经通脉的艾叶作为主要材料,这便是艾灸的由来。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被针扎上是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有一个名词,叫做“针感”

由于身体的穴位不同,构造不同,运针手法不同,“针感”也就各不相同。

或酸、或重、或麻、或触电感,最常见的“针感”就是酸和麻两种

如刺激神经,一般引起的是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胀感,刺激血管多引起痛感。

针灸的主要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

针灸作为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的神奇之处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的刺法也有很多种: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温针疗法,埋线疗法等等,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阴阳调和】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就是体内阴阳平衡被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运用针灸方法则可以调理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促进阴平阳秘,保持精气充沛,形气相合,神气内存。

比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阳热偏盛,治宜清胃泻火,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内庭,针刺泻法。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属阳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刺泻法,并灸。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泄泻,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


扶正祛邪】疾病的发生,同样也是正气和邪气斗争的过程。

正邪力量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邪胜于正则病情加重,正胜于邪则病情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的。例如:

在刺灸方面,针刺补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针刺泻法和刺血疗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气海、关元、命门等穴,多在扶正时选用;十二井穴、十宣、人中等穴,多在祛邪时选用。

如见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的虚脱证,治宜回阳固脱,急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如见高热神昏,烦躁口渴,脉洪大而数的外感温热证,治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

扶正与祛邪,方法不同,但二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既可先祛邪后扶正,又可先扶正后祛邪,或扶正与祛邪并用。一般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


疏通经络经络系统遍布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同样主要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以足阳明胃经为例:

足阳明经气偏盛之牙龈肿痛,取本经内庭穴,泻热通经止痛;足阳明经气偏衰的胃痛,可取本经足三里穴,温通经络补虚止痛;足阳明经气逆乱,包括浊气上逆的呕吐,清气不升的腹胀、腹泻等。亦可取本经足三里穴,升清降浊,调和胃气;足阳明经气阻滞引起的股髀部疼痛、麻木,可取本经髀关、伏兔等穴,疏通经气,畅和气血。


选择针灸应该注意什么?


1、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项部腧穴一般不宜用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2、孕妇3个月以内者,小腹及腰骶部穴位禁针;3个月以上者,上腹部及某些针感强烈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也应禁针。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慎用针刺。月经期间如不是为了调经,也不宜用针。

3、皮肤之感染、溃疡、瘢痕部位,不宜针刺。

4、进针时有触电感,疼痛明显或针尖触及坚硬组织时,应退针而不宜继续进针。

5、过度劳累、饥饿、精神紧张的患者,不宜立即针刺,需待其恢复后再治疗。

6、体质虚弱的患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量采用卧位。

7、避开血管针刺,以防出血。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8、眼区、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等部位穴位,应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大概明白了针灸的原理?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关注我们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