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灵枢》:穿越上古轩辕,与黄帝共叙奇妙的针刺之道

 兵书战策 2018-05-02

        两千五百年前,轩辕之丘,华夏部落联盟一位忧民爱民的首领为了子民的健康,正在向当时最有声望的医学家求教。他们的对话留下了一部八十余万字的经文,随时间穿越世代。从此,神州大地上,便有了系统的中华医学,有了为民祛病的大夫郎中。

         这位伟大的首领就是被尊奉为“华夏始祖”的黄帝,经文的名字叫做《内经》。而现在,这里头最古老的一部分——《灵枢》,正向你徐徐翻开。

        欢迎加入“读经沙龙·读《灵枢》”,这里将为“炎黄子孙”们讲述深藏在血脉之中却一直鲜为人知的那些事儿……




编辑:学霸vincent(加拿大)、何昕、夏心

指导:Dr.Pt



《灵枢》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岐黄问道,而后有《黄帝内经》。图为甘肃岐黃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内岐黄对话场景雕塑。)

?




白话解说


        黄帝将百姓视为自己的子女,养育他们,并征收他们的钱粮赋税。同时又怜悯他们时常因为生病而无法生产自给。为此,他特意请教当时最有声望的医学家岐伯,问道:“在疾病治疗方面,我很想使我的百姓免遭药物、砭术的伤害。所以希望能建立九针微针之法,通过调养人体血气,顺畅经络穴道而使疾病自愈,更要将这些方法流传后世,永不失传。这样的话,就必须让它有纲有纪,既分辨明白人体的表里关系,又体现气血如环无端的循行规律。综合以上问题,我准备著出一部《针经》,想听听您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岐伯回答说:“好,那我就尽我所能依次陈述吧,使它跟万物起始于一,终于九的道理一样条理清晰。”


    “首先,小针的奥妙,入门容易精通难。一般,技术粗浅的医生,只是拘泥于观察病人的形体,单从外表上辨别病情;而技术高明的医生,则更注重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及气血盛衰的情况。高明的医生可以辨别神气的盛衰,并且还能了解客居在人体内的外邪往来出入的门户所在。”


    “至于针刺的微妙作用,关键在于正确使用疾徐的不同手法。在这方面,惟有高明的医生,才可以根据病人经络中气机的变化,而选取相应的穴位来进行治疗。”


    “人体经络气机的变化在穴位处最为明显,切不可迎其势而用补法。而当邪气已去时,则不宜再用泻法去追泻邪气。用针的人,必须知道气机的往来和运行变化,严格按气机运行来把握针刺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如果能清楚地了解气的往来逆顺变化,根据经气的循行方向,朝着经气来的方向进针,和它的来势相逆,用泻法夺其有余,邪气就会由实而虚。相应的,随着经气的去路进针,和它的去势相顺,用补法济其不足,正气就会由虚转实。掌握了这个关键,用心体察气机变化,再灵活运用调和虚实,自然你就掌握了针刺的道理。”


     岐伯认真地说道。


    (未完待续)




导师点评


“清代医学大咖”张志聪:

      人乃秉天地之气所生,阴阳气血,参合天地之道,运行不息,稍有留滞则生为疾病。毒药,砭石以泻邪为主,而“微针”能通调血气,以顺阴阳,更合乎天道也。而之所以叫九针,是顺应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用九针而合小针,刚好为“十”,阳数5个、阴数5个以应《河图》之数也。



明代内经学究”马莳:

        《灵枢》大体浑全,细目毕具,犹儒书之有《大学》,三纲八目,总言互发,真医家之指南……然谓之《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



“明代跨界名医”张介宾:

    开篇讲述的是《灵枢》为何又名为《针经》的原因。“粗守关、上守机”,针医中的粗工只会守四肢的关节,而上工则会察气之动静。气机来的时候,随经皆有其处,可因之而知虚实。知道经气往来的顺逆,就可以安心地以正法操作。泻法当趁吸气时进针,补法当趁呼气时进针,这就是经文中“迎来顺去”的意思。



(图为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砭石、砭针)




针刺小知识


“迎随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 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泻法。

 

“徐疾补泻”

      常用针刺补泻法之一。即以进出针的快慢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缓慢地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迅速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补法。反之,迅速进针至一定深度,行针完毕后,缓慢地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泻法。其进慢出快的方法,在于扶助正气由浅入深,由表达里,能起补虚的作用,而进快出慢的方法,在于祛除邪气由深出浅,由里达表,能起泻实的作用。

 

 


(图为扁鹊针灸画像石拓片。)




人物志:

*张志聪(1610-1674年):

        清代著名医学家。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道,通针灸。曾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等书;主张《黄帝内经灵枢》是针灸专著,认为仲景著作最深得《内经》精粹。其著作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


*马莳(约生于15世纪,卒于16世纪):

       明代著名医家,字仲化,又字玄台,后人为避康熙讳,改为元台。会稽人(今浙江绍兴),著有《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二书,后者为《灵枢》第一个注本,颇有独到见解,清雍正《浙江通志》称之为“医学津梁”。


*张介宾(1563-1640年):

        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医学家。原籍四川绵竹,后徙居浙江会稽(今绍兴)。曾从戎,游于北方,因成就不丰而弃戎就医,悉心钻研,经三十载而著成《类经》,将《内经》加以分门别类,详加阐释,亦多所发明。温补学派之主要代表人物,常重用熟地,故有“张熟地”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