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 祝潔煒 通訊員 王蕊 金麗娜)現在,心血管疾病在國人中發病率很高,已經成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所以,各種新的治療方式也常常特別引人關注。這幾天,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裡轉發一個視頻,視頻稱,這是今年7月1日台灣長庚由美醫院發明一項新技術,視頻里,一個血管吸塵器將堵塞在血管里的血栓吸出來,就不需要再放支架了。 這個視頻讓很多人感覺驚喜,原來血栓的治療可以如此便捷。然而,浙大一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心臟病中心主任朱建華說,這個視頻並不能全信,他也詳細給大家解析了其中的問題。 首先,來說說這個視頻的出處。據視頻介紹,這個技術由台灣長庚由美醫院發明,可是,在網絡上,一個帶V認證的台灣醫美人士表示,台灣只有長庚醫院,並沒有長庚由美醫院。也就是說,視頻中提到的醫院根本子虛烏有。 再回頭來談談技術本身。朱建華主任說,血栓可能是從心臟某處脫落的,也可能是由於斑塊破裂後形成。對於血栓,抽吸裝置分兩種:一種是手動的,一種是機械的。目前,國內醫院在搶救急性心梗時多數都用手動的,簡便快捷,比視頻中那個血栓抽吸裝置易於控制。最大的好處是結合抽吸時的手法,很少將血栓捅向遠端。而視頻中的機械性裝置在抽吸時將不少血栓捅向了遠端,容易阻塞前方血管。 ADVERTISEMENT 同時,對沒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來說,儘管血管狹窄到80%以上,但並無視頻這種新鮮血栓存在,多是依附在血管壁上鈣化的斑塊所致,很硬而且不規則,這種裝置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視頻中將這項技術描述得很先進,事實上,國內血栓抽吸導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已應用了很多年,技術確實在不斷改進,但並不存在這樣一種代替支架的「新技術」。抽吸主要針對血栓,支架主要針對狹窄,它們從兩方面處理病變,兩者無法相互取代。 抽吸技術只適用於急性心肌梗死情況下,因為急性心肌梗死大部分都是斑塊破解,形成血栓,介入治療過程中先把血栓抽吸出來,然後在狹窄部位植入支架。 而冠狀動脈狹窄並不像大家比喻的下水道堵塞那麼簡單,下水道堵塞通通就可以,因為堵塞在管腔內。而血管的狹窄是不一樣的,動脈血管管壁有三層結構,斑塊是管壁的內層中層兩層之間形成的,沒法通開,除非把血管內壁捅破,但是會造成血管內皮撕裂,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即便在急性心肌梗死,也不是把血栓抽出來就完事,95%以上也是需要放支架的,解決殘餘狹窄和封堵破裂的冠脈內皮以避免夾層擴大。 從遠期來看,這類技術一旦成熟代表著趨勢。但是目前所看到的視頻宣傳誇大化,存在美化新技術、看輕成熟技術的嫌疑,會對廣大患者造成誤導。 |
|
来自: 喜洋洋8au0bsgq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