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忽略的土木堡之变

 好了明理 2017-03-25

被人忽略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进关劫掠,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结果大败。文臣武将大批阵亡。继而于谦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而这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历史,然而今天所说却是被人忽略的一个群体—阵亡的勋贵集团。

明朝开国时的勋贵子弟和永乐靖难时的勋贵子弟在那时候在朝堂都有话语权,那时候在朝堂并不是文官独大,武将一样有地位,而且也不低,是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礼的存在,甚至地位更高,这些开国勋贵和靖难时的勋贵子弟代表的就是武将勋贵集团,朱元璋、朱棣扶持并依靠他们制衡文官集团,但是土木堡之变却葬送了大批勋贵子弟,但是剩下的传人由于年龄尚小亦或者才能不够,以至于被文官集团打压的永不翻身,迫使武将地位下降,打破了文武平衡。

“靖难”武臣朱能在朱棣时代一直作为心腹大臣,其子朱勇被册封为成国公,但是土木堡之后,文官称其有责,被削爵。张玉长子张辅被册封为英国公,曾经平定安南叛乱,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死于乱军。

被人忽略的土木堡之变

张、朱两门,自永乐以来,深受皇室信任,又有其他靖难功臣子弟,互相联姻,尽掌都督府,而此时“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兵部掌兵政,而军旅征伐则归五军都督府”,文官很难插手军旅征伐,兵权归皇帝和武将勋贵集团掌握,文官不掌军事,但在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散尽,则兵权归于兵部文官之手,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显赫的武将勋贵只剩下徐达长子一系的魏国公和幼子一系的定国公,其余的,朱太祖坐天下杀一批,明成祖靖难时杀一批,土木堡之变再死一批,余者寥寥。

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出征的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李贤《顺天目录》)。这20万大军是明成祖北伐蒙古留下来的精锐,一夕覆灭,之后明朝对蒙古一直是防守姿态。皇帝直辖的中央军队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被歼。从军队角度讲,明三大营算当时最精锐的军队,拥有大规模的火器,最优秀的冷热配合,还有最精锐的蒙古雇用骑兵。以后,明王朝对游牧民族由进攻转为防御。

所以土木堡之变勋贵子弟的大量死亡和流失,造成没人可以代表武将集团在朝堂说话,被文官集团乘机夺权,虽然皇帝任用宦官制约文官,但是由于宦官能力以及文化有限,造成了恶性竞争,迫使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对立,内部分裂,给明亡埋下了深深地隐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