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精语》(11)

 唐1963 2017-03-25


2.怪穴
①边窝穴:窝之弦棱欠缺一边者,窝中最宜浅狭平坦,藏聚有情,四净夹拱、欠缺边更要紧夹。此穴多出高山,为仰高之体。
②并窝穴:一星而有数窝也;有两窝可下两穴,三窝可下三穴:要窝中净,弦棱明白。
③分钳穴:开口结穴,而两钳分向左右;要钳中藏聚,穴中不见两边分飞之势,下有毡唇,平坦,外护,包里,生气融结。若见左右分飞之势,又元包抱,死气致凶。穴下溶槽,界水淋头,便非真结。
④合钳穴:乃龙脉已尽,星辰已止,而总会处峻硬无穴,钳中又无微乳、微窝,气融在下,两钳收处,中间合聚成穴,微有突泡,如钳之钳物,俗呼“玉筋夹馒头”形恰肖。最要毡唇圆整,夹耳有砂,曜气证应,人中水出,清气从两钳而合,钳中有低处有水,如人鼻孔下,人中样。若钳中大深,钳口不收,毡唇不明,夹耳无砂,有一于此,则非真结。此穴要有夹耳砂,先辈多不论及,盖穴在钳嘴,无夹耳砂则寒。
⑤闪乳穴:乳从偏落,闪在一旁。龙势到此起顶,而中间粗硬、斜曲,无穴可下,正气闪在一边,乃以中脑为护卫。此穴最为难认,极宜乳头光彩,两掬有情、不粗不峻,方为合格。
⑥侧乳穴:乳从侧落,偏于一旁,而不正之谓。盖闪乳犹在正顶下,侧乃脱顶受局矣。最要穴前一掬有情,外山凑集交固。凡侧窝、侧钳穴,类此。
⑦鸽突穴:突泡微起,不明之谓。穴星平面阔大,微有突泡、微有界水:粗看则无,细看方知其为太极晕也。
⑧并突穴:两突相连,法当扦两突交界之向。以其两突合气,融聚在中。此穴至难认会,惟以“两虎争肉形”想像。骑龙脊上有突泡,过峡腰上有鹤膝,前面须得堂局,背后须得好山,庶几得之。
⑨有窝不葬窝穴:似窝非窝,无脉无气,堂局不整,砂水不照,其气落在腕腋,微微起泡,似老蚌之吐珠然。必要堂局砂水,证应有情,方为真的。
10有钳不葬钳穴:钳中低陷,不结。必就脉、弃钳,而点盖穴。然,要弦上钳棱明白,此缓来急受,挈高取穴。
11有乳不葬乳穴:乳上直硬,阴盛而不舒阳,或不中不正、迷窜他顾。从顾处点穴,亦可以后乐、前唇、左夹、右照、聚气、藏风为确。凡怪穴,多以四应取用,方属有据。
12有突不葬突穴:突上顽饱、粗硬、不开口、不舒阳,无穴可立。看定龙神,就其开面堂局,砂水有情,伸颈如“元龟伸颈”,月角如“明星伴月”状用之。
13提月穴:取水中圆泡,龙势入水,左右皆到,以证佐取用。穴在水中,要人立穴中力足。以脉水无飘荡之嫌,方好。
14顽石穴:郭子曰:“气因上行,而石山不可葬也。”今乃山尽顽石,凿开I 用之,以案正、堂圆局紧、砂明、水聚,脉到气止,用人工打开顽石用之,怪甚。
15水中穴:止于水,不得不葬于水,犹止于石,不得不葬于石也。山下有乾源、深窟,天雨即注,中无泉窍,用土大封茔堆,水从两边流走。平地有池湖、水窝,池湖须有石迹,水窝要看气脉,用传本石块砌成,是名“法葬”。俱以山峙水凝,龙止气暖,精光吐露为准。
16斩关穴:求龙腰截气以出脉处即成穴场有堂局前去之砂回头作朝左右龙虎身上生峰顶头星光照住一穴护卫俱出,本身发福速且悠久。
17走珠穴:小墩阜,三、五、七个者,是。一个者,非。以口面、堂气、包砂、穿脉立穴,甚匆离脉,离则无气,不发。
18骑龙穴:山脊之上,四山相护,水聚堂心,势成中聚。随星辰立穴,或后坐、向前顺骑;或前坐,向后倒骑;或坐左向右,或坐若向左,左右骑。最1  宜四山端拱,堂局环聚。假,则堂不聚气。若面前八字水分流。最忌。斜飞逃窜,更凶。砂不垂头,垂头砂得一、二峰亦是。
19仰高穴:在山顶,平面星辰,四国无缺,朝对有情,水不走泄,势成上聚。有一等堂内窝聚,天雨即注,天晴则涸,名“仰天禄”。又,一等堂中有水,四时不涸名“仰天湖”。俱要近穴,不接不离之间,新坟遇此,仕宦进爵,平民获福。
20没泥穴:在田中心,田要高低大小相间,分脊界水明白,外隍周密多名没泥蛇田畔鳅藏沙龟等形。
21漱石穴:山尽顽石,穴内有土,此穴最好。然,要得顶头润泽,无延岩粗恶之象。
22石占穴:穴在巨石下,龙势既到,砂水拱照,穴场有巨石镇塞,法当剖1破此石,则穴成矣,此种穴情大奇。又有树占穴,亦然。或遇大风大雨拔出,或古株朽烂,樵子掘锄,盖地运将见,以待有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