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集

 程宇宏 2017-03-25

1.成药自疗法 

(1)芬必得,每次服0.3克,每日3次。

(2)追风透骨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

(3)小活络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

(4)大活络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

2.验方自疗法

(1)虎杖、老鹤草、牛膝各15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2)大通筋、南天竹各6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3)当时15克、牛膝15克、白芍30克、威灵仙30克、鸡血藤30克、桂枝10克、制川、草乌各3克、细辛3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

3.饮食自疗法

(1)马铃薯300克、胡萝卜300克、芹菜200克、苹果300克、蜂蜜30克,前四样榨汁加入蜂蜜饮之。

(2)粳米60克、羊肉50克、生姜10克,煮粥食之。

4.外治自疗法

毛茛全草60克,捣烂,敷贴于环跳穴(小腿后曲,足跟正对臀部处)风市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正对大腿外侧处)、委中穴(两膝国窝正中处)、昆仑穴(外踝关节尖至跟腱中间凹陷处),每次1-3个穴位交替使用,敷药至局部烧灼感时即揭下,用药后1-2日,局部会红肿热痛,两天后发生水泡,疼痛加剧,此时应将水泡挑破,外搽龙胆紫。慎勿感染。 

14、坐骨神经痛中医如何辨治施治?

坐骨神经痛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现据多年临床体会,归纳辨治4法于下,供同道参考。

1 虚寒型

本型多因年高体弱,阳气不足,外受寒湿侵袭,痹阻经络引起。症见腰、臀、腿放射性疼痛,伸展不利,局部喜温,平素畏寒,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以温肾培元驱寒通痹治之。

例1 患者,男,78岁。2年前曾患左侧坐骨神经痛,近因疲劳过度,受凉发病10天。证见左侧臀部NFDD2痛放射至下肢,活动受阻,卧床不起,患肢冷,窝、腓肠肌有明显压痛点,舌淡白,脉弦细。此乃年事已高,下焦阳虚,元气亦微,不能输布阳气以达四肢,故易受寒邪所侵袭。治当温肾培元,驱寒通痹。方药:熟附子、桂枝、木瓜各10g,川牛膝、白芍各15g,生黄芪、鸡血藤各30g,淡干姜、炙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痛减大半,冷感缓解。原方加淫羊藿15g.药服7剂,痛除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

2 气血留滞型

此型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伴见懒言倦怠乏力,舌淡红,苔白,脉细,多因气虚血滞,经络阻滞不通引起。宜补其气血,畅通血脉,方药可选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健运汤加减。

例2 患者,男,55岁。病起1月,右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疼痛加剧1周,入夜难眠。检查:痛苦病容,懒言气弱,形体消瘦,神疲乏力,伸展不利,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大粗隆、腓肠肌有明显压痛点,手足欠温,舌苔薄白,脉细弱。此乃气血虚弱,留滞不通所致。治以益气血通血脉。方药:党参、黄芪、鸡血藤各30g,当归12g,乳香、没药各9g,三棱、莪术、伸筋草各10g,全蝎、祁蛇各3g,川牛膝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已能睡眠。照方再服5剂,疼痛大减,能下地活动。因胃纳欠佳,守前方加砂仁、山楂、神曲,再服7剂,病愈。随访5年无复发。

3肾虚型 

症见一侧臀部放射性疼痛,腰膝NFDD2软,不能久立或步履,腰及下肢常有冷感,精神不振,气短乏力,面色NFDD6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此乃肾阳虚弱,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治宜温补肾阳,通络止痛。方选右归饮加减。此型与虚寒型内因相似,但虚寒型多由受凉引发,治疗上注意驱寒,本型重视补肾。

例3 患者,女,58岁。主诉:右下肢沿坐骨神经走向呈放射性疼痛1月余。曾服芬必得等治疗不效。X线检查:L2~4椎体肥大(横突前缘唇样骨质增生)。刻诊:右足伸屈受阻,腰NFDD2足软,步履艰难,患肢常觉冷感,精神不振,腓肠肌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脉细。四诊合参,辨为肾虚型。治以温补肾阳,活血通络。方药:制附子、桂枝各10g,熟地黄、山茱萸、川牛膝、巴戟天、续断、肉苁蓉、杜仲、桑寄生、骨碎补各15g,土鳖虫10g,鸡血藤3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疼痛冷感明显缓解。原方继服5剂,疼痛大减,活动正常。守方5剂,痛除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湿热型 

症见疼痛较剧烈,沿下肢后外侧放射,重着灼热,步履困难,伴有口干苦,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此乃湿热灼筋,气血阻滞不通所致。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选加味四妙汤。

例4 患者,男,62岁。左腿NFDD2痛连及臀部已延2月余,近10天来疼痛加剧,患肢有灼热感。无明显外伤史,因工作关系常受水湿浸淫。自觉口干而苦,小便色黄,舌苔白腻而黄,脉濡带滑。证属湿热型。治以清化湿热,活血通络。方药:炒苍术、黄柏各12g,川牛膝15g,薏苡仁30g,防己、木瓜、萆、独活、土鳖虫各10g,丹参、鸡血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臀腿灼痛明显缓解。原方继服5剂,苔黄口干苦消失。为巩固疗效,守方去防己加白术、茯苓,连服5剂,病愈。随访2年未复发。

15、治疗“坐骨神经痛”有经验良方吗?

①我的经验良方: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均有良效。

③处方:小白花蛇2条  蜈蚣6条 全蝎12克 土鳖虫12克 姜虫10克 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开水先煎30分钟)。

④服法:水煎服,早、中、晚分三次服完,连服5剂,疼痛缓解后改为散剂,每次服5克。

⑤注意:本方中川乌 、草乌有剧毒,绝对不能用生川乌 、草乌;制川乌、制草乌必须先用开水先煎30分钟以上,再下其他药。

急慢性腰腿疼痛特效方  

组成 当归9克 黄芪18克 丹参18克 泽兰叶9克 赤芍9克 杜仲9克 金毛狗脊12克 鹿角片18克 地龙9克 苏木9克  
功能 通督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 用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膝腱反射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辩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用法 将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钟,再与诸药共煎。沸后文火煎50分钟,每日1剂,每剂分两次服,饭后两小时温服。服药过程中停止用其它任何中西药物、手法及其他治疗方法,卧硬板床休息,每日卧床时间为16小时以上。
加减运用 下肢痹顽痿废,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9克、木瓜9克、五加皮9克;兼有舌苔白腻,脉濡缓,口渴不欲饮,怠倦困重,酌加萆薢9克、苍术9克、防已9克;兼有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弦细,面色红赤,阴虚火旺,酌加炙黄柏、生地,泻火坚阴,滋养肝肾;疼痛甚者加乌药9克、玄胡9克、广三七5克,活血祛瘀镇痛;兼有风湿,游走窜痛,痛无定处,顽麻不仁者,酌加威灵仙9克、防风9克、秦艽9克、羌活9克。

经方治疗右侧臀部痛 

腰椎膨出压迫坐骨神经案:某女,三十左右,二胎小孩不到一周岁,习惯左侧抱小孩,渐至右侧臀部痛疼,二十多天,颇为痛苦,脉象软弱无力,余无不适。处方:黄芪15克,桂枝18,白芍18,炙甘草7,干姜10,茯苓15,白术15,炮附子15,怀牛膝18,骨碎补10,生姜大枣.五副。冷水7碗,煮成三碗,分温服。十余天后见之,说药真灵,吃完五副就不疼了。
分析:腰臀部属太阳经管辖,脉软弱故用【大阳旦汤合肾着汤】加味治之而愈。今录出与同道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腰腿疼痛有感 

今天早晨,同学的母亲,一位姓曹的老太太,来到科室就诊。他告诉我,年前服了我开的五贴汤药,腰腿疼痛的症状已基本缓解。现在再来开几贴巩固·疗效。
记得她年前就诊的时候,腰痛并向左下肢放射,间歇性跛行,夜间疼痛加重,阴雨及寒冷天加重。cr示:腰椎退行性变。双秩边穴有条索状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精神萎靡,面色晦滞,脉沉弱,舌苔白,舌质淡。当时我给她开的方如下:麻黄30克' 黑附子30克’ 细辛30克' 怀牛膝30克’ 当日得汗止服。

坐骨神经痛治疗方 

桂枝30-60克,生黄芪20-30克,山萸肉15-30克,川断10-2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日一剂,重时日两剂,分多次服。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250例,全部治愈。其中服七剂愈者163例,十五剂七十例,二十五剂十七例。注:转摘备份,验证后用之。 

中药治中老年腰腿疼痛  

作者: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药用补骨脂75克,骨碎补60克,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续断30克,肉苁蓉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90克,三七15克,琥珀10克,血竭10克,沉香15克,黑豆30克。骨质增生者加穿山甲10克,鹿角霜10克,白芥子10克,急性子10克,威灵仙15克;骨质疏松者加龟胶30克,鹿角胶30克。一般水煎3次,将3次药汁混合,分3次温服,每日一剂。10剂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两天。

  从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所适用的病机,是由瘀致虚、由虚致瘀、虚瘀夹杂。方中补骨脂、骨碎补、杜仲、续断、肉苁蓉补肾、强筋壮骨;当归、黑豆、鸡血藤、川牛膝补血、通经络、利腰膝;沉香理气,三七、血竭、琥珀活血止痛。全方补消兼施,药性平和,“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整方的药力集中于下焦,故虚与瘀当以下焦的病症为主。

老中医治疗腰腿疼的散剂 

红花60.当归60.川芎30.川断50.川军60.三七50.没药60.乳香60.自然铜60.牛膝90.桂枝90.儿茶80.申姜50.朱砂30.地龙60.马前子50.杜仲90.方海90.冰片15.土虫60.血竭60.红参50。泽兰60.月石30.甘草120.上药粉碎极细末,每次服用3.5克,每日3次。黄酒送服。该方对腰腿疼痛,包括椎间盘脱出。以及伤筋骨折,颈椎病引起的肩膀疼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腰椎康复丸 

黄芪100g、鹿衔草100g、熟地100g、骨碎补100g、独活45g、当归35g、赤芍45g、川芎45g、地龙30g、木瓜30g、肉桂20g、三七35g、桂枝20g、麻黄35g、杜仲45g、川断45、元胡35g、炙马钱子10g、威灵仙45g。全虫20g、蜈蚣5对。

制法: 上药、粉碎为细末,做胶囊每粒重0.3克,每次服两粒,早晚一次。

适用于:久患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及坐骨神经痛

本方有毒,须要在专业医师指点下使用。 

中医治疗慢性腰腿痛的药浴       将生麻黄、桂枝、稀莶草各50克,制川乌、木香各15克,羌活、威灵仙、海风藤各10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然后倒入放有温水的浴缸中泡浴,水温保持在45度左右,每次20分钟,一天一次。

药浴结束后再用温水冲洗干净即可。

这些药物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

药物煎煮之后,其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病人浸泡于其中,药物可经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特效药方 

(三):全蝎红花汤处方

全蝎10-20克,红花5-15克,威灵仙20-40克,大枣6-10枚,红糖10-20克,(兑化服)

兼寒者或老年人兼寒体弱者,可加炮附子,肉桂各5克左右,肝肾虚者加牛膝,川断,杜仲,以上为成人量。

用法:水煎,一日一剂分二到三次服完,初次服可温复取微汗。

方义:用全蝎熄风镇痉,止痛,红花活血止痛,威灵仙祛风湿止痛,大枣红糖,补血,调合营卫,以防发散太过,全方共奏熄风止痉,活血止痛之功,深合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之旨,故能收显效。

(四):方中药物简析

1,全蝎:又名全虫,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全虫,有祛风止痛,通络解毒的作用,本方取用全蝎则主要取其祛风止痛的作用,临床观察,全蝎对于各科神经性疼痛都有特效,并不限于坐骨神经痛一证,88年,我在福洞镇卫生院,福洞菜队有一姓王的男子,患肩关节炎,有时向臂部放射性串痛,疼痛剧烈,胳膊不能上举,检查局部无红肿,自己曾服止痛片,保泰松片,小活络丹均无效,我初诊时按一般的肩周炎处方治疗也无效,继用大活络丹也无效。时值春耕,患者是家中独特的劳动力,十分忧心,复来商治。我反复考虑后,处以全蝎红花汤三付试治,不想竟三付顿止,患者怕复发,又服三剂以巩固之而愈。

本院国大夫,偶患一侧小腿腓肠肌痉挛性疼痛,服止痛片不效,又自服阿片类药仍无效。我也用此方加牛膝二付,三啜而安(最后一次药熬干了没服)。97年我在沂南皮防站,苏大夫的娘家母亲,母撄八十,患三叉神经痛,服西药不效,我用此方加白芷,也三付而疼止。由此可见全蝎止痛之功。

全蝎治神经性疼痛疾病,古已有之,并非我之发明,如直指方载:(全蝎)可治“风淫湿痹,筋骨挛痛。”《本事方》的麝香丸也是用全蝎作为主要药物,许氏称“予得此方,凡是历节及不测疼痛,一二服便瘥。”并举例说: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三服愈。”按从许氏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点,一是不测疼痛就是忽然出现的神经性疼痛,二是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这个处方(指麝香丸)。这说明在他以前就早已有人用全蝎来治疗此类疼痛性疾病了。三是效果十分显箸,………三付即愈。

《中药大辞典》说:(全蝎)治疗痹痛,不仅有较好的止痛作用,而且对患处发麻也有效,(934页)岳美中在论述章次公治王玉美顽固性头痛案方后说:“此案节合余历年来使用蜈公全蝎之经验,觉其镇痉之效,并不显箸,而镇痛之力特强,用之得法有立杆见影之妙。”我也深有同感焉。

可惜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全蝎有毒而不敢用,即用也都用量很小,其实成了辅佐药,所以其效不显,不知治疗坐骨神经痛这样的重证,方宜专,不宜杂,量宜重,不宜轻。杯水车薪,难救烈焰。这正是柯琴所谓的“一人而系一世之安危者,当大其权而专用之,一药而系一人之安危者,当大其量而独用之”的道理。其实,全蝎虽然有毒,但对人来说,它的毒性并不大(这主要是指口服)。早年我初学医时曾亲自用他治疗发际疮,用全蝎大的七个,煎鸡蛋一--二个,一次服下,又用蜂蜡和全蝎粉做成药丸,连服月余也没见到有什么付作用。

且笔者故乡沂蒙山区,盛产优质全蝎,现在的油炸全蝎,竟成为招待贵宾的名菜。又曾见报刊上报道,山东某地一老人,专吃活蝎,每年要吃活蝎十几条,身体健康,百病不染。笔者多年来治此病,全蝎常用量都用10-30克(成人量),除一例服药后说感觉口唇发麻,其他人都无不适反映。应该提及的是,全蝎的炮制,现在都用盐制,而且盐用的特多,故应用时,应嘱患者先用清水泡洗,去掉盐味再煎,否则煎好后的药汤太咸,有时几难于下咽。又笔者初拟此方时,全蝎还不算太贵,可如今的价格几乎让人消受不起,也算一大憾事。

2,红花:又名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蕊,性味辛温,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功,一般多用于妇科,内科和外伤引起的瘀血肿胀,跌仆损伤等证,很少见到用来治疗坐骨神经痛。我有一妻妹,于76年时得过此证,痛剧时自己不能行走,我曾为之治疗,当时我初学医,只知用一般的止痛药物如:保泰松,B1片,强的松之类,效果并不明显,只好等她自然缓解,后来有人教一偏方,用红花煮鸡吃,吃后发汗,病竟愈。虽然后来还是复发了,但这却给了我启发,我想这大概就是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道理所在。

《药品化义》说:红花,善通利血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前,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中药大辞典,994页)。由是观之,此方红花之用,正取其辛温活血,行导之性,所谓“通则不痛”是也。

3,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性味辛温,李时珍说:威,言其性猛,灵仙,言其功神也。朱丹溪说:威灵仙属木,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皆宜,服之尤效,其性好走,也可横行,故崔元亮言其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药品化义》说: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至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酒拌,治二臀痛……。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威灵仙治身体各种疼痛,在古时已广为应用,特殊是治二臀痛,这就更接近于坐骨神经性的疼痛了。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本品有抗菌止疼之效,限于篇幅,处方和例证就不一一例举了。这里我想要指出的是,此药治疗坐骨神经痛,量宜重用,成人用量应在30克以上效果才显箸,因此病不同于一般的风湿痹证,这也就是我一再强调的方宜专不宜杂,量宜重不宜轻的道理了。

4:红糖和大枣:红糖之用,中医认为性温,能补血活血,这已为民间所习用,本方取用也是此义,而且又能用它调合药味,故无须多论。大枣作为药用,各家论述甚详,多以补气补血论之,其中唯以《长沙药解》概括最精,曰:大枣,补太阳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疏肝而熄风,疗脾胃虚损,调经脉虚芤,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是以偏补脾精而养肝血,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三复斯文,则方中用红糖大枣之意自明,不必诠解矣。

(五):病案举例

1,88年,我刚调到福洞不久,新民有一朝族妇女,年五十多岁,得坐骨神经痛病,原来由碱大夫和金院长治疗,金院长问我有没有好的办法,我问患者能不能吃中药,答曰能,我为开此方三付,复诊自己行走十几里路来医院(以前都是用牛车拉来的),又服三剂而愈。

2,我曾把此方介捎给国大夫,他也用此方治愈过数例患者,竟然在八家子以治坐骨神经痛而著名,最典型的一例是:他有一次去长春,正好他的妹夫得了此病,卧床不能行走,久治不愈,他为开了此方,服药后一小时,自己顿觉痛除,下地走了二里多路,兴奋的说,简直是神方。

3,我搬家回到沂南县后,建筑公司有一女职工,名尹纪花,以前我曾数次为之治病,一日来问我说:娘家母亲患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久治不愈,自己因不堪痛苦,二次要自杀,幸被家人发现,问我能不能治疗这种病,我具体的问了病情,为开了此方,服三付减轻,六剂而愈,至今已有十年,再未复发。

(六): 结束语

坐骨神经痛一病,疼痛剧烈,患者十分痛苦,中西医对此病都缺少特效疗法,多年来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前人经验,采纳民间验方,去粗取精,精简处方,自拟全蝎红花汤治疗此病,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一般都在三至六剂即可治愈。同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试用于其它部位的神经性剧烈疼痛性疾病,也收到了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发现此方对于患者自己感觉不太痛的坐骨神经痛病,效果反而不太明显,甚至无效,这其中原因还有待于继承探索,为早日使众多的坐骨神经痛患者解除痛苦,愿把这一还不太成熟的经验介绍出来,供大家继承研究探索,以期使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理法方药更至完善,这就是我的心愿。

二 门纯德中医临证要录----芍药钩藤木耳汤 《门纯德自拟方》

【组成】生白芍30g 钩藤30g 炙甘草9g 郁李仁6全蝎6g(研末冲服)

天麻6g 僵蚕9g 白苣子10g 黑木耳15g

【用法】水煎服。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

【方义体会】方中以芍药、钩藤为主。二药均入肝经,芍药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解痉;钧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淤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淤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得,祛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协调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血,可治挛急。九味药主辅和协,标本同治,共同起着濡润筋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随证加减】

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

【临床应用】

5,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病在筋脉,根在腰俞,不红不肿,疼痛难忍.不得其要,奈难治疗。曾治疗此病27例,除其中1例后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无效外,其它均痊愈.26例中服药最多者36剂,疗程40余日,服药最少者9剂,疗程10余日。

例:燕xx,女,43岁。79年1月20日初诊。一年来,右下肢自腰骶经过臀部,向下至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至足部放射性疼痛.近三月来,疼痛阵作,日渐频繁,喜热畏寒,弯腰、喷嚏、咳嗽,甚至大小便时,常引起疼痛。脉象沉而略紧,舌质淡苔薄白.就诊前经某医院诊断为根性坐骨神痛,腰椎间盘脱出,口服、肌注维生素类和烟酸等药物,治疗半月,无明显效果。予服芍药钩藤木耳汤原方三剂。二诊,自述服药后疼痛减轻,仍反复发作,但间歇时间延长。继而原方加木瓜10克,柴胡10克,白芷9克又三剂。服后右患腿剧痛顿挫,仍发僵,脉象虽沉,但紧象变缓,再与上方四剂,药后休息一周,患肢已无疼痛及不适感.81年冬走访,无恙。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用法]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疗 效] 用本法治疗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验 证] 蔡,女,68岁,右下肢疼痛5年余,经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服西药效不显,于1987年8月求治于中医,余投蝎蛇散原方,经服2个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 注] 所治病例无很大反应,一般在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l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疗 效]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140例,其中治愈96例(症状完全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好转32例(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可做轻工作);无效12例(服本方3-5 剂,症状无改善,而中断治疗者)。
       [验 证] 刘xx ,女,36岁,农民。病历号6256 。于1984年3月25日初诊。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状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侧大腿后外侧向腘窝、足跟部窜痛,如针扎、火烧样阵阵加剧,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时更甚,久治不效。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楚,步态跋行,右侧第二、三髓后孔及臀线中点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拉塞格氏征(+ ) ,脉沉迟而紧,舌淡苔薄白。诊为坐骨神经痛。证属寒凝气滞,痕阻脉络,治宜化癖通络,温阳散寒,除痹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汤。原方减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克。3剂。药后疼痛大减,继用原方又进6剂,诸症皆除而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备 注] 气虚血弱者减五灵脂、香附,加黄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脉数微热者减羌活,加黄柏15克;脉浮风重者加防风15克;脉紧寒重者减秦艽,加桂枝15-25克;脉缓湿重者加苍术15克;伴腰脊痛剧者加三七末3克(冲服);便秘者加何首乌15-25克;病久肝肾两亏者减羌活、五灵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克。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 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 效] 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 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 天。
       [验 证] 傅xx ,男,50岁,干部,1952 年8月5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 l 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鸡血藤、秦艽各12克,赤芍20克,甘草3克,党参15克,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方 剂] 当归12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克,甘草6克。
       [加 减]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痛剧者加蜈蚣3条。
       [制用法] 水煎2次分服,每天1剂。
       [功 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验 证] 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1 年以上,无一复发。
       [备 注] 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鸡血藤、芒硝各15-20克,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 克。
       [加 减] 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验 证] 用上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例,中痊愈11例,好转2例。
       6 .杜仲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杜仲、川续断、淮牛膝、桑寄生各30克,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生甘草各10克,全蝎、蜈蚣各2克(共研末冲服),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2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3例,经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25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 .黄芪白芍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生黄芪50克,白芍、元胡、木瓜、全当归、桂枝各20克,赤芍、牛膝、鸡血藤、威灵仙、路路通各15克,地鳖虫、全蝎各10克,生甘草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早、中、晚口服。10天为l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61例,经服药20-30天后,其中,治愈者152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
       8 .乳香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制马钱子5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桃仁、全蝎、桂枝、麻黄各20克,细辛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末,装人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3克。用时,每服3-4粒,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44例,经用药2-4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39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朱良治坐骨神经痛(加减曲直汤)

良治坐骨神经痛(加减曲直汤)   坐骨神经痛。误治致肝肾虚损,不能荣养经络,病延日久,寒热夹杂,虚实共见,遇此等虚证或虚实兼夹之证,应从肝肾虚论治,吾师朱良春先生常选张锡纯治疗肝虚腿痛之“曲直汤”加减化裁,肝肾两虚者合“右归饮”加减,肝虚或肝阴虚者合“芍药甘草汤”化裁,自拟“加减曲直汤”基本方,药用:炙山茱萸肉、生地、生白芍、鸡血藤各30g ,知母、当归、乳香各10g ,威灵仙、生甘草各15g ,制附子、肉桂各9g ,生黄芪20g。

坐骨神经痛---中医世家

坐骨神经痛案李××,男,4J6岁。铁道部某厂干部。

【病史】1974年底,腰臀部痛引双下肢,左侧为甚,行动日益困难。××职工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其效不显。遂发展至下肢难以行动,生活不能自理。于1975年2月底,由工厂派专人护送来成都求治。

【初诊】患者卧床不起,翻身需由他人协助,腰臀部及下肢麻痛沉重,左下肢尤甚,活动患肢则疼痛加重。恶风寒,头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面黄无泽,舌质淡红,苔白滑厚腻,根部微黄。此证属风寒湿痹,湿邪为胜。急当温阳化气行水,以五苓散加味主之。

处方

猪苓10克 茯苓20克 泽泻10克 砂仁10克 白术15克 桂枝15克 上肉桂10克 五加皮12克 三剂

【二诊】服上方后,小便量增多,腹部及下肢肿胀减,但疼痛无明显改变。针对主证,以助阳胜湿,散风止痛之甘草附子汤加味主之。

处方

甘草30克 制附片120克(久煎)  桂枝15克 生白术20克 生姜60克 云苓30克 四剂

【三诊】服上方后,全身关节疼痛减轻,扶杖可下地缓步而行。宜原法再少佐麻黄、辽细辛,以增强开闭、散寒、行水之力。

处方

甘草30克 制附片120克(久煎) 生白术20克 桂枝15克 生姜60克 麻黄10克 辽细辛4克 云苓20克 五剂

四诊】头痛,腰臀部及下肢疼痛大减,离杖能行。肢肿基本消失,尚有寒湿凝聚、经络受阻之象,继以活血通络、舒筋散淤之品调理之。

处方;桂枝 木通 红藤 威灵仙当归、川芎 猴骨 海马 松节 牛膝 木瓜 乳香 没药 苏木 辽细辛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血竭 伸筋草 以上各10克,共为细末,水打丸。每晚睡前用白酒兑服3克 。

服药20余日后,病愈恢复工作。

1979年7月20日追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本例太阳痹证,以湿为胜。急投五苓散加味,不仅急则治标,同时化气行水,即为治本。前贤曾称“五苓散,逐内外水饮之首剂。”而桂枝则为此方之关键,故重用之,以增强通阳化气行水之力。另加上肉桂,补命门真火,助气化,散寒凝;加砂仁醒脾化湿,行气宽中以消胀满,且能纳气归肾以助膀胱之气化;再用五加皮祛风湿之痹痛,疗经络之拘挛,且有利小便、消水肿之效。服药三剂而病获转机。然后抓住风寒湿致疼痛之主证,继用甘草附子汤。

白术、附子,顾里胜湿;桂枝甘草,顾表胜风;重用附子,温里扶阳,除痹止痛。冠以甘草者,意在缓而行之。最终,再用活血通络之法以善其后。

厥阴证寒痹(坐骨神经痛)男,70岁。

【病史】曾有风湿性关节痛史。1973年冬,臀部及右腿冷痛难忍,不能坚持工作。经××医院检查,诊为“坐骨神经痛”。于1974年3月中旬来诊。

【初诊】少腹及下肢发凉,膝关节以下微肿,行走困难,自右侧臀部沿腿至足抽掣冷痛。神疲,头昏,舌质淡红稍乌暗,苔白滑腻满布,脉细弱。证属厥阴寒痹筋痛。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养血活络,温经散寒为治。

处方

当归12克 桂枝15克 白芍12克 辽细辛5克 木通12克 炙甘草6克 大枣20克 牛膝12克 木瓜12克 独活10克 三剂

【辨证】风寒入肝则筋痛,入肾则骨痛,入脾则肉痛。正如《内经))所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又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可见本证显系邪入厥阴肝经寒邪凝滞气血受阻所致。又本例冷痛,自臀部痛引下肢,小腹及四肢末端发凉。此为厥阴证之血虚寒凝。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欲续其脉,必益其血,欲益其血,必温其经”。故不以四逆姜附回阳,而以当归四逆温经散寒,养血活络为治。

【二诊】服上方,肢痛减轻。原方续服四剂。

【三诊】患者可缓步而行,疼痛大减。仍守原方,加苏叶10克 ,入血分散寒凝;加防风10克 ,祛经络之风邪。再服十剂。

四诊】半月后,疼痛基本消失,神疲、头晕显著好转.滑腻苔减。唯下肢稍有轻微麻木感,时有微肿。寒邪虽衰,湿阻经络之象未全解,上方酌加除湿之品,以增强疗效。嘱其再服五剂。

处方

当归12克 桂枝10克 白芍12克 木通12克 牛膝12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苍术10克 苡仁15克 炙甘草6克

一月后病基本治愈,步履自如。

1979年7月15日追访:七年来病未复发,今年已七十七岁,身体尚好。

【按语】以上厥阴骨痹、寒痹二例,虽病情、病位不尽相同,但主证皆因血虚寒郁所致,故皆以当归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所载当归四逆汤,原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其病机在于血虚寒滞。由于血被寒邪凝滞之程度和部位不同,则临床见证各异。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范老在临证中,据《伤寒论》之学术思想及后贤经验,灵活运用于多种疾病,常获显著疗效。其辨证要点,从主证看:一是少腹或腰、臀部以下发凉,或四肢末端冷;二是少腹、腰、臀以下疼痛,包括阴器、睾丸、下肢筋骨、关节疼痛,以及痛经等。除以上主证外,还可能出现某些兼证。而脉象多细弱,舌质常暗红无泽,或有淤斑,苔灰白或腻或紧。以上诸证,不必悉具,皆可用之。

妙用仲景方锡纯方治坐骨神经痛

寒瘀剧痛仲景方

妙在煎药白酒放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呈反射性剧痛和麻木,患肢不能伸直,审舌淡苔白薄,脉沉弦,且晨起剧痛较重。盖寒主收引,故患肢不能伸直,究其剧痛,病多在筋,晨起重亦属寒瘀证状,朱师常选《金匮》“乌头桂枝汤”合《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合方化裁,命名为“寒瘀湿痹汤”。药用生川乌10克(均切厚片,粉末弃之,不需先煎),桂枝、炒白术各30克,生白芍50克,生甘草15克,干姜10克,白酒250克。酒水各半浸泡2小时后,加水同煎60~70分钟(久煎毒减)。另处外擦方:生马钱子薄片30克,生草乌片30克共煎1小时,取汁400毫升左右,加食用陈醋100毫升混和,用纱布蘸擦痛处,每日3次,一剂可用5~7天。

要知生川乌的毒性远不如生草乌,故此方用生川乌剂量10克绝对安全。

久痛不愈治肝肾

锡纯曲直汤方增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虚症或虚实兼夹之症,应从肝肾虚论治,吾师朱良春常选张锡纯治疗肝虚腿痛之“曲直汤”加减化裁,肝肾两虚者合“右归饮”加减,肝虚或肝阴虚者合“芍药甘草汤”化裁,自拟“加减曲直汤”。药用炙萸肉、生地、生白芍、鸡血藤各30克,知母当归、乳香各10克,威灵仙、生甘草各15克,制附子、肉桂各9克,生黄芪20克。

朱师治寒瘀湿痹喜用鸡血藤合威灵仙。盖威灵仙通十二经,且宣通五脏,外能祛风,内可化湿,对四肢痛、重、麻木配合鸡血藤疗效甚好,尤治下肢。治疗寒瘀湿痹,要知守方,常有药后痛反增剧,是邪正相搏、气血即通之佳象,切忌胸无定见,朝方暮改。

笔者仿朱师之法,历年用“寒瘀湿痹汤”或“加减曲直汤”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数百例屡收著效,足可证明朱师的“寒瘀湿痹论”颇合临床实际。(邱志济

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处方】 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功能主治】 散寒祛湿,舒筋活络。主寒热瘀阻。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坐骨丸 

【处方】 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功能主治】 益气活血,舒筋止痛。主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用法用量】 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摘录】 章次公方

独活寄生汤【处方】 独活9克 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心 防风 芎藭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6克

【制法】 上十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朱良春---坐骨神经痛

寒瘀剧痛仲景方

妙在煎药白酒放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呈反射性剧痛和麻木,患肢不能伸直,审舌淡苔白薄,脉沉弦,且晨起剧痛较重。盖寒主收引,故患肢不能伸直,究其剧痛,病多在筋,晨起重亦属寒瘀证状,朱师常选《金匮》“乌头桂枝汤”合《伤寒论》“甘草附子汤”合方化裁,命名为“寒瘀湿痹汤”。药用生川乌10克(均切厚片,粉末弃之,不需先煎),桂枝、炒白术各30克,生白芍50克,生甘草15克,干姜10克,白酒250克。酒水各半浸泡2小时后,加水同煎60~70分钟(久煎毒减)。另处外擦方:生马钱子薄片30克,生草乌片30克共煎1小时,取汁400毫升左右,加食用陈醋100毫升混和,用纱布蘸擦痛处,每日3次,一剂可用5~7天。

此内服方执简驭繁,价廉效宏,笔者仿法历年使用,屡收著效。笔者临床体会到,表现于舌麻者药量较轻,觉全身麻木并头昏者较重,均是安全有效的药量,而如无临床实践经验、又畏峻猛药如狼虎者,误以为如醉状是乌头碱中毒,可谓未入仲圣之门也。要知生川乌的毒性远不如生草乌,故此方用生川乌剂量10克绝对安全。因时、因地及因人、因证是使用大剂量白芍和峻猛药的取效关键。仲景方开药简、量大、力专之先河,吾师朱良春先生亦喜用简方,但简方取效的奥妙在于剂量,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老一辈临床家的用药风度,吾辈应敢于继承中求创新也。

久痛不愈治肝肾

锡纯曲直汤方增

 朱良春常选张锡纯治疗肝虚腿痛之“曲直汤”加减化裁,肝肾两虚者合“右归饮”加减,肝虚或肝阴虚者合“芍药甘草汤”化裁,自拟“加减曲直汤”。药用炙萸肉、生地、生白芍、鸡血藤各30克,知母当归、乳香各10克,威灵仙、生甘草各15克,制附子、肉桂各9克,生黄芪20克。

三五、坐骨神经痛秘方(7首)

5.1蠲痛汤
【来源】万良政,《陕西中医》 
【组成】熟地、鸡血藤各15~30克,川续断、川独活、威灵仙、鹿衔草、全当归、川牛膝、生甘草各10~15克,金狗脊10~30克,炒白芍15~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加减】若兼风寒者,加制川乌、川桂枝各10克;兼湿重者,加炒苍术、川黄柏各10克,晚蚕砂15克;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阳虚者加制附片、肉苁蓉、淫羊藿、巴戟天各10克;刺痛明显者,加制乳没、川红花、桃仁各10克;痛剧者加露蜂房10克,蜈蚣2条。
【疗效】治疗79例,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阴性,活动自如,能参加正常工作者)59例;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或基本消失,体征有所恢复,能参加一般活动和体力劳动)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疗程最短5天,最长52天,平均治愈时间为16.5天。
35.2四虫蠲痹汤
【来源】郑跃进,《新中医》 
【组成】全蝎3~6克,蜈蚣2条,地鳖虫6克,地龙、天麻、当归、柴胡、牛膝各10克,薏苡仁45~60克,葛根30克,鹿衔草、熟地各15克,白芍18克。
【功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加减】偏寒者,患肢怕冷,遇冷痛甚,得暖痛减,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5~30克(先煎1小时);瘀血者,有闪扭伤史,痛如针刺,夜间加剧,舌质暗红或有瘀斑,加乳香、没药各6克,田三七2克;湿热者见口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加忍冬藤、土茯苓各15~30克,川黄柏10克。
【疗效】治疗124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60剂,平均14.3剂。结果:痊愈(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压痛点消失、恢复病前工作和劳动强度)72例(占58.1%);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试验阴性,但小腿外侧、后侧,或足背有不适感,恢复原来工作和劳动)38例(占30.6%);有效(疼痛,体征减轻,阴雨天或劳累加重)11例(占8.9%);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6%。
35.3通经止痛汤
【来源】李治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制南星、白芷、黄柏、川芎、红花、羌活各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桃仁、木防己、元胡、独活各15克,龙胆草6克,神曲、桂枝各12克。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加减】急性发作者加川牛膝15克;慢性者加木瓜15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白芍60克;热重者加忍冬藤35克;偏寒者加制川乌15克,减黄柏、龙胆草之用量;湿重者加苡仁30克,通草6克;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克(研末吞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续断30克;患肢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5克。
【疗效】治疗53例,平均治疗2个疗程(3天为1疗程)以上,结果痊愈38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2%。
35.4缓急阳和汤
【来源】鲁国良,《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10克,麻黄9克,木瓜、当归、牛膝、白芍、白芥子各15克,甘草8克,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首乌、熟地各30克,鹿角胶12克。
【功用】温经散寒,柔肝养血,活络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之虚寒型。
【加减】畏寒甚加黄芪、炮姜;瘀血明显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瘀阻经络加蜈蚣、露蜂房;肌肉萎缩去辛燥耗散之麻黄、白芥子、制川、草乌,合四君子汤加怀山药、龟板。
【疗效】治疗38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35.5舒筋止痛汤
【来源】邱幸凡,《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木瓜、怀牛膝、伸筋草各30克,蜈蚣2条,鸡血藤30克,当归10克。
【功用】养血柔肝,舒筋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偏于阴血不足者,证见下肢挛急、抽掣疼痛、屈伸不利。
【加减】疼痛剧烈,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局部发冷,遇寒痛重,加细辛6克,制附片10克,制川、草乌各6克;下肢酸软无力,加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狗脊15克。
【疗效】屡用效佳。
35.6通经行痹汤
【来源】林沛湘,《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8克,生姜7克,威灵仙10克,独活8克,徐长卿20克,牛膝10克,苏木、大枣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5天为1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用】散寒祛湿,调和气血,通经行痹。
【主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证属寒湿痹阻,气血凝滞者。又凡太阳经脉不通所致之痹痛,证候偏寒者,亦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加减】气虚加黄芪15克;寒凝痛甚去徐长卿,加制乌头6~10克(先煎);腰痛酌加川断、杜仲、桑寄生;服药后偏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0克;如颊、项、肩胛痹痛,可去独活、牛膝,加葛根、羌活、片姜黄等。又因于腰椎骨质增生继发的坐骨神经痛,应酌加鹿含草、桑寄生、骨碎补等壮腰健肾之品。
【疗效】多年应用,疗效甚佳。一般服10~30剂,即愈或显效。
【附记】又冯彦臣副教授用自拟的升降定痛汤治疗坐骨神经痛,颇有效验。药用:黄芪、川断、桑寄生、怀牛膝、土元各30克,白术、升麻、桃仁、红花、广木香、独活、小茴香各10克,补骨脂、当归各12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功能健脾补肾,升降通络。验之临床多效。
35.7通络镇痉汤
【来源】彭述宪,《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丹参30~45克,钩藤30克,血竭5克,豨莶草15克,蜈蚣2条,地龙12克,柴胡6克。
【功用】祛风胜湿、通经止痛。
【加减】若症见口渴、口苦、苔黄、脉数者,可加金银花30克,黄柏9克,苍术6克等;偏寒者,可加桂枝10克,附片6克等;偏湿重者,且患肢麻木酸胀者,可加苡仁30克,通草6克,桑枝15克等;患肢屈伸不利加九节风、续断各15克,木瓜6克等;有外伤史证兼瘀血内阻者,加红花6克,骨碎补15克等。
【疗效】治疗36例,有24例获愈,8例好转,4例无效。     

1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

制用法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用本法治疗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蔡,女,68岁,右下肢疼痛5年余,经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服西药效不显,于19878月求治于中医,余投蝎蛇散原方,经服2个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所治病例无很大反应,一般在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秦艽、羌活、香附各5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 。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140例,其中治愈96例(症状完全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好转32例(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可做轻工作);无效12例(服本方3剂,症状无改善,而中断治疗者)。

  证  女,36岁,农民。。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状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侧大腿后外侧向窝、足跟部窜痛,如针扎、火烧样阵阵加剧,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时更甚,久治不效。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楚,步态跋行,右侧第二、三髓后孔及臀线中点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拉塞格氏征(+ ) ,脉沉迟而紧,舌淡苔薄白。诊为坐骨神经痛。证属寒凝气滞,痕阻脉络,治宜化癖通络,温阳散寒,除痹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汤。原方减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3剂。药后疼痛大减,继用原方又进6剂,诸症皆除而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气虚血弱者减五灵脂、香附,加黄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脉数微热者减羌活,加黄柏15;脉浮风重者加防风15;脉紧寒重者减秦艽,加桂枝1525克;脉缓湿重者加苍术15;伴腰脊痛剧者加三七末3(冲服);便秘者加何首乌1525克;病久肝肾两亏者减羌活、五灵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

3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赤芍2040克,党参15-30,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

    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 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 天。

    男,50岁,干部。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 1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鸡血藤、秦艽各12,赤芍20,甘草3,党参15,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当归12,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甘草6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气虚者加黄芪30;痛剧者加蜈蚣3条。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年以上,无一复发。

   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鸡血藤、芒硝各1520,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 

   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用上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例,中痊愈11例,好转2例。

6杜仲等治坐骨神经痛

    杜仲、川续断、淮牛膝、桑寄生各30,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生甘草各10,全蝎、蜈蚣各2(共研末冲服),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20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3例,经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25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黄芪白芍等治坐骨神经痛

   生黄芪50,白芍、元胡、木瓜、全当归、桂枝各20,赤芍、牛膝、鸡血藤、威灵仙、路路通各15,地鳖虫、全蝎各10,生甘草5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早、中、晚口服。10天为l个疗程。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61例,经服药2030天后,其中,治愈者152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

8、乳香粉治坐骨神经痛

   制马钱子50,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桃仁、全蝎、桂枝、麻黄各20,细辛15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末,装人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3。用时,每服34粒,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44例,经用药24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39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方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五)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六)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七)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八)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九)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十)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十一)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十二)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十三)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十四)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十五)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马钱子散治疗坐骨神经痛23例

    a药物组成:生马钱子50克,牛膝6克,甘草6克,苍术6克,生麻黄6克,全蝎6克,僵蚕6克,土元6克,乳没各6克 
  b制法:1生马钱子50克和绿豆一撮,放入沙锅内加水煮至绿豆开花为止,取出马钱子,剥去黑皮,切成薄片,晒干后再入砂锅拌黄土炒到黑黄色.2乳没置瓦上炒去香.3牛膝,甘草,苍术,麻黄,全蝎,僵蚕用砂锅炒成黄色即可,然后将上药碾成细末,和均待用.
    c服法:体强者每日服1.2-1.5克(含马钱子0.5-0.72克),休弱都每日服1.0克(含马钱子0.48克).每日一次,临睡前黄酒冲服,服后避风,10天为一疗程,连继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
 3 疗效标准及效果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活动自如;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者大部份消失;有效:症状和体征部份消失和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疗效:腰椎间盘突出者,治愈2例,显效4例,无效1例.腰椎骨质增生者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干性坐骨神经痛者,7例均治愈.总有效率95.7%.

4病案举例(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