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我的大上海!未来15年将成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亨利老克勒 2017-03-25


上海又要在全国出名了!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正式发布啦

其中明确提到


到2020年,上海要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亚洲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的典范。



真是厉害了我的大上海

未来15年的目标

“顶天又立地”

既要争创世界一流健康水平

又要提高每个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

“人生的各个要素

金钱、地位、名声、家庭等都是0

只有健康的身体是1”

拥有健康就拥有希望

失去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

大至一座城市、一个国家

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去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上海紧随其后提出“健康上海”的建设规划

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责任和担当



上海离全球健康城市有多远


1
健康指标


最新数据显示

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3.18岁

婴儿死亡率3.76‰

孕产妇死亡率5.64/10万

这三大指标持续十多年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市民健康素养也比9年前提升2倍多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
医疗水平


上海拥有众多的三甲医院

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设备

海内外知名的优秀专家

成就了上海国际化的医疗水平


3
体育场馆


上海是国际体育名城

各类运动场馆遍布全市

无论建筑造型还是硬件设备

都位于全国前列



4
全民健身日


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

上海为我们准备的健身“大礼包”

从场馆开放、赛事活动

到技能培训、体质监测

可是个个实在,相当丰盛


5
体育赛事


世界最高级别的单项常驻赛事

几乎都落户在上海

今年上海就计划举办180多项

全国级以上的专业体育赛事

12项非常有人气的国际大赛比赛


然而

作为高节奏快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

上海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如医疗需求增长、环境质量、人口深度老龄化等

“健康上海”的规划正是对此把脉问诊



“健康上海”建设目标


2030年,健康上海建设

将完成这些主要指标(部分)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65m2

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120万人

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30%

千人口全科医师0.5人左右

受污染地块及耕地安全利用率9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左右

药品质量抽验总体合格率≥98%


普及健康生活


NO1


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建设健康教育室(角),在居民社区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在工作场所推进建立健康教育点


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范畴,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


NO2


健康文化


充分挖掘和弘扬海派健康文化,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引导居民加强自我教育管理,到2030年参与健康管理小组人数达到120万人。将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体系。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办院方向,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促进为导向的医院服务理念。



强化企业保护员工健康权益的意识,加强员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普及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员工休息权。


NO3


健康行为


2030年,本市成人吸烟率降至20%二手烟暴露率降至36%,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控制在10%以下


2030年,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NO4


全民健身


现市、区、街道和居住四级健身场地全覆盖。健身苑点、健身步道常年免费开放,其他公共体育设施实行公益开放


到2030年,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96.5%


优化健康服务


NO1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依托“上海健康云”平台,完善预防、治疗、健康管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慢性病防控机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癌症、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实现健康管理全覆盖。


NO2


加强全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层次护理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领、失能老人补贴制度。


加强妇幼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专科联合团队的作用,提高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儿科、产科服务能力。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NO3


提供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计生服务职能的平台。把三级乙等和部分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医疗中心,把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疗机构或老年医疗护理机构。把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0.5人左右,其中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成熟定型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守门人。



完善健康保障


NO1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建立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保障机制。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NO2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以上海保险交易所为平台,推动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和整合,支持商业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健康管理的支撑作用。


建设健康环境


NO1


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到203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和劣V类水体。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NO2


构建安全的食品药品环境



完善与特大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符合的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智慧监管


NO3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提升道路交通设计规划、建设和管养水平,组织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培养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30%


发展健康产业


NO1


推进发展智慧健康产业



促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科技、文化的融合,催生健康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健康产业。打造“海上中医”国际服务品牌,建设一批中医药连锁跨境服务机构。


支撑与保障


NO1


调动广大医疗人员积极性


优化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环境,建立适应卫生行业特点的绩效评价、人事薪酬制度, 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


这份健康大礼包

上海人你期待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