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要在全国出名了!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 《“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正式发布啦 其中明确提到 到2020年,上海要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城市、亚洲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的典范。 真是厉害了我的大上海 未来15年的目标 “顶天又立地” 既要争创世界一流健康水平 又要提高每个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 “人生的各个要素 金钱、地位、名声、家庭等都是0 只有健康的身体是1” 拥有健康就拥有希望 失去健康也就失去了一切 小到一个人、一个家 大至一座城市、一个国家 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去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上海紧随其后提出“健康上海”的建设规划 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责任和担当 上海离全球健康城市有多远 最新数据显示 上海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达到83.18岁 婴儿死亡率3.76‰ 孕产妇死亡率5.64/10万 这三大指标持续十多年达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市民健康素养也比9年前提升2倍多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上海拥有众多的三甲医院 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设备 海内外知名的优秀专家 成就了上海国际化的医疗水平 上海是国际体育名城 各类运动场馆遍布全市 无论建筑造型还是硬件设备 都位于全国前列 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 上海为我们准备的健身“大礼包” 从场馆开放、赛事活动 到技能培训、体质监测 可是个个实在,相当丰盛 世界最高级别的单项常驻赛事 几乎都落户在上海 今年上海就计划举办180多项 全国级以上的专业体育赛事 12项非常有人气的国际大赛比赛 然而 作为高节奏快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 上海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如医疗需求增长、环境质量、人口深度老龄化等 “健康上海”的规划正是对此把脉问诊 “健康上海”建设目标 2030年,健康上海建设 将完成这些主要指标(部分)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65m2 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120万人 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30% 千人口全科医师0.5人左右 受污染地块及耕地安全利用率9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左右 药品质量抽验总体合格率≥98% 普及健康生活 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建设健康教育室(角),在居民社区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在工作场所推进建立健康教育点。 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范畴,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对学校评估的重要内容。 健康文化 充分挖掘和弘扬海派健康文化,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引导居民加强自我教育管理,到2030年参与健康管理小组人数达到120万人。将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体系。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办院方向,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健康促进为导向的医院服务理念。 ![]() 强化企业保护员工健康权益的意识,加强员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普及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员工休息权。 健康行为 2030年,本市成人吸烟率降至20%,二手烟暴露率降至36%,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二手烟暴露率控制在10%以下。 2030年,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的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全民健身 实现市、区、街道和居住四级健身场地全覆盖。健身苑点、健身步道常年免费开放,其他公共体育设施实行公益开放。 到2030年,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市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96.5%。 优化健康服务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全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推进医养结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等多层次护理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领、失能老人补贴制度。 加强妇幼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专科联合团队的作用,提高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儿科、产科服务能力。实施健康儿童计划,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提供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
到2030年,每千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0.5人左右,其中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成熟定型的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和卫生经费的守门人。 完善健康保障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建立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保障机制。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以上海保险交易所为平台,推动商业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大数据等资源的对接和整合,支持商业保险发展,充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对居民健康管理的支撑作用。 建设健康环境 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到203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和劣V类水体。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构建安全的食品药品环境 完善与特大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符合的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实施食品安全全过程、全覆盖的监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智慧监管。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提升道路交通设计规划、建设和管养水平,组织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培养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意识,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下降30%。 发展健康产业 推进发展智慧健康产业 促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科技、文化的融合,催生健康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健康产业。打造“海上中医”国际服务品牌,建设一批中医药连锁跨境服务机构。 支撑与保障 调动广大医疗人员积极性
这份健康大礼包 上海人你期待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