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PA、中级会计师考生福利——彻底解决“实际利率”难题

 天道酬勤YXJ1 2017-03-26

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实际利率在持有至到期投资、融资性购买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等项目中都有普遍的应用,而很多人恰恰在这方面是存在理解困难的。另一方面,教材上的计算方法无一例外都是表格法,这些表格有5-6列、4-5行的样子,计算非常的复杂,不利于理解,也不利于考试时演算,而川哥发明了一种只需要两列即可清清楚楚表达清楚的方法,即便是在草稿纸上演算就可以了,无须画表格。本文正是为千万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生谋取福利。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

例题:2010年1月1日,红星公司支付价款1 100元,从活跃市场上购入3年期债券,面值1 000元,票面年利率5.00%,每年末收到利息50元,本金最后一次收到。

第一步:构建考虑时间价值的等式(沟通现值和终值的桥梁)

1100=50/(1+i)+50/(1+i)^2+50/(1+i)^3+1000/(1+i)^3 (^表示次方)

教材是运用插值法进行计算,但是这个方法非常不精确,川哥喜欢运用Excel单变量求解的方法,得到内含报酬率i=1.5620%,单变量求解怎么计算?大家可以去学习一番,非常厉害的功能。

为什么要构建这么一个等式呢?大家想想,票面值是1000元,票面利率5%,可是我们购买的成本是1100元,那么实际利率肯定达不到5%,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计算以1100元为基础的实际利率,那么就是在1100元的现值和未来的终值之间构建一道沟通的桥梁,这道桥梁正是“实际利率”。这个实际利率有个神奇的效果,一方面1100元按照“实际利率”进行利滚利,可以得到后面的结果,下面的第二步进行了详细的演算,另一方面还可以把未来的3个50元和1个1000元“滚回来”,折现得到1100元,这就是“实际利率”这道桥梁的作用。

第二步:演绎利滚利的过程

即是说,以现值1100元为基础,按照1.5620%的利率不断地利滚利、同时每年收到利息、最后收到本金,债券余额终究会变为零,下面就来演算一番。

第一年末摊余成本=1100*(1+1.5620%)-50=1067.18

第一年的实际利息=1100*1.5620%=17.18

第二年末摊余成本=1067.18*(1+1.5620%)-50=1033.85

第二年的实际利息=1067.18*1.5620%=16.67

第三年末摊余成本=1033.85*(1+1.5620%)-50-1000=0.00

第三年的实际利息=1033.85*1.5620%=16.15

由此总结出川哥关于这一块的重要思想——“两列数据法”

CPA、中级会计师考生福利——彻底解决“实际利率”难题

第三步:会计分录撰写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0

贷:银行存款 1 100

第1年

借:银行存款 50

贷:投资收益 17.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2.82

第2年

借:银行存款 50

贷:投资收益 16.6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3.33

第3年

借:银行存款 50

贷:投资收益 16.1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3.85

同时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总结:“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最终余额为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最终余额也刚好为0,因为32.82+33.33+33.85=100,这绝对不是巧合,这是对财务管理资金时间价值的“利滚利思想”的深刻领悟。

把本文看懂,相信大多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考生都会恍然大悟,则是我的莫大荣幸。

CPA、中级会计师考生福利——彻底解决“实际利率”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