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shuer的藏宝库 2017-03-26
每日头条
5天前
2017-03-22
[ 文章导读 ] 作者:吴桐 插画:黄海昕 来源:上海观察我要讲个故事,关于两个苗族青年。一个叫老杨,一个叫小金。1 老杨是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干角村苗寨的第一个大学生。老杨其实不老,87年的,但长得像78年的。人生经历太丰富,心理年龄全写在脸上。他高中就因为他爱 ...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作者:吴桐 插画:黄海昕 来源:上海观察

我要讲个故事,关于两个苗族青年。一个叫老杨,一个叫小金。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1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老杨是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干角村苗寨的第一个大学生。老杨其实不老,87年的,但长得像78年的。人生经历太丰富,心理年龄全写在脸上。他高中就因为他爱的姑娘不爱他而跳过一次楼。但刚跳完一秒他就后悔了,好在他越过围墙掉到了草坪上,自杀未遂。

老杨的童年在奶奶的怀里度过。奶奶常常给他讲芦笙的故事,奶奶的兄弟们个个都是吹芦笙的好手。老杨的父亲也会吹,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常把他背在肩上,去芦笙堂吹芦笙,特别神气。他从小就觉得,会吹芦笙的苗族男人是都是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做个英雄”。

2000年,只有13岁的老杨参加了第一届雷山县苗年节。演出前,他兴奋得彻夜未眠。从那时起,吹芦笙就成了他的最爱。高中,老杨立志考中央民族大学芦笙专业,第一年却落榜了。老杨不甘心,专心复习了一年,却被告知中央民族大学这年不收芦笙专业了。最终,老杨考上了贵州大学,学习芦笙。毕业后他回到雷山县,成为雷山职中的一名音乐老师,业余时间常被请去各地表演芦笙。

从前,芦笙是苗族人爱情的媒介。但好像现在行不通了,不然芦笙吹得顶呱呱的老杨为什么现在还单着身呢。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2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一次芦笙表演结束后,正在念高一的小金跑来跟老杨搭讪:“你教我吹芦笙吧!”小金个子不高,瘦乎乎的,口气却很大:“不就6根管吗?有啥难的?”

小金好像是全世界的弃儿。

小学四年级小金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妹妹改了嫁。小金跟着叔叔过,叔叔也没空照顾他,他就跑去跟着姑姑。他没礼貌,总逃课,惹是生非。

但小金酷爱音乐。他爷爷和父亲芦笙都吹得很好,吹芦笙对他来说是一种继承和怀念。

老杨听小金吹芦笙。不得不承认,这个孩子对芦笙的热爱,对音乐的悟性,都了不得。

小金就这么成了老杨收的第一个芦笙学生。小金问老杨学费多少钱?老杨摇摇头。老杨觉得,小金就是从前的自己,穷困孤傲,但一腔热忱。他一路走来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小金也应该得到。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3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老杨特别严格,不着调的小金也变得特别刻苦。就这么过了三年,小金高中毕业,老杨带着他去省里艺考。

小金个子不高,老杨怕他因为这个吃亏。考试前半小时,老杨跑去超市买了一瓶冰糖雪梨饮料,往手里一倒,当发胶往小金头上抹。头发被糖分黏住,全都立了起来。

小金顶着“冰糖雪梨头”进了考场,紧张得大汗淋漓。汗顺着脸颊流到嘴里,全是甜的。

这一次,小金考了全省第一。老杨开心坏了,对小金说,走!我们去北京!

去北京前,老杨去小金家动员姑妈、堂哥们凑了点路费,自己和朋友再补了点儿,就买了火车票和小金去北京考中央民族大学。 他们买的是无座票,就像老杨2006年去北京考试时一样。

但这一次,老杨的熟人,一位在铁路局工作的领导看了老杨的朋友圈,给老杨打了个电话,说,你等一下,会有工作人员来找你。 老杨转头对小金说,待会儿估计会有警察来抓我们。

果然,列车长带着三个工作人员走过来了。查完身份证对两人说,你跟我们走!小金很惊讶:“我们没犯法啊,老师!”老杨调皮地笑了。

列车长给他们补了卧铺。有地方睡了,老杨督促小金安心备考。

老杨和小金的“芦笙梦” 两个苗族青年的音乐故事

老杨和小金 黄海昕 绘

到了北京,他们住在中央民族大学西门外一家旅馆的地下室,跟老杨2006年来艺考时住的是同一间。 老杨对小金说,以前杨老师在这里失败了,希望你不会。他这话好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那年中央民族大学只招一个吹芦笙的,教芦笙的老师是黄平县人,而小金的竞争对手中也有一个黄平县来的女孩儿。老杨心想,没戏了。但小金还是考了第一名。

回到雷山县,小金把芦笙扔到一边,开始日夜不停地拼命补习文化课。毕业会考挂了一半科目的小金,高考成绩险超分数线。就这样,小金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华丽逆袭,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许多认识他的人都不敢相信。在老杨的牵线下,小金大学四年的学费得到了贵人的资助。

因为小金的高考总分是361分,老杨玩笑般地给他买了个“361度”牌的书包,还承诺要送他去北京上大学。

这一次,不再是无座的火车了,小金人生第一次坐了飞机。

此刻的小金,正在中央民族大学的自习室里温习功课。老杨呢,也许正在准备他在贵州大学的硕士论文。两个苗族青年,都爱音乐爱得发狂,都怕英语怕得要命。都从偏远的苗寨里走出来,走过一条看似平常,却又困难重重的求学之路,都无比用力、无比执着地继续往前走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