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湘名医夏度衡:四味芍药汤疗颜面痛

 清茶清清 2017-03-26

作者:夏度衡

编辑:李邦源



夏度衡,湖南五老之一。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在胃肠病、肝病、脑神经病的中医疗法方面有较深的研究。自拟“肝胃百合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四味芍药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九味合璧煎”治疗部分心律失常、“甲亢方”治疗甲亢、“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生芪解毒饮”治疗小儿疮疡、慢性牙周炎等病。


彭××,女,51岁,工人。

左侧颜面部及牙床突然剧痛,面颊抽动,反复发作半年。疼痛逐渐加剧,次数逐渐增多,每次发作数秒或数十秒。说话、咀嚼、刷牙、洗脸均可诱发,严重影响睡眠、饮食和工作。曾经中西医结合,针药并进,均无显效。前来就诊,视其右手捂左颊,表情痛苦,左上第二磨牙松动,牙龈红肿,轻触即痛,龈缘可见少量黄白色脓液。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而弦。


脉证合参,诊为肝阴失养、肝风内动。

治当柔肝、熄风、活络,佐以清胃、排脓。

方用“四味芍药汤",加葛根、生黄芪。

白芍30克,甘草15克, 牡蛎30克

丹参15克, 葛根15克, 黄芪15克


二诊:服药四剂。诸症好转,精神大振。舌脉无改变,原方继服五剂。


三诊:颜面及牙床疼痛已除,面颊抽动已止,牙龈红肿减轻,龈缘未见脓液,唯大便仍现干燥,原方加瓜蒌仁15克,再进五剂,巩固疗效。随访两年,一直未发。


按:“四味芍药汤”是作者多年来治疗因肝风上扰所致的面痛、牙痛、偏头痛的一个有效方剂,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蛎以柔肝潜阳熄风,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丹参养血活络。“介以潜之”,“酸以收之”,“血以濡之”,肝得濡则转刚为柔,变动为静,风得以熄,痛得以止。至于清阳明胃热不取生石膏而用葛根者,因葛根能滋润筋脉,缓解拘急;排脓不取皂角剌而用生黄芪者,因皂角剌辛温走窜,不宜于脓之既成;生黄芪托毒排脓,利尿消肿,于牙龈红肿而脓少者相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