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昵称33748440 2017-03-26

干支纪年:丙申年 丙申月 庚辰日


 

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一天是一年的浓缩。因此,人一天的生活节律与一天“春、夏、秋、冬”的变化要符合。


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天地四时休息劳作才能健康长寿。晚9点“立冬”。到了晚9点,天地睡了,如果人不睡,如同人与天地做“拔河”游戏。“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是天必胜人。人的身体变化节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吻合,才可以“借天力还以人力”。



夜里23点之后睡觉,身心俱凉,是“阳不居阳”,寒已入内也。20点是一日“霜降”,“霜打的茄子”是形容秋末遭受霜冻植物的状况。在此之前或者之后睡觉,身体的感受大有不同。早睡“养阳”,晚睡“伤寒”。古代养生早睡为19点、晚睡为21点。世界上长寿老人,大部分都有早睡的习惯。晚上睡得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晚上睡不着,二是困倦但硬挺着不睡。睡不着是阳气该收的时候未收。秋主收,下午3点到晚9点是日秋,人要逐渐进入收的状态。“阳气盛目瞠,阴气盛目瞑。”傍晚仍然做些兴奋的事情,阳气就收不回来,阴气占不了主导地位就难以入睡。第二种情况是硬挺着不睡,这是观念出现偏差,不懂得日冬的道理,不懂要符合自然规律。


夜里睡得过晚会伤胆气。严重者就会患抑郁症。《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十一藏府皆取决于胆。”23点至1点是子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养蓄了胆气,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如果不睡觉消耗了胆气,严重者出现“怯症”,即是现代医学讲的抑郁症。1:00——3:0是丑时,肝经最旺。需要深睡眠!此时是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 


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晚9点至凌晨3点是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段。其他时间段的睡眠难以代替“日冬”。


起床的时间同样应当顺时。


凌晨3点是一天的“立春”,6点是一天的“春分”。春主动,立春时风吹树动如同压水井把营养灌到树稍,待春分后暖气到来,嫩芽一夜之间发出来。人与植物同属于生物,对自然界的感应有相同之处。天地在3点醒了,人体的细胞在这个时空感应下也醒了。古代早起床为3点,晚起床为5点。5点是一日“惊蛰”,身心百脉苏醒,气血加快,以利阳升。如果继续躺在床上,会压迫百脉,使气血滞留。故寅时不起床,肉酸心疲,表明此时酸已在腐蚀脏腑。在每天3点到5点之间醒了无须再睡,有时侯反而越睡越累。天醒人不起床,也如同“拔河”,人是拔不过天地的。5点前还没有起床,6点“春分”人的神就出不来,使人精神不足。


最后说一点,



日度周期律中的四时,用六十分为一刻,八刻二十分为一时,一时半为一卦。时中纳入卦象,用于定八方。论其正和分列四位。从子时至卯时,阴中阳半,是太阴中起少阳;自卯至午,阳中有阳,纯少阳而起太阳。从午时至酉时,阳中阴半,以太阳中起少阴;自酉时至子时,阴中有阴,纯少阴而起太阴。这就是每一天内的四时,称为日中之时。日度周期律的转换变化具有稳如电光、速如火石的特征。现代人的生活,闹钟一响而出门还嫌迟,华灯辉煌归家却还恨早。每天熙熙攘攘为利奔忙,私心贪痴相争不肯暂休,欲求妄想惟恐不足,晓夜不停,世人却视之为正常。每天的四时在为名利而忙碌中悄然流失,或者在盲目的享乐挥霍中逝亡,所以说最为可惜的是日中四时的虚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