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恢复健康的五个方法

 清茶清清 2015-06-28
恢复健康的五个方法
【董洪涛《选择中医》选摘】

  正如我在健康理念所说的,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必定是很简单的。坚持以下四个方法,可以帮助你祛除每个慢性病。相信我,就是相信你自己。
  1、子时睡觉。每天要求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7时起床。每天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八个小时睡眠。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胆所主的时间。《黄帝内经》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就是说,全身五脏六腑都要由胆来说了算。如果胆气通畅了,五脏六腑的气机自然都能通畅。气通则百病不生。并且,这样做对于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胆气不调的症状呢?现实生活中每每见到不少人年龄不大,但眼眶下或者眼外周出现不少黄褐斑,或者老年斑,甚至脸色很暗,这都是阳气不足,少阳不能升清降浊,则瘀毒该降不降,集于面部(少阳经)的缘故。还有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疲乏,提不起精神来,总想躺着,这也是少阳经气不畅通的表现。(现代医学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少阳主木,主春,主升发。阴邪内侵,阳气不能正常升发,就容易表现为衰老的症状。再如痛经、高血压、高血脂、乳腺病、痤疮、卵巢囊肿、头痛、失眠、甲状腺病等,都存在着少阳气机郁滞的病因。而顺畅胆气是调理少阳经气、促进人体阳升阴降的重要环节。当然,顺畅少阳的同时,还需要扶肾阳以治本。
  子时一阳升,这个时间里,胆气要升,最好的养胆方法就是休息,然后一阳才能自然地升发。也就是说,我们要养胆之升,不要触动它,惊扰它。如何去做呢?睡觉,在子时之前入睡是最好的养胆的方法。而半夜喝酒,半夜去卡拉OK,我认为是在耗费生命,是不尊重自己生命的表现。大家觉得这个可能不直观。好,我们看看自己的食指。这个手指是由木气升发所主的。大凡木气升发不利的人,比如经常睡觉很晚,超过1点钟的,这个手指大多伸不直,特别是第一指节的位置。观察一下,是不是这样?这表示木气伤了,也就是每天阳的循环周期在起动时出现了问题了。久了,就会损伤生命,这是毫无疑问的。再如,得过黄疸型肝炎的病人,在食指的根部大多会有一个小圆点一样的黄色的皮下改变。这个记忆是木气损伤所形成的。但木气慢慢地修复好了,这个记忆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子时睡觉养胆,可以促进人体气血生发。有了足够的阳气之后,不但能改善人体的肥胖状态,还能使皮肤的新陈代谢加快,皮肤会愈来愈光滑,肤色也会愈来愈健康。阳气够了,皮肤就会现出血色,脸上自然会呈现白里透红的气色。同时嘴唇也会出现自然的红润,女士们不需化妆也自然明艳光彩。阳气提升之后,脑部的供血会增加,会使人更聪明,反应更快。无论读书或工作,都会更得心应手。
  2、不生气。生气是慢性病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和多数的疾病一样,长期生气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长期火爆脾气,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造成秃顶。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
  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形成气在胸腹腔中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
  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太盛时会伤脾,导致腹痛,这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成因。生气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很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3、谨养节气。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气机变动,产生二十四节气变化,人亦感之而阳气易于受损。因此,在节气日子如果能注意保养正气,则不易生病。所谓养节气就是顺应天地,是真正的法于自然。
  对于农历月来说,这里有个节与气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个讲养生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搞明白。节与气的日子,都是自然界的气在变化比较明显的日子。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呢?应该非常小心谨慎地将养我们的阳气,使阳气自然地跟随自然之气的变化。这样才是合于自然的道理。如何做呢?
具体方法就是在24节气变换的那一天里,注意以下几条,以使人身之气顺应天地自然气机的变化,从而避邪扶正。
  (1)清淡饮食。节气日子里不要吃肥肉、腥臭、油腻类的东西,最好能吃些素食,或多吃些水果,多喝些水。要戒酒。少吃饭或者不吃饭,让身体自己清理里面的废物。
  (2)戒房事。节气日子里,千万不可有房事。此时天地气机变动,如果耗损真精,则易于致邪入内。
  (3)不可劳累。节气日子里,可以适当活动,但不要劳累,或者辛苦工作,不可生气,也不可以思虑过度,或者烦恼过度。注意早睡。这样神静了下来,养了下来,人体阳气得以自然地跟随着天道以行。
  (4)坐禅、气功以养正。如果要练功,节气的日子最好不过。这样可以静心安神,顺应天地自然之气机,从而防病无灾。
  慢性病患者,谨养节气非常重要。很多正气不足的病人都可能在节气变动时病情出现反复或者恶化。因为人体正气亏虚了,就不能随自然气机变化而变化,出现提前或者滞后。天地间的能量非常大,一个人的气场很小很小,人不可能胜天,只能顺应天地之气以将养五脏。如果逆了天地,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因此,如果顺应自然规律以保持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4、睡前洗热水脚,擦涌泉穴。唐朝医仙孙思邈提出了“足下宜暖”的见解,认为“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并总结出了洗脚的诸多好处: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热可却;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每天临睡前用热水泡脚,保持水温,不断地加热水,至少浸泡15分钟。然后擦干脚,双手掌心相对搓至发热,用小鱼际上下擦足底涌泉穴1-2分钟,左手搓右脚,右手搓左脚,以透热为度。
  冬天用热水泡泡脚,可以助眠。古人说“饭后百步走,睡前一盆汤。”苏东坡也有两句诗:“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今人则有:“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之说。每晚临睡前用很热的水洗脚、泡脚可以养心明目、降低血压、解除疲劳、改善睡眠。泡脚以身体感觉微微出汗为度。
  脚底是人身之根。中医认为,足部为足三阴经之起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点。经络穴位起着沟通表里内外,调节十二经气血阴阳的作用。热水泡脚能补肾益脑。脚心一热,肾水就能得到补充。肾水充盈,则可生髓,对大脑很有好处。
  涌泉为肾经起始穴。肾中真阳是人身生命之本,不可不养。由于今人过多地用寒凉药、寒凉饮食、过于劳累消耗、晚睡等,都损伤了肾中真阳,导致阴火上炎,这也是高血压、头晕、头痛、痤疮、咽喉炎、扁桃体炎、心肌炎、糖尿病、顽固性失眠症等的主要原因。谚云:“要想一身轻,搓脚摩腹揉会阴。”搓脚心涌泉穴可以补肾阳,清阴火,对于恢复病情有极大的帮助。
  记得以前有这样一个病例,一病人因耽于名利、过度操劳而头面生疮,疼痛难忍,多方求医,反复治疗,都未见显效。最终找到一位名医,诊脉后该名医对病人说,你的病非常危险,可能活不过三个月。病人一听,十分惊惧,不觉悲从心生,肯求医生救其性命。医生说,有一个方法可以救你,就是每天平心静气,早晚双手互搓足底的涌泉穴,左右各五百下。坚持一百天,然后我再来为你处方开药。该病人认真地搓涌泉,结果未至百日而诸症全失。该名医再诊时说,其实你的病根本就没有生命危险,不过是心火上亢,虚火不降而已,我吓唬你是希望你能把心事放下来,不要再执着于名利,然后通过搓涌泉把浮火收入肾中,病自然就好了。当前不少人为名利而奔走,劳心劳神,浮华躁动,心气不收,虚阳上浮。搓涌泉穴不失为一个既治病,又养生的妙法。久久行之,心神下藏,元根内固,何乐而不为之。
  5、灸关元、足三里。艾灸疗法借助艾条的药力与火的热力给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穴位走窜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它可以温散寒邪、通经活络、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灸疗不但可以治疗疾病,在疾病的预防、人体体质的增强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种慢性病患者自灸穴位,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灸关元穴可壮元气,温肾固本,补气扶阳,这是补了先天之本。灸足三里具有理脾胃,调营血,补虚损的作用,是补了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之本旺则正气盛,各种慢性病自然可以康复。宋代太医窦材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黄帝内经》、《千金方》亦记载有灸关元、足三里以强身的作用。宋代医家张杲有一句名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经常让足三里穴有灸癍可以保健不病。日本人把足三里,称为强壮穴、长寿穴。据说日本有一个长寿家族,人均年龄在百岁以上,其长寿秘决就是每农历月初八天灸足三里穴。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注意:一定要用癍痕灸,即用艾柱在皮肤上灸,不能只用艾条悬灸,那样效果就差得多了。艾灸的时间不限,什么时候都可以。灸后最好不要马上冷水洗澡。
  以上这套方法并不需要花钱买特别的健康食品,也不需要长期运动的毅力,是一种最简单的养生方法。只要将这五件事经常铭记在心,能够完全依照我们的方法生活。做到了这五件事,阳气必定是经常处于上升的趋势,疾病将一天一天远离。长寿、健康、长保青春是必然的结果。
  这套方法有一个好处,不需要任何准备,就可以立即实施,只要试行一个月,立即会发现身体的改变,可能精神或体力好些了,也可能体重略微增加,但人却精瘦些了。是非常快速见效的一种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