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二甲双胍成为明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谷山居士 2017-03-27


“真神了!听说二甲双胍能抗癌!”

“听说二甲双胍能抗衰老延长寿命!”

“我也想用二甲双胍减肥!”

尽管以上的相关研究结果一直有争议、被质疑,但出尽了风头的二甲双胍,近几年确实备受关注。

 

 

*二甲双胍为何能脱颖而出?*

据最新中国2型糖尿病口服药治疗模式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治疗人群已达到41.2%,多数国际指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管理都建议把二甲双胍作为首选初治药物,在最近两次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中,二甲双胍都作为主要治疗路径一线药物治疗中的唯一选择。二甲双胍在控制血糖以外还有其他诸多益处:不引起体重增加;安全、低血糖事件更少;保护心血管;第一个被证明对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的治疗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第一种被批准用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

 

 

*一种药品如此有名气、被大众熟知,怎么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有病人、有市场、有需求才有了明星药品的舞台。二甲双胍是迄今为止应用范围最广的降糖药物,都是因为糖尿病的人群庞大。

 

 

据2013年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占总人口的50.1%。;“对中国及国际上多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约有40%到50%的糖耐量受损人群,会在10年内患上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也会显著增加”。根据一项开展于2010年的调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超过美国(11.3%),患者人数达1.14亿,超过印度,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

 

广大的人群在为明星买单,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进步、身体退步的一种悲哀。

 

 

*二甲双胍做明星,一条不归路*

做普通人好,平平淡淡一辈子,没有对比没有欲望;做不知名的药好,说明用药的病人不多、没有需求,世人健康、天下太平。

 

可是,人类在发展,每天,我们为堵车闹心、为投资担心,因房价累心,因职位劳心......我们吸着烟,喝着酒,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坐在汽车里,休息坐在对着电视机、电脑的沙发上......我们赚钱、买车、买房、下馆子、得糖尿病。如题不是这样,二甲双胍就没有更多机会光彩夺目地站在闪光灯下,57年独霸擂主,地位无可撼动。

 

 

*孤独站在这舞台,内心渴望合作和支持* 

 

不是每种药都能当明星,二甲双胍的好运气,仰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

 

然而明星的日子不好过,当它孤独的施展才艺时,只能使刚刚诊断的新糖友为之喝彩。但对于更多的老糖友,二甲双胍也不得不放下明星的派头,拿出亲和力与其它药品合作。

 

二甲双胍不仅可以与同样有名气的胰岛素联合,还可以与任何降糖药物联合:磺脲类+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餐时血糖调节剂+双胍类......

 

这些联合药品中,有些虽说名气不如二甲双胍,只是类别不同与它,成就并非差于它。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市场销量大,不做明星,只默默地成为一个温暖人心的药。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明星也不可能永远独占鳌头*

控糖新时代来了,新星倍出,也许迟早有一天有更优秀的药取代二甲双胍的地位。

 

关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除前面图片中的,现在还有很多新药:

1,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从而降低血糖和体重的“胰淀素类似物”

代表药物:胰淀素类似物代表药为醋酸普兰林肽,该药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辅助治疗。国内可以买到。

 

2,有轻微的降体重和血压的作用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

代表药:近年在欧美上市的SGLT-2i类药物有恩格列净(欧盟EMA,2014年)、达格列净(美国FDA2014年批准)和卡格列净(美国FDA2013年批准)。

 

3,也具有控制血糖、改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显著益处,还能让人戒掉对香烟的依赖。“大麻素I型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利莫那班是首个选择性大麻素I型受体拮抗剂。

 

4,G蛋白偶联受体(GPR)激动剂:这类药物因具有一定的肝毒性,目前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有合格的商品上市。

 

 

有些新星还没有登陆中国的舞台。目前有些控糖新药只在国外上市,如SGLT-2i类药物。

 

我们期待更多控糖新药在国内上市,让更多糖友获益。更期待更多的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叫明星药品黯然失色,不给药品成就明星的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