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向”是个坏标签,别乱给孩子贴

 科技新讯 2017-03-27
每日头条
5天前
2017-03-22
[ 文章导读 ] 图片来自网络孩子不爱打招呼——内向;孩子不够“自来熟”——内向;孩子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内向;······有许多被用滥了的词,“内向”是其中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和“外向”同为性格特质的“内向”听起来总像是贬义。比如,几个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在一起玩, ...

“内向”是个坏标签,别乱给孩子贴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不爱打招呼——内向;

孩子不够“自来熟”——内向;

孩子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演节目——内向;

······

有许多被用滥了的词,“内向”是其中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和“外向”同为性格特质的“内向”听起来总像是贬义。比如,几个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在一起玩,妈妈们对你说:“诶,你家孩子好像有点内向啊?”言外之意似乎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导致孩子的性子不够开朗。这是一个误区。

当我们说“孩子内向”的时候,先要辨别真假内向。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时候我们认为孩子内向,他只是假内向,比如开篇罗列的那几种情况。孩子有正常的沟通能力,不爱打招呼无关乎内向;如果孩子在家里闹腾,出门在外却显得安静亦无关乎内向;如果孩子不愿意在家长的催促下表演节目更无关乎内向,他们只是不喜欢被催着表演这表演那而已。这些时候,我们认为的“内向”,只是安静、慢热了一点而已。那真内向是什么样的?

“内向”和“外向”的概念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虽然有学者认为他关于性格的内外向之分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但心理学家们仍然会赞同一点:内向者需要的外在刺激比外向者要少。内向者的力量更多的来自内心,相比行动他们更爱思考。但当我们这样去评判孩子的时候,仍会有很大的偏差,尤其当孩子未曾规律性地参与集体活动,他是否热爱与人交往并不能通过平时是否“自来熟”来判断。观察孩子参与到学习和群体中时的表现,才能通过他与物与人的互动看出是倾于内向还是外向。

“内向”不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因为“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是安静,不是孤僻;内向者善于观察,而非木讷迟钝。内向者和外向者一样,也可以是积极的、主动的、上进的、热心的,只是导致他们身上这些特质的刺激因素和外向者们不一样。人们会认为内向者容易抑郁,其实并不尽然。不少看起来是外向的人也会得严重的抑郁。看待孩子,我们更不能只停留在“孩子是否爱说话,是否喜欢与人交往”的层面上,而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孩子。那些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是“内向”,而是自我封闭。

如果孩子孤僻,对群体活动不感兴趣、不参与、无法从群体活动中获得快乐,甚至在同学关系中处于边缘化的角色;如果孩子不易坚持,遇见困难不曾向家长求助(家长往往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不会像内向者那样自己思考解决办法,而是直接放弃;如果孩子被动,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看上去无精打采,甚至有种无所谓的漠然;如果孩子没有情绪,积极的情绪少见,负面情绪也不常有(比如生气、吵闹等),可你却发现他暗地里存在咬指甲、刻意破坏物品等损物伤己的行为,那是需要家长特别引起重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