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本体论的三次死亡 | 微课笔记

 黄埔N期 2017-03-27

哲学和政治的关系是什么?一些人认为,政治是研究政治现象、得出较为一般性的规律,再上升为政治理论、政治思想,最后到达政治哲学的学问。在老师看来,政治和哲学一开始就从根部产生了重要的关联。这就关系到本体论/存在论的问题。

为什么要把本体论放在政治与哲学交叉的重要位置上呢?本体论,在词源学上的意义,就是“研究存在/是(the study of being)”。这样的知识,是关于整体的知识(the knowledge ofthe Whole)。为什么研究“存在/是”会形成关于整体的知识?因为我们通过理解、掌握每一个事物的“在”和“是其所是”来掌握关于整体的知识;这也就达到了本体论层面的探究。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ontology)、宇宙论(cosmology)和神学(theology)就发生很深的关联,因为它们在根本上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探究世界,都涉及到“什么是整体”、“什么是最终的存在”、“什么是终极真理”的问题,只是回应这些问题的方式不同,例如神学是通过信念、信仰来把握整体。

那么什么是本体论研究的问题呢?有几个主要的问题。

1、为什么有东西,而不是没有东西?

2、什么东西可以说是存在的?

3、什么是一个东西?

4、在什么范畴中,我们可以理解存在的事情?

5、什么是“存在”的意义?

6、实体的存在是否有其模式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本体论的研究是在根源性的层面上的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他们基本上都是本体论者/自然哲学家/第一哲学研究者。他们试图解答本体论的问题,如什么是最根本的存在、什么是根源性的实体;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里,他们不仅关心这些问题,还关心“我们在一个共同体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问题,这就是把政治哲学引入了探究范围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在古典政治本体论那里已经产生了一个脉络——要为我们共同生活的方式找到一个牢靠的地基;而这个地基最终被定位在一个整体的知识的基础上。一切人为约定的传统和习俗,是不足以作为基础的。以此我们可以再引入两个概念——logos replacing mythos(理性取代神话),就是说要用理性追寻到的整全的知识作为政治的基础。

柏拉图提出过关于政治本体论的两个问题。柏拉图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他的种种问题呈现出了紧张、张力。首先,他认为城邦当中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哲学王)。哲学家掌握了政治哲学的种种理论,最擅长智慧;也只有哲学家能够建立自然、正义的政治秩序。其次,他认为人们是洞穴中的奴隶,把影子当作真理,只有哲学才能让这些奴隶看到外面的世界、沐浴在阳光之下(洞穴之喻)

政治本体论后来迎来了它的死亡,这个死亡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政治本体论到政治神学。本体论在古希腊是最为高傲的哲学;但是在后来,它被基督神学所取代,这也导致了它的下降和没落。理性在信仰面前让步,由信仰来接近作为整体的“是”和“存在”,用耶路撒冷取代雅典。上帝作为唯一的真理而存在,神学扮演了政治唯一的最终论证。

第二阶段对政治本体论的终结就是认识论的转向——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哲学在与神学的对抗中其内容发生变化了,不再是本体论,而是认识论。认识论转向由康德开始,这就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也就是对理性的重新探讨。

第三阶段对政治本体论的终结就是语言学的转向。在二十世纪的很多哲学家看来,语言有着根本性的力量,甚至我们对所有事物的理解都是通过语言的;语言不再是一个媒介,而是具有在最根本的意义上组织我们的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能力的东西。

什么是当代的政治本体论呢?当代的政治本体论是否定的政治本体论,它与“否定神学”是内在相通的。以否定形式出现的神学,本身就是神学内部的极大更新。上帝作为一个超越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人所不可知的、无法言说的;也就是说,任何对上帝的言说都是欺骗。(讲座嘉宾:吴冠军 笔记整理:陈聪颖)

……

政治本体论是如何演变的?政治本体论的三个死亡阶段具体是如何被攻击的?当代哲学家(福柯、德里达、齐泽克、巴丢、拉康)又是如何看待政治本体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