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平安保险公司做销售的日子

 shuer的藏宝库 2017-03-27
每日头条
6天前
2017-03-22
[ 文章导读 ] 人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就像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坚持写一篇原创文章。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看,但就算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要坚持写,重要的不是结果如何,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告诉自己。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就 ...

人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就像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每天坚持写一篇原创文章。

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看,但就算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要坚持写,重要的不是结果如何,而是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告诉自己。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

就像当初师傅国春对我说的,任何一个行业,只要你肯用心坚持干十年以上,你终究会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专家!

无论你现在身在何方,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哪怕遇到一些不顺心,不如意,但是在自己的内心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

2006年的时候,自己终于又开始从事起销售行业,进入了平安保险公司,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新人班参加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

很多人管这种培训叫洗脑,多数是带有贬义的,但是,到今天为止,我都觉得平安保险的培训很好,很正规。 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正式的销售培训。

虽然以后的日子里也参加过很多不同销售培训,但只有平安的培训让我记忆深刻。每一个讲师都是公司内部的销售人员或者管理人员。

他们不从外边找培训师,都是自己的员工来分享,还会分享好多实战中遇到的问题,从礼仪,到险种,到保险的起源和由来。

记得一个怀着身孕大着肚子的讲师给我们讲保险。现在还记的她对保险的形容,“未雨绸缪”、“积谷防饥” ,简洁明了又浅显易懂。

从工厂换到了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每天除了讲课还有各种游戏互动,把整个氛围调动的特别好。

新人班的培训,把我们分成了好几个组。在这里找到了团队作战的那种感觉,可能因为我在新人班的自我介绍比较搞笑,让大家记住了我。

在小组竞选组长的时候,他们一致推介我当组长,最后培训结束的时候,我带领我们组获得了这批新人班的团队第一。

培训结束后,正式进入了金三角的平安保险公司,做区拓,我被分到了一个销冠团队,我们的主任是一个大姐当时三十五六岁左右。

人挺好的,带着眼镜,长头发,一身职业装显得很干练,但又不失亲和力,因为我是她团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比较关心我。

安排了一个比我大一两岁的一个男业务员带我,算是我的师傅吧,也是这个人把我招聘进来的,后来才知道,这是平安保险公司的一种晋升模式。

成为高级主任以后可以发展自己的团队,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业绩好,又能自己带领团队,你的上级领导不但不会打压你还会支持你发展。

你成长了,你的上级也会升职,所以作为上级都愿意积极培养自己的下属,而且毫无保留的培养,我觉得平安保险这种晋升制度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不像其他一些企业,作为管理者就怕自己的下属超过自己,功高盖主,不断的打压下级来稳固自己的位置。

这样不但个人很难提升,也很难为公司留住人才,培养不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公司又怎么可能会发展和进步呢。

今天平安保险已经是非常厉害的公司了,这个除了高层领导有很强的能力外,其实和他们企业文化,晋升机制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每天早上去公司上班,还没等进屋,在外边就听到屋里放起的音乐《怒放的生命》《飞的更好》……全都是一些斗志昂扬,超级励志的歌曲。

开早会,每天要背誓词,唱司歌,每天都有分享,头一天的销售冠军给大家分享经验,最后一名也要分享失败的经验……

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收获,而当时也特别渴望能早日出业绩。我那个师傅开始带我跑了几个客户。

因为保险公司没有底薪,没有补助,电话,交通,吃饭都是要自己拿钱的,后来知道他们送给客户的礼物都是自己出钱买的。

以前有过销售经验的自己,对这些也知道,但那会很多人对保险业务员挺抵触的,总觉得保险是骗人的。

所以陌拜客户挺不好做的,可能是我刚去,怕我压力太大,我们主任总安慰我,不让我师父给我灌输太多压力。

后来她还带我拜访过几次客户,听我是怎么和客户介绍的,出来以后再帮我分析哪里讲的不足。

她和我讲起她从事保险的经历,她以前是在大连火葬场上班的,每天很闲很安逸,觉得这么年轻天天这么安逸也不是事。

她性格又挺外向闲不住,就干起保险了,她销售超级厉害。当时在金三角的平安保险她连续36个月销售冠军。

这个成绩在我后来离开时也没有被打破,在大连这么多年,说起销售,只有三个女销售让我敬佩。

一个是红旗谷高尔夫的张莉。另一个是远洋地产的一个女售楼员,在有就是我在平安时的这个领导。

在这样的环境中和他们比起来,我就是最后的倒数人员,那会压力挺大的,没有业绩一分钱都赚不到。

每天吃饭,租房,坐车、打电话都需要钱,而每天的早会的压力更大,同组的人大家都有业绩了,而我一个业绩都没有,总是拉团队的后腿。

后来她们说因为我是外地来的,在大连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所以开发客户对我来说挺困难的。

这时候有个挺有钱的好朋友从呼伦贝尔来大连考察项目,想在大连做点生意,没想到他的到来又改变了后来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