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构建“农业共营制”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天馬躍中原 2017-03-28

崇州市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四川省粮食主要产区。近年来,崇州市围绕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等问题,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探索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破解农业“谁来经营”、农村“谁来种地”、生产“谁来服务”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取得成效。

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破解农业“谁来经营”难题。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解决农业“谁来经营”难题。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建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工商注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落实合作社理事长法人治理机制。二是公开竞聘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形成“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代表社员决策“种什么”,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职业经理人统一组织生产管理,负责“怎样种、如何种”,实行科学种田。三是切实保障入社农民利益。合作社采取按经营纯收入1∶2∶7(即10%作为公积金、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佣金、70%作为社员土地入股分红),辅以超产分成或二次分红等方式,保障入社社员收益。

推进职业经理人种田,破解农村“谁来种地”难题。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服务体系,解决农业“谁来种田”难题。一是搭建培育平台。选择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机农技能手等为培育对象,通过建立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互为补充的教学师资队伍,整合培训资源,建立职业农民“双培训”机制,培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二是搭建服务团队。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晋升评定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对符合条件的颁发《证书》,实行准入及退出动态管理,构建形成“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团队。三是搭建扶持平台。制定出台农业职业经理人享受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产业、社保、金融等扶持政策体系,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破解生产“谁来服务”难题。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元合作方式,构建农业科技、品牌、金融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解决生产“谁来服务”难题。一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依托“一校两院”,建成农业专家大院2个,组建农业专家团队和科技推广团队225人,建成农业科技服务总部基地。二是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开展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试点,提升基层公益性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搭建“一站式”社会化服务超市;发展粮食烘储仓储、加工营销,全市建成农业服务超市10个、粮食烘储加工中心17个,实现农业生产“一条龙”服务。三是农业品牌服务体系。搭建“土而奇”公用电商平台,形成“农业品牌+农村电商”农业品牌服务体系,推出“西蜀粮仓·崇州味道”电商品牌,农村电商实现农产品上线销售20多个。四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搭建“互联网+农村金融”“农贷通”平台,探索形成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交易服务、融资担保、价值评估、风险防控、金融服务、政策扶持“六大体系”,全市开展农村产权创新贷款1062宗、贷款17亿元,畅通金融资本注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通道。

通过改革创新,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全市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面达70.7%、农业标准化服务覆盖率达85.2%、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8.3%、农业保险覆盖面达64.2%,分别比2012年提高7.4、12.3、9.4、31.9个百分点。同时,带动全市土地股份合作社达246个,入社面积31.06万亩、入社农户9.09万户,均占全市耕地面积、总农户的59%,全市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70%以上。坚持“因需而培、培而有为、为而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348人,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15年,全市水稻单产达548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达28万吨,分别比2012年增加15公斤、5000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269元,2013-2015年平均增长19.9%。

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