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课堂在“矛盾冲突”中活起来

 老刘tdrhg 2017-03-29

让课堂在“矛盾冲突”中活起来

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不敢、不愿或者不善于在课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室往往陷于一种令人尴尬的沉寂之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戏剧讲究“矛盾冲突”,借助“矛盾冲突”刻画人物个性,揭示社会关系,推动精彩情节。把“矛盾冲突” 引进课堂是否会如一股清风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起几朵浪花呢?

下面是一个案例。

——同学们,你们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文中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为什么?

这是在讨论《一碗阳春面》中的人物时提出的问题。问题提出时,学生无人响应。教师面对学生的沉寂,无奈之中,只好点了一名较好的学生回答。学生答得中规中矩:本文的主人公是母子三人,文中表现了他们在恶劣条件下仍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事迹,颂扬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教师如果顺水推舟,这个问题的讨论到此就可以终结了。但教师“不知好歹”地继续发问: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教室里依然没有动静。教师面呈无奈,正准备“自我”小结,突然注意到某生在微微皱眉摇头,于是请他发表意见。某生答: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老板夫妇,文章颂扬了他们关心他人的品格并由此获得了好的回报,生意越做越大。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很多同学的头都抬了起来,角落中有不少声音在附和。教师顺势引导:好,两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 那么对于这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个,同意母子三人的同学举手。教室绝大多数同学举手,而几个支持某生的学生在叫嚷着: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教者趁热打铁:好,真理越辩越明,至于真理究竟掌握在哪方手上,就看你们如何说服对方了。课堂气氛趋于热烈,学生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每个人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位教师就是抓住时机,利用了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置了矛盾点,有意识地鼓励一些与主流意见不同的非主流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这位教师能够抓住时机,也绝非偶然。如果他没有注意到某生的表情,也许根本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精彩交锋,这节课会像平常的课一样平平淡淡地过去,学生毫无兴趣,也很难谈上有什么收获。因此上课时教师对课堂的观察很重要,除了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还特别要注意与学生进行非语言交流,如那一个眼神,就是那转瞬即逝的丝毫变化,令教师找到了使课堂活跃起来的金钥匙。

这节课上正好有学生持不同于主流的意见,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没有这样的同学出现,那该怎么办呢?

下面再看一个案例。

教师评讲练习中的小短文《生命桥》。教师首先从题目入手,提问学生:为什么要以“生命桥”为题呢?老师把它改成“白色桥”好不好?为什么?问题一提出马上就得到了学生的回应。有的说:不好,因为这座桥是老羚羊用生命架起来的。还有的说:这座桥是羚羊群通向生命的桥,所以用“生命桥”更加的贴切。……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知道学生已经了解了短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师读完这篇短文后认为这只年轻的羚羊简直是太坏了,为了自己能够跳过悬崖而牺牲老羚羊的生命,它是多么的不道德啊!话音刚落就马上有学生站起来反驳教师的观点。教师一看时机成熟了就问:谁同意老师的观点请举手。马上就有四五个男生举手了,大部分的男生和女生都没有举手,而且还在文中寻找论据与举手的同学争论着。

这个案例同上个案例一样,经过教师的引导,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有点不同,就是这个案例中教师是有意自行提出非主流的意见,并吸引部分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形成对立阵营,引起更多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阅读课文,寻找有力证据,支持主流意见,享受成功地说服教师的巨大喜悦。因此,为了避免冷场,更多的情况下引起课堂讨论大爆发的导火索是由教师主动点燃的。

打破课堂的沉寂,活跃课堂气氛,当然还有其他好的办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但是设置矛盾点,形成“两军对垒”的局面,无疑是一个好办法。如何设置矛盾点?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研究学生。矛盾点要在文本的范围之内,同时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否则,矛盾点再好,也难免受到学生冷落,难以继续讨论下去。矛盾点应是文本中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广有争论的问题和颇感兴趣的问题。矛盾点既不可太大,但涉及面又要广,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讨论的热情;要能促使学生避免不被别人说服,而在紧张状态下集中精力高效研读文本,感悟文本思想的精髓和写法的精妙;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能帮助学生通过讨论达到理解文本、训练辩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如教《虞美人》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广泛搜集与作家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李煜的为人和创作风格。然后在上课时提出“李煜值不值得同情”的问题,学生中很快便有了反响,形成针锋相对的两派。持肯定态度的同学从诗词描绘的意境出发,在肯定诗歌高超的创作技巧的同时,对作者也表示了肯定;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从李煜的阶级立场出发,认为即使诗词写得很好,也不能就忘了作者的身份。激烈的讨论涉及诗词的鉴赏,意境的分析,作者经历的回顾,时代背景对创造的影响,远远超出常规教学所涉及的范围。整个一堂课,学生个个精神抖擞,讲的人振振有词,听的人津津有味。这堂课效果的取得,不能不说与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关。而学生的课前准备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辅导。

其实几乎所有的课文都存在着可展开讨论的矛盾点,如“刘兰芝为什么在完婚时才投河自尽?”(《孔雀东南飞》),“‘一尊还酹江月’表现苏轼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水调歌头》),“以我们现代人眼光看,格斯拉的死究竟值不值得?”(《品质》),“阿Q的精神胜利法到底好不好?”(《阿Q正传》),“你认为‘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较,哪一种更优一些?”(《胡同文化》)等等。通过设置矛盾点引发争论的形式虽然常用,但是内容常新,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学生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新鲜感,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唇枪舌战中展现了他们非同一般的风采,精彩的发言所获得教师赞许的目光和同学热烈的掌声不正是学生学习所最需要的快乐吗?(葛海东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