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段扑朔迷离的百年“时间差”——法定高僧与灵岩寺的渊源

 木头1018 2017-03-29

灵岩寺祖师塔


泰山西北支脉灵岩山上的灵岩寺,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四大古刹”。由于历史积淀深厚,灵岩寺算得上是一座浓缩佛教史的“博物馆”。这里,有北魏石窟造像、唐代佛塔、宋代泥塑以及历代高僧圆寂之地墓塔林。林林总总的古代艺术珍品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千佛殿内的40尊彩塑罗汉像。这些塑像由普通黄泥塑成,环列于殿内四周的壁坛之上。“他们”不仅比例尺寸与真人相仿,而且人物性格鲜明,举止神态生动,皮肤衣褶刻画细腻。走进千佛殿,就像走进了真实的人群之中。

 

沿千佛殿东、北、西三面,40尊罗汉像围坐成一个“U”字形半圈,西侧第12尊塑像,塑造的便是法定高僧。法定高僧是河北景县人,被灵岩寺后世僧众尊奉为“祖师”。


 

“腹藏锦绣”罗汉像

 

到过灵岩寺千佛殿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一线阳光射进幽暗的殿堂,空气中的微尘隐隐若现。看到塑像袈裟上厚厚的尘埃,远去了的晨钟暮鼓,黯淡了的经声佛号,如在眼前,如在耳边。顷刻之间,40位罗汉似乎全部鲜活起来。他们或端坐,或拄杖,或合掌,或口讲手指,或侧耳倾听。有的和善,有的愠怒,有的勇猛,有的闭目沉思,有的俯首低吟。如果你迎着他们投来的目光,你会感觉到那是一种真实的对视,使你不由得产生一种想跟他们挥个手、打个招呼的冲动。稍加留意,你还会发现,罗汉的手背、脑穴和脖颈等处,隐隐暴露着青筋;这些青筋根据罗汉的表情动作而发生变化,似乎能让人感觉到他们血液的流动,脉搏的起伏。更为神奇的是,1982年文物工作者在修缮罗汉像时,发现他们的腹腔内,竟有用丝绸仿制的五脏六腑!经医学家鉴定,基本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这种由表及里的精致工艺,堪称独一无二,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早在1921年,清末学者梁启超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第一名塑”;20世纪80年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寺参观时,站在罗汉像前久久凝视,不忍离去,挥毫写下了:“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贺敬之也曾以诗点赞:“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


灵岩寺法定高僧塑像

 

40尊罗汉像所塑造的,有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国高僧,印度高僧,还有灵岩寺的历任主持。作为灵岩寺僧众尊奉的“祖师”,法定高僧自当位列其中。他的塑像色彩如新,目光沉稳,双手并肩举在嘴的两侧,表现出了僧人严谨、自律、坚忍的性格与精神。


 

众星捧月“祖师塔”

 

灵岩寺有“三绝”:辟支塔、罗汉像、墓塔林。墓塔林是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圆寂之地,位于灵岩山向阳坡上,共有墓塔167座,另有墓碑300多幢,碑文题记达10万余字,这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

 

墓塔林中央甬道的北端,矗立着唯一一座砖塔。在其他袖珍型石塔的衬托下,这座塔如众星捧月一般,格外庄严、肃穆,寺僧称之为“祖师塔”,又名“法定塔”,正是法定高僧的圆寂之地。

 

“祖师塔”为一单层砖塔,塔身建在青石砌筑的方台之上,高约5米。整塔坐北朝南,石质基座上设一层束腰,每面刻八个壶门。塔身南面辟拱券门,塔心室内供奉着三尊石像:法定祖师及两位侍者。灵岩寺现存诸塔中,设龛供奉三像的唯有“祖师塔”。塔身之上为涩叠十五层出檐,再向上反涩叠九层。第二层檐部隐出卷云纹,其下有束腰,每面刻九个壶门。塔刹为尖顶宝珠,坐落于六棱底座上。

 

“祖师塔”结构简洁,朴素大气。在众多墓塔环拱之中,更显高大神圣。将“祖师塔”置于塔林正中首位,其后的塔都在下首左右排列,这与中国传统墓葬中“抱子携孙”的规制一脉相承,显示出对宗祖的恭敬与尊崇。

 

千余年时光中,“祖师塔”虽历经风雨侵蚀,却端方依旧,安享尊崇。


灵岩寺罗汉像刻画细致入微

 


扑朔迷离“时间差”

 

关于法定和尚与灵岩寺的渊源,清康熙版《灵岩志》载:“北魏孝明帝间,法定禅师先建寺于方山之阴曰‘神宝’,后建寺于方山之阳曰‘灵岩’”。其中,“方山”就是“灵岩山”的古称。

 

灵岩寺属泰山景区。和泰山一样,灵岩寺碑刻林立,共有历代题咏碑刻423块,多出于名人手笔。著名的有唐李邕《灵岩寺颂碑》、宋代《圆通经碑》、金代党怀英书碑等。其中,李邕的《灵岩寺颂碑》,是灵岩寺时代最早、涉及该寺早期历史最重要的碑刻。碑文前半部分为“序”,以散文形式记叙了灵岩寺自法定禅师建寺至唐开元年间立碑时的兴废。中后部分为“颂”,五首五言诗中,既有对灵岩风光的描写,又有对高僧事迹的称颂。

 

但是,根据碑文记述,法定和尚在灵岩山“弘宣佛法”的时间,是在“晋宋之际”(公元420年前后),与康熙版《灵岩志》中所谓的“北魏孝明帝间”(公元520年-525年),相差了一百年。碑文曰:“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若是者历年。禅师以劳主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建立僧坊,弘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意思是说,在东晋、刘宋交替的年代,即公元420年前后,法定禅师来到这里的一个私家小寺(兰若)。历年之后,怕麻烦主人,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有两位居士建立了僧坊,留住法定禅师在此讲经传道。因僧坊出现得很突然,人们以为是“山神”所为。

 

由于从公元420年至隋初(581年)的160年间,灵岩寺可考的历史资料极少,这段历史显得颇为扑朔迷离。为了弄清法定和尚在灵岩山僧坊“弘宣佛法”的确切时间,笔者多方查询,李邕《灵岩寺颂碑》中所谓的“晋宋之际”之说并不多见,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灵岩寺曾毁于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中,法定和尚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重建”。


 《灵岩寺颂碑》局部


《灵岩寺颂碑》碑目,首见于宋代赵明诚撰《金石录》卷七。碑文作者李邕少年成名,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他工文,文风典雅,尤长碑颂;又善行书,笔力遒劲,险峭爽朗。以行书书写碑文,可谓综合了这两方面特长,名重一时。故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灵岩寺颂碑》应属灵岩寺的邀约之作。若从这一点看,碑文内容在镌刻之前,自当经过灵岩寺主事的审阅校验,故“晋宋之际”之说并非没有根据。令人感慨的是,清代康熙丙子年(1696年),马大相编纂《灵岩志》时,此碑已弃于寺西北废墟的荆棘之中,“沙淤过半矣,乃北海太守李邕之文,但磨灭不能读耳……”

 

更为可惜的是,到1793年,阮元将该碑收入《山左金石志》时,已无碑首及龟趺,且断为两截,嵌入鲁班洞石壁之上,直到现在。如今,人们走进灵岩寺,一般都会沿着寺庙的中轴线直奔千佛殿,因此很容易忽略入口左前方不远处的鲁班洞。作为灵岩寺曾经的入寺山门,鲁班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用型券顶门楼建筑。

 

莫非,我们在“忽略”鲁班洞与《灵岩寺颂碑》时,连同历史真相一同“忽略”了?我想,如果马大相老先生当年发现这块碑时,能够清理一下上面的泥沙,认真仔细地阅读一下碑文,《灵岩志》中法定禅师的建寺时间,也许会另有说辞。

 

当然,法定高僧作为灵岩寺“祖师”,曾对灵岩寺的建设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关乎这个扑朔迷离的百年“时间差”。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7年3月28日4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