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事明《汉三颂》

 李一滴水 2017-03-29

题签:王增军,字秋元,号兰池,1960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协“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师资培训“专家教师团”成员,北兰亭教授,河北省书协隶书委员会主任。

撰文:梁事明,斋号“墨茗草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茂名石化书法家协会主席

汉三颂(1)从狭义上讲,汉三颂指的是汉代石门颂、西狭颂及郙阁颂。从广义上讲,大汉四百余年间,是隶书的鼎盛期,西汉以简牍帛书为胜,东汉以刻石为能,千秋各异,其长各善。东汉石刻隶书又分碑刻和摩崖,每碑各出一奇,风格纷呈,百花绽放,成为百代顶礼膜拜的典范!叫人怎么不歌唱?叫人怎么不歌颂?三在古时为多的意思,故有此汉隶三颂!

汉三颂(2) 当代隶书大家王增军老师曾游剑阁,时感蜀道之难,更感剑阁之险。然眼前天险形胜之剑山竟由巨不及拳之砾石所为。砾!以其质坚,而身无棱角,屈一己而全众,卑己身而成山之崇高。此情此景,先生心生温暖,感慨良多,遂挥毫写下“砾卑成山”四个隶字。余闻之即有醍醐灌顶之悟,汉隶精神不就是“砾卑成山”吗?汉隶不就是一笔、一笔地写吗?千笔万笔而成汉隶正大雄浑,崇高阔远……

汉三颂(3) 先生叹曰:呜呼,剑阁之险,无如山之绝;山之绝,无如砾之卑哉!砾与隶同音,余歌之颂之为:书之绝,无如隶之卑哉!砾卑成山,隶卑成碑,大汉隶书之精神也!余学隶由张迁碑入手,喜称其为“迁碑”,迁碑乃“谦卑”也!余在《读迁记》中己有谈到,恰合“砾卑成山”之意。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谦卑情怀,是写好千年汉隶之精神支柱。

汉三颂(4)在中国西部千年的南北往来间,秦岭与大巴山成了天然两道屏障。两汉是穿越秦巴诸条要道的重要发展时期,不断有开凿“蜀道”筑路联系中原的壮举。民间以摩崖刻书为地方廉吏立传,以歌颂朝廷功德,产生了汉三颂等摩崖书,形成了独特的“蜀道崖刻”文化现象,摩崖书置于崇山峻岭中,与天地融合,气势恢宏,天趣盎然,至今仍令人震撼迷醉。由砾卑成山的剑阁往东北向约2OO公里,便到了汉中盆地,其北为秦岭,南为大巴山。在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一盆开两山,于公元148年鬼斧神工般凿出了天籁一刻一一石门颂!

汉三颂(5)石门颂原刻在汉中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极为世人所推崇。其行笔如闲云野鹤,不事雕饰,一任崖面凹凸。可以想象,其与褒斜谷风光相辉映,更觉字字飞动,疏朗野逸,远离森严整肃的庙堂,呈现摩崖书天人合一的山林气象。1967年一1971年,国家在此兴建石门水库,惜将《石门颂》、《大开通》、《杨淮表》、《石门铭》等13种石刻与山体剥离,移存于汉中博物馆专列,蜚声古今中外,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

汉三颂(6)汉中是大汉朝的起点。二千多年前,刘邦在这广纳英才,登坛拜将,还定三秦,出关争雄,最终一介草民开辟了4OO年的大汉江山。当迎面扑来石门颂题额的1O个字时,总让人唱起:大风起兮云飞扬……千年回望,唯疏旷天岸马,野逸云中鹤的石门颂能与《大风歌》相匹配!泱泱大汉,邦民缔造。洪荒汉隶,邈吏创造。邦民砾卑成国,邈吏隶卑成书。

汉三颂(7)倘佯在褒斜古栈道上,山势险峻,水波浩淼,使人不禁追千古幽思。遥想诸葛丞相最后的7年岁月屯兵汉中,鞠躬尽瘁,终病逝五丈原。蜀军按丞相生前妙计败走司马懿后,缓缓退入栈阁道口,全军才更衣发丧,扬旛举哀,哭声荡谷,褒斜失色。仿如三国隶书己无大汉雄风,日渐哀微而消逝,徒见字形工整,波磔饰美,如《受禅表碑》者。煌煌隶书,起步于商,应运于秦,成熟于西汉,鼎盛于东汉。而后急转直下,一任千年飘零。直至清代伊何继出,方短暂中兴。今逢盛世,又见繁荣。

汉三颂(8)三国隶书,其艺术表现力几近苍白。然值得一提的是吴《谷朗碑》,该碑整体还是以隶书形态问世,明显可看到楷化现象在“发酵”,汉隶之法己遭破坏。时楷法对隶书正体的浸润,己构成对隶书正体地位的威胁,楷书的兴起己是大势所趋。谷朗碑与后世的魏碑相比,则隶意盎然,高古厚朴。故学魏碑者欲求高古,其不失为一条“褒斜栈道”。谷朗碑现存湖南耒阳蔡伦纪念园内,刻立于公元272年,时距汉中石门颂124年。就这一百多年间,华夏大地上,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看三国鼎立渐来,叹汉隶盛景渐去。

汉三颂(9)《石门颂》用笔兼西汉简牍及东汉刻石于一炉,行笔以裹中带绞笔法为主,让笔锋的不同侧面着纸,使线条边缘起伏毛涩,彰显山林气派。这书写,回到当年褒斜栈道与石门隧道成功疏通开凿的盛大场景,书丹圣手于山谷中,边吟咏着《石门颂》:“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 边依着凹凸不平的崖面书写,率意自然。刻手凿刻石屑纷飞,高古浑穆。好一场声情并茂、一唱三叹的千载吟咏!好一场浪漫旷达,荡气回肠的千年书刻……

汉三颂(1O)石门颂刻立于公元148年,当褒斜河水流淌了36O年后,到了北魏永平二年(5O9),褒斜栈道又一次出现重修盛举,遂有太原郡王远书、洛阳县武阿仁凿而合成《石门铭》记之。《石门铭》虽属魏碑,其笔法源自石门颂,浑穆飞逸,气势洞达,与《石门颂》并称“汉中二石”。

汉三颂(11)由《石门颂》上溯85年,是两汉交际时期,即东汉永平六年(63),在褒斜道上,总有开通盛事传天下。时历时三年的开通艰辛而有了《大开通》的颂记,为现存东汉摩崖刻石最早者。此通字体初看一时难以辨认,却感眼前拙朴纵横,大度盘旋,参差长斜,一股博大雄浑、高古壮阔的气派震撼身心。如果说石门颂是唱“大风歌”,那么,大开通是演绎着“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雄业伟绩!让我们回到那无所畏惧,开拓进取的大汉王朝。怎不忆大汉朝?

汉三颂(12)两汉疆土辽阔,汉民们依赖土地生活,井饮田食,社会安定。大家崇尚自然,谦卑礼让,民风彪悍,团结融合。由此,铸成了大汉王朝质朴大气、自强蓬勃的民族风格。 汉人有砾卑成国的坚忍!亦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二千年前,人间一股投鞭断流于湄公、驻营饮马于贝尔加的英雄气在驰聘纵横!壮哉!我大汉朝!伟哉!我大汉人!美哉!我大开通!

汉三颂(13)在《大开通》刻崖前6年一一东汉中元二年(57),蜀地荥经《何君阁》石刻问世,风格与大开通相通,同样笔势纵横,结体开阔。除了关中外,类似风格的碑刻在2O世纪8O年代末始相继续发现,如连云港界域刻石。故有学者提出了“大开通类型”摩崖刻石书风的学术观点,以见证古隶向今隶过渡的踪迹。余以为,刻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的《祀三公碑》亦当归属此类风格,该碑现存冀地封龙山下。而对祀碑深悟开化者,当今书坛首推王增军老师。

汉三颂(14)先生的“大开通”型隶书,是先生擅长的书风之一。其沿着《张迁碑》的基因线索,全息”迁碑”、淘沙秦《石鼓文》、撷取汉印封泥……数十年在4OO多年的秦汉隶矿山中艰苦地采掘资源,将秦汉的丘丘壑壑化于指间,隶卑成书,笔下峥嵘。当今书坛,拥有一个庞大的隶书创作群体,甚是繁荣。但先生一路穿越荆棘,独自深沉远行,径入大汉洪荒宏阔的深深处,早与他们渐行渐远。如今,横亘在先生面前的还是那秦关汉月,山那边还是山,他孤独跋涉在秦汉风尘的漫漫古道上……

汉三颂(15)饮了褒斜河水,食了褒斜河鱼,不舍褒斜石刻。 想必东汉熹平二年(173),黄门同郡卞玉谒归褒斜道,也被拨动心弦,留恋眼前石刻。乃见《石门颂》,有感于杨氏祖孙业绩,故作《杨淮表纪》,其与《石门颂》相距26年,书风虽一脉相承,也存在微异。同饮一江褒斜水,石灵秀见古拙,杨古拙见灵秀;石外张而内敛,杨外敛而内张;石恨杨凝重,杨喜石飘逸;石恨杨生迟,杨怨石生早。悠悠褒斜水,刀笔话石门。

汉三颂(16)巍巍秦岭,山高谷深,河多水满,形成了难上青天之艰险,但千年来始终阻挡不了先民们向往自由交融的步伐,随之也形成了栈道与摩崖“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略阳县在汉中西北向约12O公里处,其灵崖寺摩崖区便是《郙阁颂》的栖身地,刻立于东汉建宁五年(172),比《杨淮表纪》仅早了1年。远远望去,一股浑厚、宽博、朴拙的气势破石而出,仿佛走进阡陌黄土大地,苍苍茫茫……

汉三颂(17)不时闻听日本友人远渡重洋膜拜《郙阁颂》的消息,那报道的味道总感国人不自信。似乎老祖宗的好东西,只有外国人认可了,咱们才有底气似的。想想日本人倒是颇有汉民遗风,有樱花下的谦卑礼让,更有岛国“虽小必战”的武士精神。说是来访碑,不如说是向往大汉雄风,欲取大汉精髓。王增军老师提出“温暖汉隶”观,旨在进入汉隶而回到那“砾卑成国,虽远必诛”的大汉王朝,让人心生温暖,让人心生自信。再看石中“激扬”二字,让人怎不忆大汉王朝?

汉三颂(18)《郙阁颂》圆浑饱满,筋多于骨……这份朴实厚重的“蚕头雁尾”竟然穿越时空栈道5OO年,来到大唐盛世,羽化于“颜体”。一隶一楷,息息相通,龙盘虎踞,共担茂密雄强、真力弥满书风的千古典范。纵观千年书史,唯唐人线条及气象能与汉人雁行,所谓“汉唐气魄”也!而汉唐之间,草行楷衍变相出,儒释道杂融共存,成就旷达傲世的“魏晋风度”。其出于汉之气,归于唐之魄。任二王一路正脉,有汉隶泰然处之。

汉三颂(19)在流经郭家地(古称白崖)的嘉陵江边一岬角上,自郙阁颂出生后,就成了一代又一代纤夫们勒绳的好所在,久之竟勒出七道深痕,命真苦呀!这块在魏晋时期己名动海内外的汉代原石耸立在江边给勒了18OO年后,还在1979年一场修路施工中惨裂为数块,这才迁至灵崖寺,粘接复原活了下来。这份坚忍,足以让人瞻仰。唐颜真卿仿如郙阁颂的化身,其才优匡国,坚贞一志,以75岁高龄劝降叛将不遂而被杀害,史上又奏响一曲大义凛然,荡气回肠的生命绝唱。书如其人,颜真卿用生命来完美诠释。

汉三颂(2O)如今要探寻《郙阁颂》出世的江边岬角处,己然“云深不知处”。早在南宋绍定三年(123O),时略阳(古为沔州)太守田克仁酷爱此碑,意识到处于江边的郙阁颂常年受风雨侵蚀,纤夫绳勒,早晚会“不知处”,遂仿其原刻形制在灵崖寺山崖壁复刻了一通,直到1979年才与历经磨难沧桑的《郙阁颂》汉代原石并峙此间,成就人间一处访碑圣地。

汉三颂(21) 汉“三颂”中,《石门颂》从崖壁剥离出来,《郙阁颂》也碎离原地,不同程度破坏了其完整性,降低了摩崖学术含金量,让人叹惜不己。而《西狭颂》却是原原本本保留了汉代摩崖隶书的风貌,又让人欣慰不己。由略阳偏西北约12O公里,就到了甘肃成县。东汉建宁四年(171),《西狭颂》刻立在此地天井山麓的鱼窍峡中,早了《郙阁颂》一年。

汉三颂(22)梁启超评《西狭颂》为: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一语道出了汉人坦荡辽阔的胸襟。汉人无论如何气势开张,雄强霸悍,乃至虽远必诛……内心却是一片沉静浑穆,朴实谦卑。别看《西狭颂》字外安祥内俭,规矩不扬,而字内涌动着不察真力弥满四角、不惊波澜横溢八方的气象,故正也!

汉三颂(23)东汉底层小吏仇靖位卑不忘国忧,书写了盖世华章一一《西狭颂》!181O年后的1981年,当代国画大家李可染老为其崖刻右侧题写“西狭颂”三字,书风极为一致,高古朴茂,雄放静穆。观染老山水画,完全一派大汉雄风,正大阔远。而由表及里,依然是那“砾卑成山”! 马骏初非凡眼识,源深终与大川通。山高水长,古风泱泱,二人成了千古知已。笔下有汉,此生无憾。

汉三颂(24)眼前这片摩崖书,一语“雄迈而静穆”可谓直指《西狭颂》乃至汉隶艺术风格核心。想书圣王義之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实指“雄静”二字,两者同为一脉也。王生于西晋太安二年(3O3),距汉代不过83年,直受汉风浸润而成书。后人学王,由唐宋以后而上溯,多得静雅而愈为妍媚,难见雄迈。究其本质,皆少了王书背后支撑的4OO年大汉雄风。身处这峭壁叠嶂,碧潭幽深的鱼窃峡中,当有开窃之灵犀大道。

汉三颂(25)在西峡颂刻石前谈王羲之,思绪自然由汉朝穿越到东晋年代。这时期,汉隶己然凋零衰败。而在义熙十年(414),仿如汉隶遗落在晋代的最后一位公子一一《好大王碑》问世!其现存吉林集安,古拙朴茂,雄厚严静,十足的大汉雄风突兀在潇洒出尘的晋人前,如天外来客般,一骑绝尘……即使回到汉代,置于三颂等汉隶绝唱中,其亦堪称奇葩。

汉三颂(26)西距《西狭颂》1公里处的湖畔崖上,还有一通《耿勋表》。其刻立于东汉熹平三年(174),书风与西狭颂相近,书名却大相径庭,乃当初书刻选址差异使然。《耿勋表》受风雨侵蚀,烈阳暴晒,到宋时己漫漶不清,故在书史上影响不大。不然,世间当有“魚窃二石”之说。

汉三颂(27)记得2O11年,余以一幅魏碑对联参加张旭光老师主持的北兰亭书法活动,当翻读作品集时,冷不丁一幅高古雄强、朴茂静穆的隶书对联跳入眼中,心想在当今“一刘双张”隶书笼罩的书坛,居然还有如此高手!实在高呀!世人有“名大于实”及”实大于名”之说,显然,先生属后者。这才初知王增军老师,实为惭愧。未知先生就有幸与先生同台以对联形式亮相书坛,真乃“登欢喜地“!时遂生向先生讨教汉隶的想法,终于2O15年在广州初识先生,添列门下习隶,始攻《张迁碑》,想来至今快两载矣。

汉三颂(28)论及《张迁碑》,便要遁出宏阔的摩崖之旅,指向盛产东汉碑刻的齐鲁大地。《张迁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三年(186),现存泰安岱庙中。余于2O16年在微信媒体上,每日发表学习该碑的体会一一《读迁记》,每记近2OO字,力求短小简约,前后共计一万余字,受到业界好评,受宠若惊。王增军老师还欣然写来题签,感激涕零。这一切,均为余始料不及,怎不忆大汉朝?

汉三颂(29)岱庙中还存有另一方汉隶名碑一一《衡方碑》,其刻立于东汉元年(168)。说其是名碑,实不能与张迁碑雁行,充其量为名碑二流。衡方碑属汉隶古朴厚重一路,风格介于张迁碑与郙阁颂之间,也能体现大汉雄风的时代特征。汉隶中的摩崖、碑刻、简帛等载体,除了其书写艺术价值外,更承载着历史、人文、经济、军事等学术价值,真切成为我们习隶之余,回到大汉王朝的字外功。

汉三颂(3O)岱庙在泰山脚下,不远处就是中国书史上空前绝后的摩崖巨制一一经石峪《金刚经》,其据考定刻于北齐年间。书体宽博辽阔,雄浑古穆,不入北朝风范藩籬,大有汉隶气象。北齐盛行复古风,魏碑一路发展到这,结体由“斜划紧结”后又喜“平划宽结”,回归汉隶去了,涌现出一批类似经石峪字体的“北齐书风”,隶楷相融,兼杂篆意。归汉一趟后,魏碑便义无反顾奔向隋唐楷书。

汉三颂(31)余喜欢把北齐书风称为“齐隶',有着向汉隶看齐之意。孟子故里一一邹城的铁山《石颂》摩崖巨制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场面博大,气势恢宏。字体唯用其句“如龙蟠雾,似凤腾霄”来形容最为恰当。而“精跨羲诞,妙越英繇”句,一则透露了王羲之其时书法地位己很高,二则道明《石颂》书写者僧安道壹可与王并论。前者新体,后者经体,一南一北,同臻高妙。然妙处均源自大汉也!

汉三颂(32)王增军老师作汉隶亦善“经体”风格,似乎曾在北朝也涉及过一番,但不留恋,始终上溯秦汉商周,杜绝楷化。书风更为高古静穆,朴厚大气。字间少作枯笔,却更觉苍茫。先生诸多隶书面貌,出手极高,曲曲傲笑书坛,令人叹服。先生心己云端,依然墨田,不忘初心,犂云不止……

汉三颂(33)去完岱庙,当登泰山。登山宜黄昏后,一路清涼境。下山则白日,一路读石刻。山上石刻众多,虽良莠不一,但可壮观瞻。泰山为五岳之首,有孔圣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有秦皇汉武千年封禅泰山的气场……均可壮我心胸秦汉之气。所谓游学访碑,去探究一笔一画是本末倒置之举,要的是字帖里没有的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来,把山河造化注入笔中,化于纸上。

汉三颂(34)民国十八年(1929),时济宁县教育局局长王大恕等有识之士把当地散存的汉碑集置于小金石馆,现为济宁博物馆汉碑室。一室而己,存有西汉《朱君长》,东汉《景君碑》(143)、《魯峻碑》(173)等汉碑精品共9石。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每石背后都有其雅事,都值得细细追溯,回到大汉庙堂,回到大汉民间,乃至街头巷尾……《朱君长》刻石就“朱君长“三字,己然艺术瑰宝,似乎“汉碑三字为宝”之说出在此间。

汉三颂(35)济宁在书界素有“天下汉碑半济宁”之誉,可见其存世汉碑之多。除上述9石外,其境内的曲阜、邹城等地均盛存汉碑。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存西汉碑刻6石,东汉碑刻18石,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无愧孔圣故里。来到这块圣地,给人安定、古朴、辽阔之感,这得益于曲阜市政府在建国后出台一项规定一一曲阜老城区内所有建筑的高度不允许超过孔庙大成殿高度24.8米,建筑物均呈扁方状,重心下沉,大有汉隶之风,一派大汉气派,让人怎不安定?怎不古朴?怎不辽阔?

汉三颂(36)孔庙藏西汉碑刻6石,当属《五凤刻石》著名,其刻于西汉五凤二年(前56年)。属隶书中的古隶,意在篆隶之间,字字高古浑然,宽博宏伟。石中两年字中竖下展与简帛书相通,且相向映盼。清期罕见简帛书墨迹,时对此石盛赞有加。 曲阜南下2O公里处是邹城,刻于两汉交替时期新莽天凤三年(16)的《莱子候刻石》藏存此地孟庙中,不如五凤刻石高古,却启东汉《大开通》笔意。纵观西汉书刻多草率,远不如东汉名碑精致,倒因岁月的残破洗礼反增添其盎然古意。秦汉高古,为习隶者魂牵梦绕也。

汉三颂(37)《礼器碑》(156)、《乙瑛碑》(153)、《史晨碑》(169)及《孔庙碑》(164)是孔庙所藏东汉刻石中的名碑,是汉碑中最为精致的作品,内容均与祭祀孔子有关。祭孔乃大事,书者必为当时之名家,书写状态饱满严谨,俨然庙堂楷范,也说明其时汉隶己走向楷化之路。 隶书带楷,虽偶有奇趣,却易失之安祥静穆。隶书带篆,则得高古朴厚。日谒孔庙,夜读《论语》,悠然心静,神会古贤,方不虚行。

汉三颂(38)鸟瞰齐鲁大地,泰安、曲阜、邹府几乎在同一东经117度线上,堪称汉碑“温暖线段”,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等名角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开汉碑盛景。沿着该线段直北上约38O公里处是津沽大地。史上无任何著录的《鲜于璜碑》于1973年在此横空出世,竟是迄今发现碑身无损、字数最多的一通汉碑。其刻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现存天津历史博物馆。其书风与张迁碑相近又各具性情。论严整方厚,于胜迁。论姿肆活泼,迁胜于。若回到三国,便是一出“既生迁,何生于”的好戏呀。

汉三颂(39)《华山碑》与《鲜于璜碑》同年刻立,原存华山脚下的华阴西岳庙中,后毁于明地震,有拓本传世,在清褒贬不一。余以为其严谨有余,生动不足,在汉名碑中决非突出者。倒是凭了西岳之名,借了华山之险而名世。临《华山碑》前,登华山,一条路。天在上,无山齐。红日近,白云低。滋生大汉豪情,可免刻板流俗。

汉三颂(4O)一路漫漫,汉风凛凛。观剑阁,汉之谦卑;登泰山,汉之静穆;论华山,汉之险峻……1800年前,两汉大地处处摩崖刻石林立。凌泰华绝顶而辐射览望,河北元氏《封龙山碑》(164),河南安阳《子游残石》(115)、南阳《张景碑》(159)、荥阳《韩仁铭》(175),四川雅州《樊敏碑》(2O5),浙江余姚《三老刻石》(52)等名碑惊艳世间,碑起飞扬,碑守四方,碑威海内……怎不忆大王朝?

汉三颂(4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首汉诗是唱给《曹全碑》的。其现座落在西安碑林中,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书风温婉古秀,遒丽朴雅,与张迁碑、礼器碑、三颂等堪称汉碑极品。余初见汉隶,亦喜其“秀美”,认为初学此碑易上手。其实不然,《曹全碑》悠悠汉韵,款款推出,这份优雅不群的美,这份绝世独立的美,让人难以捉摸,当一生临之,品之,赏之……

汉三颂(42)自清光绪二十六年(19O1)瑞典探险家斯文发现楼兰古简起,国人对简牍价值方觉醒,王国维等遂将汉简纳入文献研究历史视野。1949年后,汉简出土呈井喷式发展,远超碑刻摩崖千百倍,反映出汉代主要书写载体是简牍的事实。竹木虽资源丰富,取材成简册方便,但毕竟远不如纸张捷易,故时古人著述必简约,即所谓“春秋笔法”也,乃是为了减短篇幅,以减轻简牍重量。

汉三颂(43)长安望西北,胡杨立千载。秦关汉月写,落墨皆汉简。居延汉简如西北额济纳河流域的胡杨木,立千年而不倒,装点汉江山。其属下层吏人,边塞将官日常书写的文字。书写迅捷草率,干净利索,毫无造作,简册洋谥自然率真之趣,又具方圆,一派“男儿功名燕然勒,马前不信是书生”的边塞情怀。在西北出土的《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等多带有此书风。

汉三颂(44)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简己是浩如烟海,让人真切感受到汉人在开彊拓土过程中的书写精神状态。豪迈沉静,潇洒旷远,承秦篆而生发出隶、草、行、楷等各种书体,揭示着各书体的起源奥秘。掀起各书体源头的红盖头,同样使人亢奋。4OO年汉隶,在千年书坛起着承上启下之功。至今让人不解的是,时政治中心长安(西安)地界目前未见汉简出土,这更让世人期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天……

汉三颂(45)遥想汉人书简时,左手执简,右手执笔,笔杆多侧书。侧笔书写,实为古人书写原始状态。而后来的碑碣、摩崖书丹,乃至魏晋南北朝书牍当是侧书为多。这个现象,余在《朝圣录》中也有录说。王增军老师书隶善用侧笔,不废正笔,书风古气磅礡,雄放大度。先生开笔一铺,纸上便逍遥4OO年大汉气象!

汉三颂(46) 汉代印章,充满汉隶元素。余最喜其中的急就章。方寸之间,看军情骤变,临危受命,笑看黄沙,醉卧沙场,一股“虽远必诛”的大汉气概跃然章上。如此气概,必封狼居胥,必燕然勒石……天地玄黄,大汉洪荒,唯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怎不忆大汉朝?学习汉隶,必经此战!用王增军老师的话讲是一一逃不过这一刀的!

汉三颂(47)封泥是汉印的特殊形式,得了岁月的几分剑气,加上泥封的几分灵性,出落个封泥文字粘粘连连,续续断断,虚实相生,不可名状。呈现出古质浑然、拙朴自然、玄妙天然的天趣,让汉隶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得大汉雄风直到九霄,飞得更高、更远……

汉三颂(48)长乐未央,是汉瓦当常用的吉语,寄托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丰富着汉隶的内涵。汉隶豪情,汉隶更温情。毕竟“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跌宕是短暂的,最终要归于“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平和。长乐未央的屋檐瓦当下,居家日子平常,如泥,如土,如砾……作隶亦如此!

汉三颂(49)耕种的卑躬、狩猎的勇武,出行的昂扬……是汉砖常常表现的题材,同样是学习汉隶的他山之“砖”。在追寻汉隶以外的泥、瓦、砖等书法介质过程中,也是体验先民们精神世界的过程。追求汉隶,既要有一颗谦卑心,又要有一颗沉静心,还要有一颗进取心。汉隶出于自然,以天为本,人处其下。在临习中,要锐意不刻意,才有可能求得汉隶正大,淳朴,高古,宏阔……这便是余学习汉隶的“三心两意”。

汉三颂(5O)天南海北,东出西入。18OO年前,在大汉辽阔的彊域上,处处散落先民们书写的文字,记载着古人的情与思、汗与泪、苦与乐,还有敬畏与尊重、希冀与平凡……汉隶!是一场低调而奢华不为艺术而艺术的千年艺术盛宴!是一份一旦结缘而一生不舍的千年缘份!山无陵,江水竭,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走在汉隶的大路上,我心温暖,初心不忘。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完2O17.3.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