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寿险公司的估值方式——单单平安寿险的价值就过万亿?

 顺势而为v 2017-03-29

          最近开始学习寿险公司的一些资料,这里简单谈谈对个人对寿险公司估值的几点想法,跟大家交流,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由于寿险公司当年的利润表基本上是反映一个公司存量保单剩余边际在当年的一个释放,并不能反应企业当年的一个经营状况,(剩余边际 = 保单所有年度保费的贴现值 – 保单所有年度费用及理赔支出的贴现值)(以下所有图皆摘自平安公告)

           因为利润表的缺陷,所以大家在给寿险估值时强调较多的一个因素是:内含价值与新业务价值。如下图公式所示,这个公式本身不存在问题,但是这个公式里我们可以进行计算的只是内含价值部分(根据一些假设),未来新业务的价值因为没有发生,所以尚无法进行精确测算。人们只能计算一张已经签出去的保单的价值。这种估值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它可以在一定假设条件下精确计算出当下存量业务的内在价值(类似其它行业的账面资产),但是对一个寿险公司未来创造盈利的能力有所忽视,特别是那些迅速成长的寿险公司。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平安寿险将其目前的110万代理人队伍遣散掉,不拓展任何的新客户,只是努力维持现有保单的延续;那么平安寿险的价值就等于内在价值3603亿(假设条件是贴现率假定为11.0%,非投资连结型寿险资金的未来年度每年投资回报率为自4.75%起,第2年增加至5.0%此后保持不变)。

        但是平安寿险目前是一个每年能够创造508亿新业务价值的公司(2016年),它不是一个静态的只有存量保单的公司,而且每年创造的新业务价值一直在持续的增加,这意味着这个公司一直在给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创造价值。(如下图)

        每年的新业务价值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其它行业公司每年的盈利,每年创造的新业务价值是不是更能衡量寿险公司给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等同于其它行业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我们估值的时候是不是除了考虑存量业务的价值之外,还应更多考虑其未来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那么对于平安寿险来说是不是可以简单等同于一个目前账上有3600亿现金,同时未来还能够通过110万保险代理人每年新创造508亿价值的公司(而且有很大概率未来每年的盈利还会增长,过去每年的增速是22%)?对于这样一个公司,我们的估值是多少?

          另外,这里面还忽略了一个东东,就是你账上的那3600亿现金,它每年还是在创造价值的,也就是除了每年保险业务员给给寿险公司创造的508亿新业务价值之外,存量业务的内含价值也是在每年增长的。所以它每年的实际盈利能力并不只是保险业务员新拉来的508亿,还有上一年内含价值的一个汇报。也就是说2016年末内含价值=2015年末内含价值 2015年末内含价值产生的回报 2016年的新业务价值。

        所以,结论是不是平安寿险这家公司的年盈利能力应该=新业务价值 上一年末内含价值的预计回报?以平安寿险为例,这个数字是508亿 273亿=781亿。对于一个年盈利781亿同时盈利在过去还以每年22%以上速度增长的公司,我们给它多少倍的市盈率?平安的寿险业务又值多少钱?

       看到这个数字时我也有点怀疑自己的逻辑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啥问题?如果按照这样估值,那么仅仅平安寿险的价值就值万亿,如有不当之处请熟悉保险的各位大家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02318)$ $中国人寿(SH601628)$ 

@释老毛 @草帽路飞 @山行@被解放的mogwai @流水白菜 @资深保险人丘斌斌 @今日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