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人遗忘千年的“大门派”, 为何千年后海外建国?

 昵称18990882 2017-03-30

鲁迅先生当年评价《史记》时说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这本书在鲁迅先生心目中的位置。的确《史记》这本书的出现,他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这本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传体通史巨著。当时的司马迁经历着身体和灵魂上的双重痛苦,这本书倾注了司马迁太多的心血,《史记》能够在史学界有如此地位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璀璨的巨著,却有着他的缺点。那就是司马迁那个年代是一个君主专制的时代,他的每一句记录都得考虑当时的政治气氛。汉武帝的专制众所周知那是丝毫都不亚于秦始皇的。

司马迁当时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其他学派的思想是不许进入国家的高层的。作为史记这种流传后世的东西,审查的制度当然会十分严格的。

史记中关于墨子的叙述只有24个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传”最后提了一下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说到这个顶级门派,大家可能会感到有点陌生,不足为奇,在史记中,对这个门派的介绍非常短,只有区区几十个字。换句话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这个门派就消失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曾经站在巅峰过。

中国的“士”分别以儒家和墨家最为壮大,日本的武士就是起源于墨家,为何会这么说,这件事还要从徐福东渡说起,大家都知道徐福是秦朝时期的中国人,信奉道,是典型的道家的人,同时也是日本的第一代天皇。

徐福东渡的时候,带领着三千童男童女去求不死药很正常,但为何徐福还要带巫医百工去,为何还要带着五谷的种子,带着中华的文化去。可能就有人说了,徐福东渡完全就是阴谋,据记载,在徐福东渡的同时,我国也发生了一起大量偷渡,而这些偷渡的人是墨家后人,所以说,徐福其实就是墨家的传人,史料记载,徐福虽然是道家人,但是非常支持墨家。

如果当年墨家力量战胜了秦国的兼并统一,中国历史就会改写,就不会是后来的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中国就会发展成另外一付样子。或许象欧洲,诸国并立,倡导民权,主张民主,文化科技繁荣发展。

秦王朝和汉王朝是塑造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朝代,自此以后,中国走上一条王权愈发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道路。蓬蓬勃勃的先秦诸子百家的自由思想时代从此宣告结束。而首当其冲的墨家学派更是突然之间消失了,之后的史料中也很少记载。墨家学派的思想在君主专制的古代社会是不可能会被统治者承认的,他的消失也肯定是必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