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饭也是一种文化

 古月泉jccfdg2p 2017-03-30

中国历来重视饮食,古代文献中有“食色性也”和“饮食男女”的说法。吃饭在中国人看来不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而是彰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文化。

上古商、周时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有许多食器和酒具,以及宴饮时用于歌舞配乐的青铜乐器,门类繁多,揭示了古人对饮食文化的讲究。比如作为食器的有鼎、簋、盨、簠、豆、盘、敦等十几种,酒具按用途又细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等二十四种,盛酒的有尊、皿、斛、觥、瓮、彝等,饮酒的主要有觚、觯、角、爵、杯等,温酒器叫樽,还有一种体格庞大的鉴,既是盛酒器,也是温酒和冰酒的器皿,俗称冰鉴。

青铜食具盨

青铜酒器冰鉴

饮食文化中,关注吃什么的我们称之为餐饮文化,而关注怎么吃的我们称之为席面文化。所谓“席面”,也就是宴席的意思,因为隋唐以前的古人,饮食时都是跪坐在席子上的。“席面文化”主要是饮食时的礼仪。《礼记·内则》中有“八年,出入门户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这是说孩子到了八岁,出入门户或入席饮食时,必须在长者之后,要学会尊敬长者,懂得礼让之道。这里我们结合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经典《礼记》和其他历史文献,来看看古人的席面文化。

崛起于草莽之间的刘邦夺得天下,建立汉朝后,经常在宫中宴请那些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宴席之上,“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毫无规矩,搞得刘邦很不高兴。于是有一个来自山东的大儒叔孙通,带着三十多个儒生,按照周代的礼制,帮皇帝制定了各项朝廷礼仪,并让群臣练习。这样过了几年,等到新的皇宫长乐宫建成后,那些王侯将相莫不知礼守节,拜见皇帝要行三跪九叩之礼,饮酒也不过三爵,即使宴会持续一天也不会胡作非为。于是刘邦欣欣然,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由此可见席面文化的重要性。

席面文化首先要学会如何请人赴宴。请人吃饭要提前三天邀请,这是尊重对方以便客人作出安排,民间流传有“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了(音滴漏)”,这是说提前三天是请人吃饭,提前两天邀请就不能称为“请”,只能称为“叫”,随便叫人来吃饭而已;而当天请人,既缺乏诚意也显示出主人的极度傲慢。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说“凡人请客,相约于三日之前,自有功夫平章百味”,意思是说提前三天请客,一旦客人答应赴约,主人自有充裕时间去准备食材,这就显得很重视这顿宴请了。如确实由于一些原因忘记提前通知某位客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临时再邀请,而是另找时间单独约请,表达歉意,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自然会理解主人的一番苦心。

“宁落(音拉)一村,不落一人”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宴请时一定要把相关的人员全请到位,否则会让人有厚此薄彼的印象,给朋友亲情造成隔阂。所以宁可这个村的人一个不叫,也不可落下其中的一个人。

还有就是要注意“白事到,红事叫”的原则,即朋友家里如果遇到丧事,自己应该主动过去帮忙;而遇有喜庆之事,则不要主动前往,应该等对方邀请才可前去帮忙或参加喜宴。

请人赴宴,人一喊就去,略显得客人不太自重,所以一般被请的人,要先辞让一番;如果客人稍一婉拒,就不再坚持,则主人的诚意就稍有不足。所以古人有“三请三辞”的说法,第一次,“请您过两天来我家吃饭!”“那很麻烦啊,不去了吧。”这叫“礼请”和“礼辞”,说明这一次是礼节性的;第二次邀请叫“固请”,“怎么会麻烦呢,请您一定赏光!”说明诚意很足,客人如果愿意,就可以接受邀请,如果确实无法接受邀请,就要“固辞”,“啊呀,确实有点事无法前去,很抱歉啊!”如果主人非常希望客人前来,就要发出第三次邀请,“家里饭菜、酒水都准备好了,要没什么大事,还是过来吧。”这叫“终请”,说明是最后一次邀请了,而客人面对主人的盛情,经慎重考虑依然无法赴约,就要“终辞”,“太不好意思了,这次真的不方便,要不下次我找时间请你吧!”一般来说,三请三辞后,主人就不好再坚持了。

客人答应赴约的话,就要注意赴宴需守约守时,轻易不得爽约,也不要迟到,同时未得主人同意,不要擅自带其他人一起赴约。(最好连征求主人同意也不必做,以免主人尴尬。)

《礼记》中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这是说,快到主人家时,要大声通知对方,看到屋外有两双鞋子时,听到主人邀请才可进屋,不可擅自不经主人同意就进屋。

《礼记·曲礼》中还说“入境必问禁,入国必问俗,入门必问讳。”到了别人的地盘,一定要了解那里的习俗和忌讳。赴宴时则要尊重主人家的习俗,同时“卧房厨下,不可乱行”。

去主人家中赴宴,带些礼物是合适的,“礼轻情义重”啊。但送礼也有讲究,家中有老人的,可以不给主人准备,但一定要给老人准备礼品,而且到主人家后,要先去问候老人并奉上礼品,以示尊敬。

东汉壁画《宴饮百戏图》

古人跪坐吃饭,所以铺设的筵席就有讲究。筵和席都是草或竹编的席子,宴饮时,先铺设一层大的筵,再在上面铺设做工和材料更加精细的席子,公侯一级的,可以铺设三层席子,一般士大夫,只能铺设两层席子,不然就是僭越了。

古人是实行先进的分餐制的,但能吃多少,不是看你的肚量,而是看你的地位。天子可以享受九鼎八簋的待遇,诸侯可以使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使用五鼎四簋,而一般士人,则只有三鼎二簋了。

席面上座次安排的原则是尊卑长幼要讲究,房间屋门很重要。《荀子》中有“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的思想,在筵席座次的安排上,也要注意这三个原则,席上的主位应为远离房门、视线最开阔的位置,主人的左边应是第一主宾,右边则次之,而对着主人的一般为末位。但在中国古代,到底是“尚左”还是“尚右”,文献记载不一致,学者也莫衷一是。可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习俗不一致吧。

楚汉相争时著名的鸿门宴上,座次就很讲究。《史记·项羽本纪》中对这次宴席的座次描写很详细:“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里我们看到,东向而坐是尊位,南向是次席,但在项羽心目中谋士范增比不上叔叔项伯,项羽更看低刘邦,只让他坐面北的次次席,而张良只能陪坐末席。

鸿门宴

《礼记·曲礼》中还说:“男女不杂坐”,意思是男女授受不亲,不能坐在同一个桌上。但夫妻安排在不同桌时,又要注意“夫妻同序”,即夫妻在座次上的尊卑秩序要一致。   

席面座次上,还要注意“父子不同席”、“莫朝父坐,莫对师尊”这些准则。因为父子在一张席子上跪坐,无法分辨尊贵,而对着父亲或师长坐,也是不尊敬的表现。当然,这是指比较正式的大型宴会,而一般家庭聚会,这些讲究就不必了。

中国人用餐主要是用筷子,所以筷子的使用也很讲究。一是筷子的摆放,要放在布碟的右侧,并且摆放整齐,筷子指向中间。古人一般用完餐后将筷子横放表示停止用餐的意思,但主人如果没有横放,客人就不可先横放在布碟上,故有“人不陪君筷陪君”一说。明代初年有个叫唐肃的大才子,一天陪朱元璋进膳,皇帝是个无趣之人,唐肃也是小心伺候,话不投机,大家匆匆用餐完毕,唐肃如释重负,先将筷子横摆在碟子上(也有说法是唐肃拿着筷子向皇帝行礼告辞),因而犯了“大不敬”的罪,被发配到边境去了。所以不懂席面文化很危险啊!

席面上喝酒的礼仪也很重要。主人先给全体客人敬酒,然后按照长幼尊卑挨个依次敬酒,随后才可以向个别客人再单独敬酒。客人务必不可先于主人敬酒。相互敬酒碰杯时,杯口要略低于对方以示尊重,如对方比自己年幼或位卑,可欣然接受对方的敬意,但要致谢。向长者或尊者敬酒,要双手执杯;他人前来敬酒,则要起坐与对方碰杯。

酒酣之时,可以行酒令助兴,文人之间的酒令,比较多的是做联句诗,这就需要宾客都要有较高的诗文修养。东晋时王羲之邀请一干文人相约兰亭修禊(古人为了驱除邪恶和疾病而举行的一种活动),并流觞饮酒作诗,诗歌编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做序,这篇《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遂为行书名帖,据说唐太宗将这幅书法作品作为陪葬品随他一起埋入地下。

明代唐寅扇面画《兰亭雅集图》

从上古一直到晚清,皇家宴会或大户人家宴请时,都会有歌舞表演,《诗经》中的“雅”就是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著名的编钟就是用于这种场合下的音乐演奏。汉代有乐府这个机构专门到民间采风改编成宫廷音乐用于宴飨时的助兴。古代诗歌中也常有描述贵族阶层宴请时演奏音乐、表演歌舞的诗句,比如唐代李硕的《琴歌》有诗句“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这既是一种主人炫富的表现,但也是对请来的客人表示尊重的一种席面文化。

南唐顾闳中绢本画《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整个宴请结束后,主人要恭送客人到门口,过后主人要对参加宴请的长者或尊者写信表示问候,感谢对方的出席。当然现代人可以在第二天用打电话等方式完成这项席面文化最后的礼仪。

中国的席面文化,其中蕴含的许多礼仪要求,本质上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懂得这些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展现个人的修养和修为,既尊重别人,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