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什么中医那么重视脾胃?

 绅申 2017-03-30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他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多与脾胃内伤有关。脾胃属土,是“补土派”(补脾派)的代表医家,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供后世医家参考学习。

李东垣老先生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脾胃的重要性。而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其他医家也总结了脾胃对人体发挥的重要作用。养生,当然得保护好我们的五脏六腑,其中“肾为先天之本”,而脾胃则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先天精气要有后天气血的濡养才能充足,发挥其作用。而在《景岳全书》中也提到“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养胃为先”。故可见后天之本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注意保养脾胃。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脾可以将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气血津液,濡养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运化水液,脾可以将摄入到人体的水液,气化成津液,通过心肺而到达周身脏腑器官组织,发挥濡养滋养作用,还可以将代谢后的水液,通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尿排出体外,因此脾在人体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一旦脾运化水谷和水液功能障碍,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表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痰饮,湿浊,水肿等。除此之外,脾主统血,脾主升清,一旦脾功能障碍,就会出现出血现象,临床上常见尿血,便血,崩漏等,颜色浅淡,质地清稀,多以人体下部出血或皮下出血常见,像紫癜等;脾不能升清,则会出现头晕目眩,内脏下垂,像胃下垂,子宫脱垂等。人体四脏皆赖脾所养。若无脾土生化之功,则虽饮食日进,而气血不化,四脏皆失滋养。故《脾胃论》中有“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

由此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该怎样保养脾胃呢?要想养护脾胃,我们则需要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喜燥恶湿,湿邪最容易困脾。脾在志为思,正常思考对机体无不良影响,但是过度思虑就会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内经》中也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因此要学会放下,不要心思过重,思虑太多。起居劳逸正常。还可以通过药食调节,针灸按摩,或做一些保健操如太极,气功等调节。但最基本的则是要保证一日三餐,正常饮食,不要过饥过饱。

因此,节饮食,调精神,常运动,适劳逸等养生方法,均是健运脾胃,调养后天的有效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