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有效地自学?一位年轻老师的7条建议

 肖晓chen 2017-03-30

文/软实力的慧子

本文4200字,共7个主题


 

这个社会因变化而带来的压力与焦虑,正在转移到大学生群体中。


经济下行、通货膨胀、房价高企、财富差距拉大、社会资源趋于集中、人工智能带来的某些岗位消失,这些原本困扰社会人群的问题,开始影响到曾经的天子骄子——大学生。


每年六七百万的毕业生,竞争激烈,僧多粥少,好公司好岗位更少。很多大学生已经嗅到了社会的压力,他们开始急着在大学期间就要找实习,而不是毕业之后再找实习;他们开始大学生期间就尝试创业,而不是等到毕业后才去创业;他们开始根据未来发展需要恶补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等待着课程安排和课堂灌输。


但这部分努力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这少数的群体中,相当多的人还是迷茫地瞎折腾。


上周在一节线上课程里,听到软实力教育专家刘兴奇老师讲的“大学生的正确学习方法”,我觉得很有用。经他允许,我整理成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过好大学有用。

 


一、大学课程,不要跟着老师屁股走


刘老师说,大学学习跟中小学学习是不一样的。


中小学学习更多是被动式的,灌输式的。具体体现在,我们一本语文教材,就可以学习一个学期。每天上课就是往后翻一页。可能开学两个月了,教材的后半部分依然是新的——因为还没学到后半部分。


但大学是不能这样子的。


你不能老师讲一页,你翻一页。因为大学课程安排本来就少,有些课程一周才两节或四节,这跟高中语文每周十节课,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在大学你依然跟着老师走,很可能到了期末你的教材都没有翻完。请问,你能学到什么东西?


正确的大学课程学习姿势是什么呢?


如果你喜欢某一门课程,你应该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要把教材啃完(不明白的地方课下请教老师),然后剩下的时间去图书馆啃完相关资料一二十本。唯有如此,才说明你学了这么课程,你才是真正为自己的能力在学习,而不是为了考试通过在学习。


但现实是,有多少大学生在期末考试时,书都还是新的。下课别说找老师去交流自己看不懂的,就算上课都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去了。


这叫无效学习。


总之,对于大学课程,不要跟在老师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不是一节课翻一页,而是看完相关领域的几十本书,并与老师切磋。


 


二、如何正确利用自媒体进行自学


我说的自学,不是自学教材。这个谁都会,摊开书看就行了。


在这个社会,很多自学都是自己找资料。而资料到底是什么,都没人给,需要自己去探索和收集。


就比如通过网络来学习,有些大学生知道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来学习,但也有人找不到对自己有用的公众微信号。


其实就定位来讲,每个微信号都有自己的调性。有些是写给微商看的,有些是写男女情感的,有些是写商业知识的,有些是写大学迷茫的(我们软实力微信rsl100就是写这个主题的)。


但关键问题是,有些同学就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众微信,他也不知道怎么学习。


经常的问题是,“慧子姐,人际关系差怎么办?”


我说:“我们微信号里,2016年写了一篇‘如何做到真正的洒脱’,2015年有一篇‘尿不到一个坑里又何必强求’,2014年写了一篇‘在乎你该在乎的人’。还有好多好多,你看了吗?”


她说,没有。因为她只看了今天新发的文章。


我深表遗憾,但能理解她的行为。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只喜欢吃新鲜的,没人喜欢去翻以前的


但我想以我的经历来告诉你如何自学。


当我大三做出要来软实力教育工作的决定时,我就把刘兴奇老师写的《大学生的坟》《异类》给读了四五遍,然后我找到他的博客和微信,从2009年开始,把他的文章读到2017年。我不知道读了多少篇,反正我集中读了一学期。不仅如此,我还找了好多教育方面的书籍来看。所以,我才可能在教育这个领域迅速站稳脚跟。


总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只是为了获得乐子或贪图新鲜感,你可以只读当天的文章,但如果你想从事某个行业,或者想解决自己切身的问题,你就要通读这个行业的文章。不论它是今天写的,还是五年前写的。


这不是为了别人,这是为了你自己。


信息可能会过时,但知识和人生经验不会。

 



三、学习与实践的比例


我见过一个研究生,学文学的,我以为他写作很厉害,毕竟我也看过几篇他的文章。但一来我们公司试用,我立马发现不太合适。因为他无目的地写感受类文字很厉害,但他对教育行业和学生人群完全不懂,甚至对推广运营也完全不懂。


这就是学习与实践的脱钩。


不论你专业学得多好,到现实中你总是发现结合得很吃力。


很多计算机专业同学告诉我,当他们去参加工作时,发现学校教的东西都是过时的。


不只是一个专业,太多太多专业都是这样。


为什么?


因为学校学习和实践是有区别的。


我们软实力还有一个实习生,大学期间读过两三百本书。不说是学富五车,也算是学富四车了。


但实习才两天,就说自己可能不太适合文案写作。


为啥?


一方面,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对自我认知却很缺乏;另一方面,书上有很多知识和道理,但并没有告诉你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结合目标人群来输出。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可操作点,我的意思是:要注意学习和实践的比例。


医学、法律、机械、技术等专业固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实习实践,其他专业,不论文科商科,都是要花很多时间实践的。


我记得刘兴奇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是小学生,一放学就回家,爸妈会夸你真乖;但如果你作为一个大学生,放假就往家里跑,那叫幼稚。因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长假短假来实践实习。

 



四、专业与综合素质


关于专业与综合素质,到底该怎么分配时间,很多大学生处理不好这个比例。


他们的问题经常是,“慧子姐,我想参加社团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力,但发现我的专业成绩被影响了,怎么办啊?”


“我跟一个学长折腾了一个学期的销售代理,虽然在人际交流上有长进,但期末挂了好几科,我该怎么办?”


种种问题表明,很多学生处理不好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实践与学习的关系。


我的建议是:


对于硬实力人才而言,专业与综合素质的时间分配比例应该是八比二。


对于软实力人才而言,专业与综合素质的时间分配比例应该是二比八。


什么意思呢?


硬实力人才就是将来要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才,比如你要编程、写代码,你要设计传感器和光学镜头,你要做医生动手术,你要做平面设计、汽车维修,等等。这类技术岗位对专业技能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专业学习应该占大部分时间。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综合素质了:一个人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领导力、情商、表达能力还是要有的,不然会处处招人讨厌,受人排挤。


我见过一些人,来面试时找不到地方,也不打电话问问,这叫沟通障碍;一些实习生,你仔细指导了他,他也不及时表达感谢;还有些人离职时连基本的交接工作都没有,突然就不见了。这些都说明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等软实力方面是非常缺乏的。


而软实力人才,就是将来要从事销售类、管理类、创意、策划、行政、媒体、公关类的人才。他们需要的能力更多是软实力,就是人际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思维创意能力、情商,等等。那么这类人就要把时间多花在软实力的训练上。软实力基本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素质。


一个公司基本由两类人才构成:技术部门的硬实力人才,及运营部、市场部、销售部、管理部、战略研究部、品牌推广部等软实力人才。


所以,在专业和综合素质的时间分配比上,还需要看你对自己未来职业走向的一个定位。

 



五、安排大学,还是被大学安排


刘兴奇老师2011年就在《大学生的坟》这本书里说过,没出息的人都是被大学给安排了的:学校规定几点上课,他就几点上课;学校规定几点下课,他就几点下课;学校规定几点自习,他就几点自习;学校固定参加一个活动,他就参加一个活动。


至于,那些没有规定的时间,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安排、用来干什么。


这种人习惯了被安排,缺乏主动思考能力和自我安排能力,出息不大。


一个有出息的大学生,必须是主动去安排大学的。不是自己被纳入了大学课程体系,而是让大学课程纳入了自己的体系。


什么意思?


就是你自己要有未来规划,你要清楚哪门课是有用的,哪门课是没用的;你要知道哪种能力可以在学校获得,哪种能力需要校外培训或实践获得。这样的话,你对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就很好选择,对空余时间也很好安排。你就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碌,也不会出现没事干的现象。

 



六、聚焦


阳光需要用凹凸镜聚焦,才能使火柴点燃。


雷军讲企业经营诀窍是,说的也是:专注、极致、快。专注就是聚焦的意思。


李靖23岁就成了营销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25岁就被百度聘为副总裁。


王小川大学毕业就成为搜狐公司技术总监,因为他大一就在这家公司做软件技术。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为什么有些人有成就,有些人没成就?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花费不一样。有些人聚焦,有些发散了。


作为大学生,如果你不想让青春被浪费的话,你也应该学会聚焦。刘老师在上周线上课程里说过,大学生应聚焦在两个方面:


其一,聚焦在你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上,所需的技能趋势和所发生的一切动态。不论是你想从事天文,还是地理;不论你是想从事教育,还是媒体。


你真的知道这个方向需要哪些能力吗?


你真的知道这个行业的最新动态吗?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因为他们还在闭窗读着圣贤书。


其二,聚焦在你当前的紧急问题上。


做软实力这几年,我见过很多学生,梦想当老板,当企业家,当省长,当主席,可惜他们当前的紧急问题都没有解决。


很多大学生性格自卑敏感,他们不敢跟陌生说话,跟熟人也找不到话题,甚至是话题的终结者和气氛的破坏者。


很多大学生宿舍关系极差,要么就是被排挤的那个,要么就是被讨厌的那个。

很多大学生很迷茫,迷茫到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可惜这些人竟然无视当前这些紧急问题,依然沉浸在所谓的梦想当中。


刘兴奇老师说过,“如果你因为人际关系很差,坐在自习室自的不是习,是寂寞的时候,自习还有什么效率;如果你性格有问题,在宿舍睡的不是觉,是孤立排挤导致的精神抑郁和神经衰弱的时候,还急着谈什么未来?先把当下问题解决吧。再愉快地、高效率地去追求未来。”

 

 


七、自我寻找知识的关键


每个人,靠喂食是很难长大的,只有学会自我觅食才能持续成长。


如果你选错了专业,你想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基本就是靠自己去觅食了。


如果你觉得学校教的东西不够用,你吃不饱,那你基本也得考自己去觅食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性格、能力或知识结构有问题,而学校又无法提供相关的知识和锻炼,那你可能也需要到校外去自我觅食了。


但到底哪些知识是自己欠缺的?到底选择去哪里学习和锻炼?


这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自己所缺的,即便知识和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不认得。

 



文/软实力的慧子姐

本文来自软实力微信rsl100

写迷茫/写教育/写求职/写大学生成长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