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中的气韵

 leafcho 2017-03-30

气韵由“气”与“韵”二字合成,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上的“元气说”和文学上的“文气说”。

山水画中的气韵

气,从哲学而来,古代思想家将其视为万物的原始本质,认为世界是由运动着的元气所构成;

韵,从乐论而来,最早指和谐的声音。就绘画而言,气指气势、气机,即画面显示的动态;韵指情韵、韵味,是对生动之底蕴的更高一层要求。

南朝谢赫的气韵论,将古代关于气与韵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美术审美上的独特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气韵论对山水画的影响尤为深远,且山水画对气韵的探讨也深入到笔墨使用及人文修为等方面。

山水画中的气韵

气韵论在山水画中有突出的表现。气韵的生成既与画家的绘画技巧有关,又与其自然禀赋有关。因而在山水画中,画家们将山水赋神、赋气、赋韵,使自然山水能够表现人的性情和气度。有了这样的转换,画家对山水意境的探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墨已经成为画家性格、气质的反映,当然也是画家文化积累和知识功底的表征。决定中国画气韵的首先是笔墨,有笔墨方可谈气韵。这无疑是传统中国画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

山水画中的气韵

黄宾虹在一幅山水画题跋中写道:“王西庐论画,取于法备气至。法有矩矱可寻,气非笔墨难到,‘六法’先求气韵,此诚善鉴之诀。”由此判断,黄宾虹并不赞同“气韵天授”之说。他在另一幅画跋中云:“格高、意古、笔精、墨妙,气韵将至。”在他看来,笔墨是第一位的,是构成中国画的内在美和形式美的主要元素,舍弃笔墨就谈不上中国画,气韵更是无从谈起。

意境成于情景交融、意与象通。意境成为中国山水画孜孜以求的境界,意境的营构得自于画家对自然的领悟。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就出现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

山水画中的气韵

此后,唐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之说,王昌龄和僧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的“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

山水画中的气韵

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文中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含义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以及意境的表现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