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式 气韵 意境的关联与矛盾

 风行阁影像 2023-09-05 发布于浙江

丁雪峰 渊林画院 2022-05-24 05:57 发表于天津

前几日与重庆画家吕效书聊天,谈及山水画的“意境”,他希望我能谈一谈山水画的形式、气韵、意境的关联与矛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是有关山水画的综合性命题,不是用几千字可以讲明白。我就自己所知所感,择其要点罗列如下,难免冗长,与对此有兴趣的画家、读者朋友切磋交流!

前提

晋宋山水诗兴起,人们通过观察自然山水的纷纭现象,从而领悟人生哲理,达到与“道”合一的畅神境界。这里的“道”是万事万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自然规律。这一认识程序内化为中国早期山水画的艺术结构,使其形成描写山水的同时阐释玄理的模式。展示了从山水中悟“道”的认识和审美过程。认识的方法是“寥朗无崖观”,也就是王羲之在《答许询诗》中所谓的“静照”。“静照”思想对晋宋山水画的内在影响十分深刻。这一时期,山水画表现出萧散玄静的意趣,山水景物呈现出清新生动的境界,这些与“静照”思想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中国的山水画,由山水诗转化而来,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思想文化。“同自然之妙有”的传统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笔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涵”、“气韵”、“意境”的显现。“内涵”、“气韵”、“意境”是山水画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概念,“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是山水画的美学标准。但是,“气韵”、“意境”是一个不具体的东西,“气韵”、“意境”的表现与形式有关而重在内涵,受诸多因素影响。

以上是中国中国山水画的起源,我们研究山水画的“形式”、“气韵”、“意境”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皆立须足于这个前提之上。

气韵

在山水画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山水画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极其自然运化的节奏和韵律。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要求与概括。所谓气,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气韵”,是艺术家心灵通达宇宙的精神力量,也是天道的施化,以刚健为用。经过玄学空意的浸润,融化于个体审美的幽婉深邃之中。于是从魏晋始,儒道相合,追求 “曲致”、“深渺”,成为中国山水画的特有风致。

“气韵”具体到山水画中,指作品的情境、思理。它非直观所能解,必须对作品有总体把握,才能悟到“气韵”的绝妙之处。凡得到情思的作品,都能使画中形象充满葱郁的生气,洋溢出来自宇宙和画家相融如一的灵思精韵。这是一种由天地自然孕育,经人文化成的思维与秉性气质。所以,山水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生成的原理。

意境

什么是“意境”? 意为心音,是画家思想境界、精神气质的反映,而“意境”则是画家主观意念的外化。是“受之于眼,游之于心”,灵性感悟的化境,是画家澄怀忘虑,物我冥会的结果。“意境”非眼见身临之实境,是画家的情(思想感情)与自然的景(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产生的“出神入化”之境界,也就是“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是画家主观情感与自然中客观景物的高度契合。 即石涛所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主要说“形”与“意”的关系,是画家对“形”的理解。中国画的“形”,必须以客观对象为依据。“象形”的前提是“应物”,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画山符合自然态势,画树符合生长规律。这样画画是以到自然造化中观察、体验、写生为前提。写生的目的并非只是单纯记录自然,把某一个可以入画的地方描绘下来。而是通过观察,了解山川树木的生长规律,云烟气霭的生成与动态,自然造化的神韵与气势。继而删繁就简,提炼精华,并根据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认识理解、审美感受,赋予形以内在的精神涵养,使整幅作品一气惯之。写意画强调艺术形象的主观性,不被客观外形所束缚,体现出诗的意味。

“应物”二字,出自《庄子》中的“其用心也不劳,其应物也无方”;“彼未知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有“随机应物”的意思。外在的造型、形式、色彩、技法容易感知和理解,但内在的韵味、修养、情趣、文化品位却较难揭示。外表华丽而内涵贫乏的作品经不起推敲。只有形神兼备的作品,才能做到气韵生动。

中国山水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认为“山川之存于外者形也,熟于心者,神也”(布颜图语)。要以形写神。文人画主张“不求形似”也并非不要形似,虽然强调写意,强调笔墨表现,把书法艺术导入绘画,使笔墨在绘画中除了具有写形的功能外,还具备了可以独立欣赏的地位。但始终没有完全放弃形,强调在“似与不似之间”写“胸中丘壑”。推崇画家主观意象的创造。

在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从写“真山真水”到写“胸中丘壑”,从偏重写实到偏重写意的倾向性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山水画始终注重形的表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历代山水画家,都主张以山水之形,来传山水之神,神凭借形来传达。“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莫是龙语)。对于自然山水的实景物象和人为的建筑、桥梁、舟车等物象,山水画家会静心地去“目识心记”,移情体悟,使之成为画家心目中的“心象”。这“心象”虽然是由实景物象感受而来,但已经不同于原来的实景物象了。“心象”再经过想象,创造,“形与心手相凑”,加工成“意象”表现出来,就成了画上“意象”的形,也就更不同于自然实景的形了。

实景物象的形与画家创造的“意象”之形,这二者处在“似与不似之间”。是画家真性情,即精神气质与山川物象的巧妙结合,是真形的熔铸和提炼。中国画妙就妙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因着画家的性情、气质、思想、修养、品位以及地域、师承等因素的差异,画家对于形的锤炼与认识必有所不同,或严谨,或洒脱,或高逸,或朴拙。艺术以真善美为依托,真善是其内质,形美乃真善之表露。因此,中国画之形重其内质,即所谓“得意忘形”。

山水画虽然只是胸中丘壑,纸上云烟,却比真山真水多了一份人文关怀。它是从人的审美角度去表现自然山水的,它浸透着人的情愫和心意,洋溢着人的想象和创造。实际上就是画家“代山川而言”,表达了人赋予自然山水的情感。由自然物象转变为画家心象,再由画家心象转变为纸上形象,“形”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被赋予人的精神观照。画家各具个性,他们有着不同的气质,情性,不同的生活积累,不同的学问修养和审美追求,因而在物象——心象——形象的转变中所赋予的情愫、心意、想象和创造也就各不相同。这种精神观照千差万别,所以即使面对同一实景物象,每个画家笔下的形,也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这就是画家各自形的图像符号。

情感

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有:“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都是说自然物象会引起人的情感波动。而画家正是通过山水画抒发自己的情感,情与景汇,神遇而迹化,山水画“意境”自然会呈现在眼前。

心境平和,富有情趣的人,方能看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并把它们表现在作品中。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是这样的人,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写出《醉翁亭记》。范宽也是这样的人,他移居终南太华山中,长期观摩写生,山川气势尽收胸臆,能画出《雪景寒林图》。

心性

前面提到,晋宋时期的玄学思潮,影响了中国的山水画,山水画一开始便带有哲学的意味。澄怀观道,静照忘求是中国山水画的关照方式。《礼记·乐记》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就从根本上说明,山水画创作所应具备的心性。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人生在世,平淡、静默才能体会自然、社会、人生与诗情画意。画画的人心境平易而具高度,是山水画“气韵生动”首要因素。

《菜根谭》里说:“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至人有神奇卓异,这是肯定的,但至人并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表演,也不会到处宣传神奇卓异。经历卓异的“非常道”,还要归于“常道”,这才是修养。否则,把整个画画做学问的过程置于玄幻般的经历中,一方面,是危险的,你所见所画所得未必是真,可能还是“肤浅”的信息景象,还没有上升到“意”与“境”的层面;其次,神识思维处在神奇玄幻中,说明其人的修为,不论六祖慧能所说的“明心见性”,怕是离普通文化人的境界还相差甚远,又怎么可能对山水画的“气韵”、“意境”有所感悟呢?。

大道至简。“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道家、儒家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道”是自然规律,是理论、是纲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文人画对“简”的追求是自觉主动的。宋郭若虚曰:“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简而意愈长。”表达了对形象简约的颂扬。文人画的简,并非形象的简单,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繁而简、以少胜多的过程。体现出画家高深的学识修养和驾驭笔墨的精熟能力。达到了高度概括、简笔通神,“无画处皆成妙境”,而意境空灵“气韵”自然而生。

简者删繁,雅者离俗,淡者近禅,真者归璞。“简”是写意画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是山水画家追求情与景汇、立意为象、气韵生动之手段,体现出中国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简”更能显示格调高华和布局精巧,如古人所云:潘安之美,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简”更能显示精微,让人看到精彩的地方,由于“简”那个最精彩的地方,方能显出自然天成、落落大方。画家但凡懂得“简”,则可以有法而不为法所拘,无法而亦有其自然之法。光靠慢慢描绘、制作不会出现精彩东西。倪云林、八大山人的山水极“简”,却不造作,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隐然有禅意。

观念

当今的中国,不缺乏“科班的山水画家”(即学院毕业,以科学为时尚,为真理,为标准),但缺乏有文化的画家。这里的“文化”,是指中国画审美文化、写意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画的根,也是中国画的外展形象。画画的学问大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知识可以传授、积累;二是方法,方法可以示范、实践、总结经验;三是“道”,是“理”,是“智慧”,需要“感”需要“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国画的高妙境界,“气韵”、“意境”则更多的属于“道”的层面,只能通过“感”,通过“悟”,通过高人“点化”来认识。这一点不是学院课堂教学可以解决的问题。

现在,多数画家在画一幅画或做一件事情时,总会事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即某个假想的状态,如参展、宣传、报选题、申请经费、进入市场。并且非常执著地希望自己可以达到它,然后,他的那种执著就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其实,人目的性过强,忙于世俗应酬,会失去那份天生的感悟世界、感悟艺术的灵性。可想而知,一个江郎才尽的人,还奢谈什么作品的“意境”与“气韵”。

事实上,人安住于明空状态,以宽坦任运、享受生活及生命、以闲情逸致的心态来画画,完全可以体会到一种快乐和宁静,艺术才可以通神。

笔墨

对于画的表现也应是随意而发,意到笔到,笔断意连。勾、染、皴、擦、点之间更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鬼斧神工,从而达到一种诗的境界。使观画者在欣赏到画家高超技艺的同时,并且体味到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因为画家的禀赋、学养、气质不同,画家所创造的“意境”也各不相同。所以“意境”创造的关键不在于幽深迷远的山石景物之间,而在于画之一点、一拂、一笔、一墨之间。而画家的性情、状态则是“气韵”产生的重要因素。中国画尚“写”,或者说尚“写意”,这个“写”字不仅是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也是画家个性表现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在山水画创作中,对于客观外景过分繁琐和细密的刻画,将会减弱笔墨的相对独立程度,因而影响画家心境特质的直接传达。因此,“意境”的创造要善于用虚,善于利用约略形似和剪裁取舍的手段,以使无画处皆成妙境。当然,“意境”是山水画的精神所在,就像人的精神、气质和风度一样,是由内在和外在诸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虽说形式是精神的载体,但山水画的“意境”除了形式笔墨间的秩序和韵律感外,还有许多画家内在的影响的因素。

画画讲中锋用笔。我们仔细观察就知道,圆锥体的笔毫在书写中无时无刻不发生变化,但不管其变化如何,调和其锋是主要的。黄宾虹山水画中的线条灵动多变,生动自然而又不乏朴厚。

倪云林的用笔,点线洗尽铅华,空间简洁有致,这是由实还虚的杰作,犹如傲雪的冬梅卓然独立。由实还虚者,并非无实可言,而是如庖丁解牛一样驾驭手中之笔,“聊写胸中逸气耳”。在那温文尔雅,循规中矩的书写中,充满着一波三折、收敛放逸的曲直变化,且留下了一个个静远悠扬、文质彬彬的空间。

中锋除了含有哲学层面的意义以外,还含有技巧层面的各种方法,譬如提按顿挫,平动绞转,藏露中侧等等。在名目繁多的用笔技巧后面,太极图中间的“S”线象征了生命状态的形势。由于中国画创作不起草稿,从一处着笔而后随意生发,因此,形势递相映带很注意气脉贯通,顾盼生姿,遂与太极图中间的“S”线吻合。否则,一条直线从上直挂而下,如排算子,是为势背。

从笔势到笔法,是一个从“无形”到“有法”,从隐到显的过程。若把“S”平放,则成“∽”,这里蕴藏着一股内在周旋之力,我们称之为内力。因此,内力充满的线条,富于弹性,气脉贯通,整体和谐,动静相宜,刚柔相济。运笔要沉着有力,不可过快,亦不可轻浮。讲究笔势相连,笔断意不断。同时,画也是心灵的一面镜子,画呈现为“心相(生命)~ 势(内力)~ 墨象(形态)”之间的呼应。

总的来看,无论从哲学层面抑或技巧层面,中锋用笔正从人性、修养、形式、“意境”的贯通中,使人与天地同参,展现出一个个真气充盈、气韵生动“同自然之妙有”的艺术天地。从而探到艺术生命的本源。中国画是可观、可居、可游的人文艺术,乃是传统文化的生命观照。

黄宾虹的画面处理浓重中有疏阔,似乎很笨拙,实则刚毅木讷。虽说虚实有相,但整体的对比似乎随遇而安。这样平正的造型里,实际上蕴含了险绝的气氛,可以说是匠心独运与大朴不雕的完美结合。

细看石涛的画,在用笔上可谓方圆收放并用,但在沉厚的笔调中,圆的意味多于方的刚折,显得刚健洒脱。画中景物则穿插错落,随机应变而跌宕多姿,在浑然一体的气氛中显得神气舒展。成熟的笔墨是从人的内心转化而来,与人同构,好画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宽厚,不激不厉。

石涛画中有斩钉截铁与行云流水两种线性交错出现,也可以说线条变化多端,非常丰富。这需要后来者在心态上保持宁静以观其变。不妨说,体会其力度与节奏,感受其线条形态与结构章法的推进,将调动起观者爽爽朗朗,放旷独立的古雅情调,进而领略心性的中和之境。

风骨

“意境”的生成,“气韵”的出现,“风骨”不可不提。山水画的“风骨”是指一种劲挺强健的风貌,一种力度美,这一理解在顾恺之时代,已初见端倪。顾恺之评《汉本纪》“有天骨而少细美”,《伏羲神农》“有奇骨而兼美好”。以“天骨”、“奇骨”与“细美”、“美好”对举。谢赫并举“气韵”与“骨法”,称夏瞻“虽气力不足而精彩有余”,毛慧远“力遒韵雅,超迈绝伦”。姚最称谢赫“笔路纤弱,不负壮丽之怀”,并拿他与“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并举,实际上也是对“风骨”内涵的揭示。

“风骨”是山水画的形式、笔墨的风貌与韵律。形式、笔墨只是作品的构件,有了形式、笔墨,还要具备“形式、笔墨之美”,这就有“风骨”之意味。如果形式平庸,笔墨臃肿而不挺拔,就谈不上“风骨”。笔墨精练端直,用笔遒劲洒脱,则自见“风骨”。“风骨”是对作品形式、笔墨的美学要求。

山水画创作无论形象轮廓及阴阳相背、远近关系全靠用笔体现,若用笔不当,则墨色无所依附;倘若偏尚墨色,则笔法必纤弱无力,由此作品必无“风骨”而入俗境。所以用笔是山水画的重中之重。如此强调用笔,除它是构成绘画必要条件外,还因为它与“气韵”、“意境”有着必然联系。谢赫“六法”提出“骨法用笔”,实际上是指通过劲挺强健的笔法,来表现形象的结构与形状,使其富有动态的生气和力量。唐代张彦远明确提出“骨气形势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的观点。在山水画创作中,用笔应该“秀致中须有骨气,苍老中必寓文雅。”以中锋沉着为贵,不取轻浮,不存圭角,以生而不涩、意而不脱为尚。

不仅用笔强弱影响“风骨”,用笔干湿也会影响“风骨”的生成。山水画用笔,无论是勾线还是皴、擦、点、染,都有干湿之分。一般来说,湿笔易得“气韵”,易生淋漓之气;干笔皴擦,苍苍莽莽,不但有文人逸气,而且易见“风骨”,易有峥嵘之势。当然,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分寸问题,倘若一味渴笔而无润锋,则如张庚《浦山论画》所言“骨干虽老逸,而与气韵生动之法则远失之”,这是需要避免的。“风骨”指作品的构成具备崇高、饱满的思想情调和精美挺拔的形式、笔墨。“风骨”“气韵”相辅相成,“风骨”浸润着“气韵”,“气韵”也须籍“风骨”而成其绝妙。

韩拙《山水纯全集》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同为山水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一般来说,笔涉及山水画形象的形与结构的实现;墨则主要表现形象的浓淡虚实。故相对笔来说,墨的地位要次要一些。但是,墨作为传统山水画的一个基本造型手段,它对“风骨”的生成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山水画用墨讲究圆润饱满、深重苍厚而力透纸背,这种用墨方法需赖腕力,由腕集力与手,强劲写出,就能收到突出作品“风骨”的艺术效果。

中和

山水画讲究中和之境,致力于悠远、博厚、高明的内美气韵。而今人对于画的外形尤为注重,变形无所不用其极。我们看古人的画也是形态各异,可见变形并非不可,夸张如梁楷、青藤、八大的写意,在我们看来也是规矩方圆,无丝毫不爽,体现出中和之境。相比之下,今人的变形值得反思。如果说古人形态各异的绘画是建立在写意思想的基础之上,是通过“形”承载思想与文化、诗意精神,不能徒具其表,重要的是内涵充盈,是“向内看”的话。那么今人的变形则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之上,是纯粹的为变形而变形,是“向外看”的徒有其表,难免生硬强梁或萎靡软弱。

古人对于天地自然及文化艺术心存敬畏。 因敬畏而进入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天道大体的和谐,这就自然丰富了宇宙整体和谐的生命时空。画家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太过则影响画境和谐,“意境”难以体现,“气韵”又从何处而来?

儒家的中和思想要求今人学会反求诸己,不断反省,同心同体,以心转物。而非将自我置身在“被看”的眼光中,以求讨好“他人”,矫情造作,患得患失。古人淡定从容的绘画,因具情理和畅与人性自觉的素质而令人欣赏,今人则可能因为欲望膨胀与价值错位而导致虚伪。如果我们把绵延千年的传统中国画比喻为太极拳,今人的“向外看”心理将使中国画的变形显得中气不足。

说明

山水画的“气韵”、“意境”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在西方文化、西方观念的影响下,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立场。那么,即使他是用水墨在宣纸上作画,也同样无法用“气韵”、“意境”这样的艺术标准来评价,它应该属于另外的评价体系。因为,中西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因素与价值判断有所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