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吉林吉林〗

 Winfred吴 2017-03-31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在吉林市东南15公里的松花江北岸山上,离丰满水电站不远。在江南的吉林市博物馆坐车,33路直达。

适逢秋景,天空碧蓝如洗,石刻山上,红的、黄的、绿的、白的树木花草将山峦染的五彩斑斓,十分赏心悦目。山前有条公路,偶有小车风驰电掣的开过,公路的下侧就是漫江碧透的松花江。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石刻前紧贴公路,背后山上有涵洞,是通往电站的铁路,两路夹击。石刻分别在阿什亭、摩崖阁里栏杆保护,这地已免费开放。

 阿什哈达大概是满语,比较拗口,其摩崖石刻非佛教造像,只是2块朱明王朝的文字碑。文字虽琢刻粗拙,但却是明朝经营东北的历史要证。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永乐铭刻文字不多,有刘清“到此一游”的味道,宣德铭刻则凿刻了刘清于永乐(成祖朱棣)、洪熙(仁宗朱高炽)和宣德(宣宗朱瞻基)年间3次到此的记录。

 刘清是明辽东都指挥司使,曾三次率军至此,重修龙王庙和造船、运粮。明时吉林漫山遍野都是松木,倚着松花江水,所以有着造船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这里也是明代的造船厂遗址。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拍照的时候,一老者骑着自行车洋洋得意哼着小曲,从我身边走过。我说了一句,唱的不错,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有事情要回家,念我是千里迢迢的背包过来,为我专门打开了陈列室。他不是管理员,但有钥匙,开了灯,让我慢慢看。

 就在这地方,我第一次遇到了成千上万的瓢虫,红的、黄的、黑的,几星的、变异的应有尽有。花草树木间漫天飞舞,石碑、廊柱、门窗上爬的密密麻麻。爱不分季节,只在天地浪漫。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wbr> <wbr> <wbr>〖吉林吉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