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语辨析(一0)

 杏坛归客 2017-03-31
【潟湖·泻湖】

汉语中只有“潟湖”没有“泻湖”,但“潟湖”常被错作“泻湖”,曾被《咬文嚼字》评为“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之一。

错误的原因,1“泻”的繁体“瀉”与“潟”形近;2有人将“潟xì”误读作“泻xiè”。《广雅》:“潟,咸土”,说明潟湖在远古时跟海水有关,位置多离海不远,如我国太湖。


【“崔”的本义】

“崔”是姓氏之一。这个汉字的本义是什么?《说文》:“崔,大高也。”可见它的本义指高大雄伟,如《汉书·礼乐志》“大山崔”,意即大山高大雄伟。

正因此,由它组成的一系列词语如崔巍、崔嵬等,也多含“高大”义。如屈原《涉江》“冠切云之崔嵬”句,可译为:头戴高高的“切云”冠。


【硕大无朋≠巨大】

某文有这样的语句:“许多硕大无朋的星球,在宇宙中默默地游荡。”作者显然将“硕大无朋”等同于“巨大”了,说明对“朋”的意义缺乏了解。

古“朋”字形似两串贝壳,引申指朋友、同类,再引申指并列、比较,故“硕大无朋”指大得无与伦比。既然无与伦比,前面冠以“许多”便不恰当。


【“无不”和“不无”】

电视台主持人在侃侃而谈:“一位名人无不感慨地说…”我听了不由一怔。主持人想说一位名人有所感慨,当用“不无”而不是“无不”。

我们仍以感慨为例说明二者区别:如表示一个人有感慨,用“不无”(否定之否定表示有);如表示很多人都感慨,用“无不”(实际是“无一不”)。


【常见病句:几乎…殆尽】

说“常见”毫不为过。如某经济报:“千年水源几乎枯竭殆尽。”某新报:“近海的珊瑚礁几乎毁坏殆尽”…不胜枚举。

殆:副词,表示几乎、差不多,“殆尽”即几乎完了,前再加“几乎”,无疑叠床架屋。请看前人范例:孔融:“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文征明:“或老或死,沦落殆尽。”

【“泉”也指“钱”】

某书引用鲁迅日记中的“购取两枚,共泉卅”,不知是粗心还是不懂,竟将“泉卅”错成“泉州”。

“泉”旧也指钱,《说文解字注笺》解释说:“取其流布也。”因为钱像泉水般流动,故以“泉”代钱。如《管子》有“出泉叁千万”句。鲁迅先生的“泉卅”即钱30元,误作“泉州”实在大谬。


【画·划】

注意三点区别:

1.用笔等制作线条、标记,用“画”,如“画浪线”“画押”;而“划”指用尖锐物体将他物分开或擦过表面,如“划玻璃”“划火柴”。二者读音有别。

2.汉字的一笔叫做“画”而非“划”,如“笔画”“十三画”。

3.用语言或肢体表达,用“画”不用“划”,如“刻画”“指手画脚”。


【“得、的、地”用法】

传统说法:定语后用“的”,状语后用“地”,补语前用“得”。前后两说现仍执行,问题在于状语后。如“他真的走了?”“总的说来…”其中状语后能用“地”吗?似不能。

故有关文件曾建议中学教材在状语后统一用“的”,以减少学习困难。但未硬性规定,愿将“的、地”分开者悉听尊便。


【蒸汽·蒸气】“

“蒸汽”专指水蒸气,如以水蒸气为动力的蒸汽机。而“蒸气”泛指由各种液态或固态物质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酒精蒸气、汞蒸气、铅蒸气等。

二者的区别:“蒸汽”是专称,而“蒸气”为所有由液、固态物质变成气态后的统称。尤应注意,“水蒸气”不能写作“水蒸汽”。


【获益甚伙?】

读某文,偶见到“获益甚伙”几个字,肯定是收益很多之意,但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查,发现问题出在“伙”字上。

“伙”的繁体是“夥”,如“夥计”“团夥”,其中“夥”现都简作了“伙”,但《简化字总表》在“夥”旁特地注明:作多解的夥不简化,原来如此。“获益甚伙”应作“获益甚夥”。

赵所生 国学正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