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言耳聋老将至 远听鸡鸣望乡亲:记淳安籍旅美画家王昌杰

 cmj909 2017-03-31


根据王昌杰《猴戏丰年》、《老梅春竹》改编的小动画


王昌杰

Wang Changjie




王昌杰,1910年出生于浙江遂安(今千岛湖),20岁时得到李可染鼓励,转学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图案专业,在素描、水彩、油画、国画各方面打下坚实基础。1949年赴台,1955年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威尔夫妇创作水墨画像,先后担任台湾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中国文化学院研究所美术组长。1965年定居旧金山,和友人合作经营嘉禾画廊。王昌杰的画,以花鸟为主,兼擅山水,基本保持着传统绘画的笔墨形式,痛快淋漓地抒写故园家国情怀。1996年移居洛杉矶,1999 年病逝。


人言耳聋老将至 远听鸡鸣望乡亲

记淳安籍旅美画家王昌杰

(节选)

淳安二中教师、画家 余飞鹏


王昌杰,1910 年出生在浙江省遂安县。1925年,十六岁的王昌杰从父命考入浙江省立蚕桑职业学校。次年得了伤寒,辍学在家,当他病后再重返校的时候,


在学校对面一个独院里,住了两位艺术院的学生,每天傍晚拉琴自娱,我听琴声悦耳特感兴趣,很冒失的访问了那位琴师,原来他姓李,初访不敢详问其名,就直接请问他可否收徒。他没有说可否,反问我学琴这么有兴趣吗?你可以来听我拉琴。就这样每天课余去听琴,时间久了,我们彼此就更加认识。其后他对我感觉对艺术有兴趣,问我为何不考艺术院呢?并告诉我先要学木炭画,他愿意教我,如是我接受他的指点,在学校美术课上改画木炭画,写好后带到李先生处请指点,约经年余后,就想艺术院报名投考。这是偶然的经过,就成了我新的人生起点。李先生名可染是当时艺术院的研究生,是当今现代名画家,像是在进艺术院之前。

(王昌杰自述)


这段奇遇就成了王昌杰艺术人生的关键点。他于1929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入预科班一年级。到了1932年,艺术院改制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王昌杰被编入图案系,他一直有把艺术与工业发展相结合的理想,因此对设计制图的学习热情很高。


王昌杰拉琴


然而生逢乱世,往往身不由己。1934年,王昌杰毕业后先在青岛市工务局任技佐。抗战爆发后,他又参加了上海的敌后抗日活动,几度命悬一线。这十年间几乎无从作画。战争的经验扩展了王昌杰对生命的视野。他说:“我在战争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另一面,不是艺术的美感,而是生死苦难悲哀残忍的感受。” 这个感受,使他后来在台湾国立师范大学艺术系执教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艺术思潮应该推展到社会,与现代的人民生活发生影响。”


抗战胜利后,王昌杰赴台,退出政界,复归内心向往的艺术世界。在台期间,他曾为访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夫妇创作水墨画像,也屡次参与法、德、意、希腊、土耳其等国的国际商展的布置设计工作。六十年代,与杭州艺专时期的同学郑月波、刘业昭同赴旧金山发展。


1964年刘业昭、王昌杰、郑月波与旧金山州大校长


初到旧金山,王昌杰于主流商圈的中心位置成立“嘉禾画廊”,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这时他创作的中国画作品以花鸟为主要题材,而最大的特色是能配合西方建筑的装潢需求,追求结构的精美,用色艳而不俗。


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在他的朋友间作为佳话被反复传递:王昌杰的英文名为C. C. Wang,同样一位旅居纽约中国书画家兼鉴藏家王季迁也叫C. C. Wang。一次王昌杰发现有一大笔不知哪里来的收入汇入了他的账户名下,便跑到银行去理论,说这不是自己的钱,一定要退还。 银行的人一查,才知道是因为同名的关系拨错了账户,但他们同时惊叹于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不要钱的人,大为佩服,便颁发了荣誉客户的奖励给王昌杰。后来,李霖灿了解这段趣事后下了这样的评语:“有此等人,自有此等事,所谓人可入诗,诗可入画者是也。” 


王昌杰在装饰画前


在异国逐渐站稳之后,王昌杰开始努力突破樊离,求新求变。他燃起绘制山水的念头,尝试表现旧金山一带风光。期间亦勤练书法又攻篆刻,使艺术多样化,内容更趋充实。他的很多作品内容有不少和“英雄”的主题有关。以鹰隼和松树标榜英雄是中国画中常常使用的手法,但若知道在抗战时期,作者曾放下画笔拿起枪杆的切身经历,那寓意就显得深远。


他于1983 年出版的《王昌杰画集》中以花鸟画为主,画面气息接近任伯年的花鸟画风格:赋色肥厚,笔墨趋于简逸放纵,雅丽清新,兼工带写的格调。其国画作品与在国立艺术院的熏陶密不可分,他虽属图案系,但也选修了国画、书法等副科,耳濡目染认识了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与审美标准。他的作品中还有吴昌硕的笔苍浑醇厚的笔墨趣味,在另一些以牡丹梅花为题材的作品中,墨色淋漓,老笔繁密。王昌杰在花鸟画中还尝试了新技法,墨色中加胶水,让胶水与墨色较少的融合,形成浓浓淡淡的墨晕,别有一番波光粼粼的趣味。


王昌杰与傅狷夫,后悬挂为二者合作


总之,虽然旅居美国多年,但画面难觅西方绘画的影子,若有也仅仅在色彩上略微显得明丽鲜艳而已,画面基本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形式。王昌杰也常常在作品中流露思乡之情。如他的很多作品落款常念念不忘自己的出生之地,在一张母鸡牡丹题材作品中,他直接题写:“人言耳聋老将至,远听鸡鸣望乡亲”,尤显他当时的心境。






王昌杰作品


半亩方塘

 纸本水墨

 高137cm  宽71cm

春上黄山

纸本水墨

高97cm  宽183cm

存身空谷

纸本水墨

高178cm  宽91cm

富贵不骄

纸本水墨

高37cm  宽13cm

海阔天空

纸本水墨

高180cm  宽97cm

荷花翠鸟

纸本水墨

高61cm,宽122cm

荷竹自在香

纸本水墨

高91cm  宽142cm

九鱼图

纸本水墨

高89cm,宽269cm

茂林寻趣

纸本水墨

高178cm  宽91cm



跨洋三杰——郑月波 王昌杰 刘业昭作品展


主办:浙江美术馆

协办:硅谷亚洲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17年3月22日—4月13日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二层4、5、6号展厅



责编:展览部

动画:王巧婧 刘华瑾 文思宁

微小编:狄子涵






加入

浙江美术馆之友

免费注册成为浙江美术馆之友
享受更多会员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