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属于你的作品风格 | 观念摄影家马良

 太行森林 2017-04-01


马良作品 《草船借箭》


 更正: 在上一期《摄影是最好的自我表达的工具》(查看),介绍的简·索德克作品,由于小编的疏忽,错选了一张非简·索德克拍摄的作品,幸好有眼尖的摄友及时告知了小编,在此向大家致歉,也向这位摄友表达真挚的感谢。经核实,《摄影是最好的自我表达的工具》倒数的第12张,拍摄者是知名的观念摄影家——马良。


 马良另类摄影作品:小旗手


在查询资料过程中,发现马良老师拍摄的作品带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看过他的作品,能够给人带来一种震撼,同时也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今日我们就共同来欣赏马良老师的作品。


马良作品 《影子是我的情人,心是我的仇敌》


图|马良 

文|综合自《米丈志》、网络


在当下的国内摄影界,马良的作品无疑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强烈的个人特色,使你可以从一大堆照片中轻易挑出哪些是属于他的创作。

马良作品 《奴隶和主人》


华丽的布景,繁复的道具,秾艳的色彩,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人,他们像套上戏服一般装扮起来,面目或被浓妆,或被面具遮挡起来,肢体语言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俨然盛装出演。照片上永远是满满的,仿佛堆积了整个世界的犄角旮旯,即使镜头前也许并没有那么繁杂,有时作者也会用各种涂鸦、旧照片将画布涂满。


马良作品 《我的照相馆》


华美固然是有的,诗意固然是有的,不过,看到这些照片时,往往更多地感受到一种奇妙的谬感,看照片的过程就仿佛入戏。马良所展现的世界是跨越在现实的景象与超现实的想象之间的世界,你忍不住想:呵,这真荒诞。却又总能发现一点现实的可靠的投影。


照片中的人们仿佛活在现下,又莫名残留着对过去的留恋,他们仿佛一个个大孩子一般,在巨大的游乐园或者马戏城这样“造梦”的地方逗留。观众们带着一点嘲弄、一点戏谑地观看,转身之间,却又恍然发现:原来那一点和我是一样的啊。


马良作品  爱是什么-飞蛾扑火


在采访过程中,马良显得很善谈,看不出他说自己幼时很孤僻的样子,不过他常常用到“好玩”或者“不好玩”这样的口头禅,可见他大约始终在用一种孩童般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照片才能于平凡无奇中发现无穷趣味。从广告片导演到艺术摄影,他的身份发生了转变,而眼下,他的作品风格也正在改变中,也许有一天,他又改行去从事其他艺术行业了,谁知道呢。



装置-空山





 装置-银河 






移动照相馆






《邮差》


《邮差》是一套我特别钟爱的作品。那次创作纯属意外:去年二月的时候偶然路过童年的旧宅,发现老房子即将拆迁,那些儿时曾经奔跑嬉戏的弄堂正在变成一片片瓦砾。痛惜中决定拍摄下这些照片作为一种纪念。一方面诉说了我个人的回忆,另外也试图探讨这个正在急剧变化的城市;包括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里,由于物质超速发展,而灵魂失重,无可依傍的失落感。这是种现代消费社会的通病,都市人在回溯自己来路的瞬间,发现物转星移,再也找不到精神上的归乡之路。——马良








《禁忌之书》


一页是生;一页是死;一页是欢乐;下一页就是痛苦


一页是成长;一页是衰老;一页是出发;下一页就是归宿


一页是幻觉;一页是真相;一页是颂歌;下一页是审判书


一页是笃信;一页是怀疑;一页是建立;下一页是颠覆


一页是自由;一页是束缚;一页是狂欢;下一页是狂欢后漫长的孤独你哭了;诗人;你为什么哭?


你不该偷看生命 这本悲欣交集的书



















  马良的另类摄影:小旗手  










马良


马良,1972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大学,1999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自己的工作室 YES Video Shop,从事广告影片和视频短片的导演和美术指导工作,2004年被《中国广告导报》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导演之一。2004年4月开始艺术摄影创作,由于独特的跨越领域的创作风格,以及熟练的对视觉技巧的控制力,作品自2004年底经网络发表,引起很大轰动。先后参加过多次个展、群展,有多家海内外媒体做过专访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