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戚家军每战只损失数人...

 互利互读一辈子 2017-04-01

戚家军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全靠这几员大将

你觉得戚家军里面谁最厉害?来说说你对戚家军的看法吧。

【想要看更多精彩内容,马上点击右上角关注圈子,还有志趣相投的人跟你唠嗑!】

戚家兵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兵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兵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陈大成义乌倍磊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来义乌招兵,他率子侄多人应募,训练后赴台防守。四十年四月,倭寇犯台州花街、白水洋等处。参将戚继光调遣大成,督领王如龙、陈子銮等,冲锋俘斩倭首140余颗,救回民众二三千人。嗣调往江西援剿流贼,战于弋阳之上方部,斩首级160颗。四十一年,侵犯太平,败之于乌根岭水涨地方。先是倭寇攻陷福建宁德、福清,据城久住,分寇劫掠,全闽告急。此时,大成统众随继光直抵福建,克复城濠,倭寇悉平。前后告捷12次,朝廷奖赏银钱3次,官兵普遍加升一级,后授陈大成任台州卫指挥佥事。升浙江管理中军指挥使。倭患平定,士卒困乏,军费开支不少。大成建议领兵屯操,每年春汛四月,照旧给饷集中;六月减饷回县,逢五操练,遇警听调。上级采纳他的建议。于是进行裁减部队给养,共节省银两9785.8两,民间负担有所减轻。明朝时期著名抗倭将领,修习戚继光兵法。明日朝鲜之战时,吴惟忠率军入朝,在攻击平壤时立下战功,后又勒守乌岭要塞阻挡日军。

吴惟忠 字汝诚,号云峰,义乌吴坎头人。以武举人任把总,性聪慧,志刚勇,好习史书,精于韬略,累功授海门卫佥事,松门卫指挥。嘉靖四十年随戚继光首战台州,在花街、白水洋、小藤岭数战数胜,援闽横屿之战立首功。隆庆(1568)二年奉调蓟镇。隆庆五年,因修城有功,提升标下右营游击将军,再升沌营标下左营游击。万历四年(1576),升山海参将。万历十九年奉旨迎敌,授石匣游击,转海防参将,总督南兵,出国援朝鲜。在平壤之战中左胁中弹受伤,论功升海防加衔副总兵。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升任为都督佥事。次年因年老病残辞职,竟被免职回家。后蒙应天府巡抚辩护,才改任应天军门标将。他坚持不受,遂隐居夏演裹金岩谷间。

王如龙 义乌田心人。生于嘉靖二年(1523)正月十九日。台州府花街亲斩真倭2颗,从贼首l颗,部下斩首21颗。小亭岭部下斩倭首4颗,有功升把总。福清牛田之战斩倭首4人,部下斩103颗,兴化府林墩率部下斩敌首l04颗。以功授北路守备。时南路还有寇患,总兵戚继光留他援助防守仙游城,他又解除漳浦园。二战都有功。宁德筑城时指挥士兵搬运石块。作战临阵他冲锋在先。曾捣毁倭寇所踞横屿、小石岭二处巢穴。升福建都指挥佥事,擢拔广东参将,授昭勇将军。

朱文达 武生,义乌赤岸人。以剿矿贼破倭功,历升浙江都指挥使。朝廷赏他“金华千户”的世袭待遇。后调福建仙游及广东等处守备。万历三年(1575),升广西坐营指挥使,征剿罗旁及剿柳庆诸瑶。屡擒贼首,升游击将军、广东参将。调琼崖、蓟镇、小河,出奇剿贼,解救番鲜、太平等地危困,又升格为副总兵。万历十年又因倭患危急,举朝推荐,特授镇守南直隶江南总兵,加升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陈 禄 字汝廉,号雨川。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义士身份带民兵平定盗矿事件。三十八年,征召入伍平倭,在新河、桃渚等处打败倭寇烧毁贼船,救回被掠民众千余人。嘉靖四十年,台州白水洋等地与倭寇作战大捷,擒斩数十,提升为总旗。次年,在江西弋阳、福建兴化和横屿等地的战斗中,斩贼数百人。嘉靖四十三年,蔡坡岭等处斩贼数百人。隆庆三年(1569),提升本所指挥佥事。万历元年(1573),调界岭口外,剿土贼董狐狸,功升本所指挥同知,诰授怀远将军。

叶大正 字子中,学者叶由庚裔孙。性刚毅,尚气节。以布衣人太学,与参将戚继光相识相知,跟他到福建平倭。部队到达福清林墩地面,遭遇倭寇,被他斩杀4人。后同儿子思忠于牛田、兴化等地与倭寇对阵力战,斩敌5人,思忠杀敌1人,俘虏12人。相继收复兴化、平海、政和、寿宁等地,救回民众2000多人。主管上报他的功劳,授他延平府判的职务。由于以前剿贼时中箭、毒疮溃裂身殒。受朝廷抚恤。思忠也有军功,授予世袭临山卫指挥佥事。万历中升蓟镇吉家庄提调,转西路南兵游击将军。

童子明 别号南川。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进犯台州,应募征剿,在白水洋、花街、东郭等地,斩敌无算,倭寇远遁,军功卓著。按抚大员奏准皇上提拔为千总。第二年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兴化等郡县都被攻陷,童子明奉命跟从主帅戚继光,由台州抵达福建,转战沿海,摧锋遏敌,歼灭贼众,捣毁巢穴,倭寇剿平。当时山贼与海寇互相勾结,仙游诸堡还被占领,难以攻克,童子明奉戚继光命令,回义乌召集义勇,赶去解救仙游,领队前驱,与贼遇于仙游境内,中贼埋伏,童子明奋勇迎战,冒如雨矢石,头领虽被斩杀,但杀不出重围,久战力竭,阵亡于虎啸潭上。时嘉靖四十三年(1564)正月初二。朝廷追赠金吾大夫。

楼楠又名麓,字良材,号甫岩,4岁丧父,靠母亲傅氏抚育,跟傅姓人一起读书。乡里以见义勇为出名。嘉靖时参军去山海关。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与戚继光相识,楼楠被戚继光提拔为先锋。楼楠又名麓,字良材,号甫岩,4岁丧父,靠母亲傅氏抚育,跟傅姓人一起读书。乡里以见义勇为出名。嘉靖时参军去山海关。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与戚继光相识,楼楠被戚继光提拔为先锋。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调浙江,楼楠也回到浙江。胡宗宪诱降海匪王直、毛海峰、徐碧溪时,楼楠在胡宗宪前表示愿孤身一人去见汪五峰,并带了胡宗宪的信。在诱降王直等人时楼楠有功。在戚继光剿台州之倭时,楼楠任把总。后因功升云南副总兵。上任不久,因寡母病重,请求回家服侍,几个月后母亲病逝。正值此时云南闹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纷纷要求官方开仓救济。朝廷下令楼楠马上回云南剿除闹事的灾民,楼楠到云南一看,所谓闹事的都是缺吃少穿的农民,老的少的已有不少饿死,他怎么下得了手?因此迟迟没有行动,并向朝廷上疏要求救灾。结果朝廷反怪楼楠行动不力,被朝廷所杀。

胡守仁(1544-1599),字子安,号近塘。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麾下重要将领之一。籍贯句容。永乐年间,胡氏先祖胡得海随明成祖起兵靖难,官振武卫前所百户。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二十岁的胡守仁袭祖职骁骑右卫指挥佥事,后历升把总、守备、都司掌印、参将、副总兵、总兵等职从嘉靖年间开始,胡守仁一直追随戚继光南征北战,在浙江、福建等地抗击倭寇,在北方抵御蒙古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因骁勇善战,颇受戚继光信赖。 戚继光评价胡守仁曰:谋则必成,战则必克,荡倭而威振东南,逐虏而胆寒西北。天生英勇,卫我邦国,当与廉李韩岳同书竹帛。嘉靖四十二年 (1562)三月,胡守仁随戚继光到福建抗倭,由于胡守仁战功显赫,于嘉靖四十二年起担任莆禧守备,负责忠门半岛和湄州湾全境抗倭御寇的防务,后又升任福建中路 参将。

戚家军在一个月的战斗中,彻底歼灭了侵犯台州的倭寇。而自己每战只损失数人,几乎是零伤亡。这在冷兵器时代简直是一个奇迹”不敢相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