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动争议的江湖:公民代理、律师、HR等分别起了什么作用丨子非鱼说劳动法

 江中鸟6933 2017-04-03

本文

1974

读完共需

2

分钟

文: 伍诚笑



说说劳动纠纷案件中各方博弈的力量吧。


底层劳动者——最需要帮助的人

随着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动者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变强,劳动纠纷案件井喷式发展,很多劳动者在受到用人单位的违法待遇后选择了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时间,劳资矛盾日益突出,而由于劳动法律体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大多数劳动者在最初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这其中的一些头脑较机灵的人,在日后成为了公民代理人,也就是“黑代理”)。但是很多不法的单位,在和劳动者的斗争中也越战越勇逐渐变得狡诈了起来,进行了很好的风险规避。而劳动者的特点是抱着法条上法庭,基本上看法条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不看对自己不利的。从网上看案例也是只看赢的,不看输的,不去想想人家为什么赢。而从11年开始北京地区法院在劳动法的倾斜保护上逐渐向单位倾斜,也因此很多劳动者输了官司。为什么特意强调底层劳动者呢,因为还有种劳动者与此对应,我不能说他们是职业碰瓷的,但是肯定这里面有,他们大多是企业中的高管或HR。而也正因为他们,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也因此原本应该偏向劳动者的倾斜保护慢慢向企业倾斜。


公民代理人——用人单位的最大对手

北京地区的公民代理,基本上09年之前还是很少的,兴起应该在10年,他们的主力军大多是和单位打过劳动纠纷的劳动者,觉得这个的确能够赚钱(说实话确实赚钱,一个好的公民代理一年赚30万左右,一般的一年20万左右,要知道北京律师平均一年的收入是50万),所以走上了这行。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毕竟劳动法律体系相对简单,但又不是那么简单,要了解的东西其实很多,一些简单的劳动纠纷案件,他们的确得心应手,而复杂些的,就欠缺了。他们的好处是,大多数是后收费,或者收取一点点前期的交通费,然后按赢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这些对于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是福音。因为大多数劳动者不够法律援助的标准,而找律师又付不起昂贵的律师费用,本来就是被单位辞退或者拖欠工资,本来就没钱,所以这种形式最适合劳动者。缺点是,怎么说呢,找公民代理就是得看命,遇到好的公民代理,顺风顺水。遇到不好的,那只能是认倒霉。总的来说,公民代理有很多的实战经验,在劳动法领域比大多数北京地区的律师强,他们实际是真正站在单位对立面上的人。但良莠不齐,需要仔细分辨。


律师——劳动纠纷领域里的打酱油的

怎么说北京地区的律师呢。不是说他们不好,只能说术业有专攻吧。相对婚姻,遗产,拆迁,经济纠纷来说,劳动纠纷这块肉实在太小了。很少有律师代理劳动者的劳动纠纷,因为肉太小,所以看不上。我特能理解这点,上午可能我还打个七八百万的官司,下午可能就得为个一两万的案子争的面红耳赤,说实话感觉特没意思。而即使有帮劳动者的也大多案额较大。大多数律师都是在帮单位处理劳动纠纷。可能劳动纠纷太简单,也有可能先收费的原因,大多数律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上心。所以在劳动纠纷领域里,输的最惨的就是他们,不是因为能力不成,而是太大意了,很多律师都是开庭了或者开庭前现看卷宗。不输那是见鬼了。这里如果有得罪律师的地方,这里道歉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不过我有很多律师朋友,的确是劳动纠纷领域里的佼佼者,也算是良莠不齐吧。


HR——劳动者的真正对手

如果说公民代理是企业的真正对手,那么HR是劳动者或者说是公民代理的天生冤家。因为他们都有律师所不具备的几点,1,在劳动法律领域对法律的运用和纯属程度比大多数律师强,2,实战经验丰富,公民代理是给劳动者做离职策划,一个案子其实在立案前就开打了,而HR从劳动者入职就开始码套,一个案子的输赢大多数时候从入职的规避就决定输赢了。3,全都上心,因为都为了一个目的---饭碗,公民代理赢了才收钱,HR输了基本就卷铺盖走人。所以一个好的HR可以让一个单位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以让单位的坚固防线毁于一旦,因为HR=好人,HR=坏人。


仲裁员——朝权在手,看你如何行

北京的仲裁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纪轻(有老的,但少),工资低。他们大多就是从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的专科生或者本科生,拿仲裁员当跳板,因为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他们只能称之为法律工作者吧。等过了司法考试,基本就不做了。或者干几年积累点经验和人脉去企业做HR了,总的来说说北京仲裁员素质较高,但是因为年纪轻审案很有年轻人的特点,性子急,审案糙,有点官老爷作风,喜欢把案子按表面上的情况作判决,把问题推到法院,让法院去裁判,因此无形中造成了当事人双方的诉累之苦,也降低了劳动仲裁的公信力。

调解员、法律援助----一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


 为什么说神龙见首不见尾呢,因为没多大用在劳动纠纷中,09年北京招了一批人民调解员,来缓解仲裁的压力。但这些无形中被企业利用变成了拖劳动者的一种武器,说实话,如果能调解谁还打官司啊。而法律援助呢,那么更是杯水车薪,符合法援的少之又少,很多老百姓甚至不知道法援在哪里。即使找到法援很多不上心,就是为了得到国家的款项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