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经典 华丽转身今朝 阿拉一道到大世界白相

 zzm1008图书馆 2017-04-03
百年经典 华丽转身
今朝 阿拉一道到大世界白相
VR体验
照哈哈镜
重新修缮的大世界保留了建筑原貌。
上世纪50年代,大世界露天剧场人山人海。 □资料照片
  “大世界站到了。”地铁八号线熟悉的广播又响了起来!今天,“大世界”将不只是一个站名——重新开业的上海大世界正式拉开神秘面纱,以“非遗”主题,迎接海内外游客。正式开业前夕,本报记者走进焕然一新的大世界,探访其前世与今生。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周蓓君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张弦

  回顾篇

  大世界的百年变迁史

  大世界经历过数次重大的改变和调整,镌刻着深刻的时代印记。1917年,商人黄楚九在今西藏南路延安东路路口,创建了“大世界游乐场”,成为当时上海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游乐场。

  大世界如今的造型,定格于1924年。那一年,大世界经过了一番改造,最终形成了四层楼高的L字形建筑。四层的房顶上,还有一座由12根圆柱支撑的多层塔楼,使得大世界的高度达到55米,当时,远远地便能从多个方向看到这座塔楼。

  1954年,大世界收归国有,随后改名为“人民游乐场”,生意依然火爆,各种戏曲剧场仍然极受欢迎。不过,“大世界”的名气实在太响,所以上海人依然将这里称为大世界,于是在1958年,重新用回了“大世界”的名字。

  1974年,大世界改名为“上海市青年宫”,不过当时没有完全向公众开放,里面只是保留了部分娱乐功能。

  1987年,大世界恢复了游乐园的功能,成为市民游乐中心。除了各种娱乐项目外,全国各地的绝技高人也被“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吸引而来,进行各种擂台赛。在电视节目匮乏的年代,大世界里的各种新奇特表演,依然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电视、录像、电影、网络的快速更新,人们的娱乐活动有了很大改变,大世界人气不复往昔。到了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大世界正式闭门谢客。

  2017年3月31日,大世界重新开业。

  老上海挥之不去的情节

  曾经的大世界是什么样子?每一个去过大世界的人,都有不同的记忆。

  40后50后的记忆中,大世界是百花齐放的戏台。京剧、沪剧、越剧、淮剧等各种戏曲轮番上演,各地知名剧团、戏班都排着队要来大世界演出。姚慕双、周柏春等上海滑稽界的名角也都是在这里崭露头角。

  60后70后的记忆中,大世界是时髦的游乐场。碰碰车、音乐茶座、迪斯科舞厅、时装表演、健美表演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时尚消遣,在这里都可以体验。

  80后90后的记忆中,大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模糊的印象,出生得早的幸运儿,还记得那些令人捧腹的哈哈镜、各种超越想象的“大世界吉尼斯纪录”;95后出生的年轻人,对于大世界只剩下了地标建筑和种种传说。

  体验篇

  老样子:哈哈镜让人开怀大笑

  虽然不同年代的群体,对于大世界有着不同的记忆,但无论是谁,只要去过大世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让人捧腹的哈哈镜,即便后来不同的娱乐场所也出现过哈哈镜,但能够让人惦念的依然只有大世界里的哈哈镜。大世界的哈哈镜仿佛一把神奇的钥匙,时刻打开欢乐之门。

  大世界的哈哈镜共有12面,开业之初,从荷兰定制而来,在当时引起了不小轰动。大世界已诞生了100年,这些哈哈镜也已与大世界相伴百年,可谓不离不弃的“好搭档”。

  如今的哈哈镜,依然摆放在正门门厅,与以往一样,走进大世界一眼便能看到。这些哈哈镜造型各异,弧线形的镜面镶嵌在枣红色木框内,有的是细长形,有的是矮胖形,与哈哈境内映出的人影相对应,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孩子们更是“人来疯”,开心得上蹿下跳,一遍又一遍地在每一面哈哈镜前,酣畅大笑。

  经过了百年岁月,哈哈镜们留下了些许岁月的痕迹,有些镜面上产生了褐色斑点,有两面镜子上出现了裂痕,但这些都不妨碍人们重温曾经的欢乐时光。运营方也很贴心地在镜子前的地面贴出了黄色警示条,希望游客站在黄色线外照哈哈镜。

  与哈哈镜同样独特的,还有大世界的中央广场和连廊结构。无论是在一百年前,还是在如今,大世界内部的建筑结构在上海及周边地区鲜有雷同。

  大世界的中心是三幢建筑环绕的中央广场,这里更像一个露天剧场,不仅适合表演戏剧,更适合表演大型的魔术、杂技等。围绕着广场的是数条曲折的连廊,连廊从二、三、四楼的内走廊延伸而出,蜿蜒交错、上下贯通。近百米的连廊将大世界主楼完美衔接,同时,也为露天的中央广场遮蔽了部分风雨。记者探访时恰逢小雨,但人们依然可以站在走廊内侧、二三楼的连廊以及一楼广场欣赏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有学者表示,大世界中央广场和连廊的设计,与国外的歌剧院非常相似,同样是中间为观赏席位,二楼、三楼、四楼则类似于歌剧院里沿着墙壁的包厢。

  作为历史保护建筑,大世界在重新运营前,按照历史原貌进行了修缮,并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着重在重点部位、特殊材质方面进行了修缮和复原。中庭大舞台是大世界中最重要的展示平台,改建后的舞台依然保持了原本的焦点位置,并且在舞台效果、候场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提升。靠近大舞台的建筑外侧门窗全部采用仿木质结构,建筑外部进行了复古式修缮,同时保留了原本的半人高石柱。从外面望去,既保留了建筑原貌,也令室内环境更为舒适。

  新主题:非遗的活态传承

  重展新颜的大世界,有着往昔风采,建筑面貌也是百年前的格局与风情。但现在的大世界有了全新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平台。

  “旧瓶装了新酒”,是不是就不像原来的大世界那么好“白相”了?这个“新酒”看似陌生,实际上依然与大世界曾经的风采一脉相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类别。曾以曲艺、杂技、舞蹈等演出为主的大世界,早已与非遗有了亲密接触。如今,大世界将这些时代传承的文化精粹进行了深化展示,将千姿百态的非遗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项目。

  新开业的大世界,共设有非遗美食、非遗展览、非遗演艺、非遗传习、数字非遗五大板块。各个板块的展出内容定期更新、轮转展示,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感。再一次踏进大世界,建议先乘坐电梯前往四楼,随后一层一层向下游览。

  四楼的展示最具科技感。非遗剧场内,正在上演大世界专门定制的非遗创新舞台剧《重返狼群》,该剧将非遗舞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三面布景、环绕声感的剧场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观演体验。非遗剧场门口会有每天的演出时间表,在演出前30分钟至剧场门口排队领取预约券,一人一票对号入座。VR体验厅则是一个趣味十足的虚拟空间。进入封闭的体验厅后,顶面、地面和三个墙面都投射有影视画面,游客佩戴了VR眼镜后,将跟随工作人员回到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在老上海曾经的街景中,了解大世界的过往。在各种市井叫卖的背景声中,16种非遗和海派文化一一出现,仿佛“穿越”到了老上海的时光中。非遗主题展区正在进行“织物——敦煌飞天”展,展馆模拟了莫高窟原貌,30余幅敦煌壁画主题地毯陈列其中,配合数字化手段,多角度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的精品非遗项目。

  三楼的展示则有着强烈的创新性与互动性。非遗再设计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由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到非遗的再创造中,带来多维度的文化体验。目前正在举办“非遗再设计——光阴盒子”展览,十余位设计师带来了自己的非遗再设计。其中,设计师王杨的一组大型艺术装置《繁华》,借鉴了万花筒的制作原理,将苗族地区的各种绣片放在一组镜面装置中,通过折射,产生繁花似锦的视觉效果。

  有“传”有“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流传。三楼传习教室和二楼的非遗原生态,都是由非遗传承人坐镇,或现场讲解、演示技艺技巧,或展示非遗作品,呈现原汁原味的技艺盛宴。此外,还有戏曲茶馆、数字非遗、非遗书院、国际非遗美食等区域,展示全新的娱乐、休闲生活。

  票价

  60元。购票需凭身份证。

  营业时间

  周日-周四10:00-18:00

  (17:00停止入场)

  周五-周六10:00-22:00

  (21:00停止入场)

  每周三闭馆休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