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大世界(完整版)

 xdd响当当 2017-04-05

“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是传遍上海大街小巷甚至全国各地的流行语。事实上,大世界创办后的七、八十年内一直享誉全国,凡是到上海来的人,都一定会挤时间去“白相大世界”。只要正常营业,大世界里几乎天天人山人海,为此,这里曾一度被称为远东第一游乐场。承载着几代上海人儿时记忆的大世界是我国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大世界的百年历程,是上海文化生活、经济发展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幢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建筑,而且是一辈又一辈人记忆的传承,一代又一代历史的积淀,因此大世界更像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1917年创建的大世界

2017年1月拍摄的大世界


2017年,大世界就满100岁了!

 

20161228,令上海人魂牵梦萦的大世界在沉寂了十三年后终于褪去满身疲惫,重新华丽复归了。上海市民难掩心中的激动,试运行那天,尽管告示中说明要到20173月才正式开放,但还是有不少市民冒着寒风一早赶来,想看一眼重新归来的大世界的新面目,因为那里面藏着他们的童年、青春和情怀。

 

  尽管对大世界有着浓浓的深情,但对于“大世界是谁创建的,是怎样建成的”以及“大世界的百年历程究竟是怎样的”等问题,即便是资深上海人恐怕也未必说得清楚,在大多数人心中那更是一个谜。在大世界重新回归之际,我们不妨穿越到以往,看看举世闻名的大世界曾经的沧桑往事。

 


  要说大世界的往事,我们先要讲述一位老上海的商业巨头黄楚九,当年是他出钱创建了大世界。黄楚九1872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小时候跟随父亲行医,15岁丧父后全家迁居上海,便在城隍庙春风得意楼前的一块地方摆了个药摊出售祖传眼药并免费诊病。在上海滩打开局面后,黄楚九就在三马路(今汉口路)上租了一套临街的房子,开了家药店,题名“颐寿堂”。1890年,黄楚九又在金陵东路上创建了中法大药房,兼营西药,因经营有方,很快在上海西药界初露锋芒。在药业已获成功的黄楚九,无意中涉入了一个新的领域。1912年,他与经润三合伙在浙江路新新舞台开设屋顶花园,取名“楼外楼”,上楼有电梯,露天可眺望上海风景,仅有的一个场子演出弹词、滩簧、滑稽剧等,这就是上海最早的游戏场。1915年,黄楚九、经润三两人又在南京路、西藏路西南角上觅得一块地皮,开办“新世界”游戏场,在内部场子里设置许多戏台,包括各种戏曲、曲艺、杂耍、电影,还有溜冰场和跑驴场。新世界开业不久,经润三病逝,黄楚九因与其遗孀汪国贞分股不均愤而退出,为压倒“新世界”,独资筹备大世界。


孙玉声、刘半农绘制最初的大世界建筑图纸


  大世界的规划始于1916年。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座见证上海近代史的游乐场最初的经营构想,是黄楚九和他身边的文人朋友一起谋划设计而成的。在集中众人智慧的前提下,黄楚九做出了决策:大世界,是一个将自然观赏、艺术享受、游戏娱乐、美食购物等荟萃一体的综合性游乐休闲场所,让人走进大世界就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包罗万象。1916年末,黄楚九筹足资金,在刚填筑洋泾浜而成的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南法租界西新桥街上,觅得一块地皮,准备建造大世界。在大家群策群力下,最后由著名报人孙玉声、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刘半农具体负责绘制建筑图纸。经过大半年的紧张施工,在19176月底竣工。这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式建筑,它坐东南朝西北,曲尺形二层砖木结构,内部结构多变而错落有致。71日,由孙玉声主办的《大世界报》选择在大世界开幕前的半个月创刊发行,以做好先期舆论宣传。大世界的开业选在1917年的714日,前来参加大世界开幕式的官绅商界等来宾有两万余人。


  如今,我们只能从保存下来的老照片里看到初期大世界的建筑,而现在矗立在上海滩的大世界是黄楚九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原址重新建造的。虽然初期大世界的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它曾经的存在和辉煌是不会从历史中抹去的。好在《大世界报》的创刊号上对大世界的建筑布局、内部构造以及建筑的各部分功能都做了详尽的介绍,现将其实录如下:“花园及屋顶花园———大世界之建筑有平地花园有屋顶花园,花木参差,房廊曲折,容纳游客可至一万余人并无拥挤之虑……光学镜之奇特———大世界特聘美术专家关士原君,建筑新发明之光学镜,陈列近今欧战模型,用光学点缀,炮雨枪林俨如身临其境,足令观者鼓掌叫绝……各商场之便利———大世界有各种商场,色色具备,以便游客购取,货物概选上等,价目力求公道以广招徕。”

 

  读者从以上文字中不难想见当年大世界的模样。《大世界报》报社就设在大世界二楼的第一间屋子里,内置书摊兼售当日的《大世界报》,《大世界报》是日报,读者花三个铜板就可买到一张当日大世界的导游图,将这一天大世界里各剧场的戏目和场次一览无余。在20世纪初的上海,大世界这个集多种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游乐场所,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享受。花上两三角钱,就可以从早玩到晚,令普通百姓趋之若鹜。大世界就此在上海滩一炮打响,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游乐场。84版的《大世界》报,不仅是大世界游客的一份很好的游乐向导,也是大众休闲的一份文化导报。在今天看来,它又是大世界当初的历史见证。


打折赠券,这些营销花头黄楚九用得可精了

大世界开业到第七年时,黄楚九越来越感觉到大世界的发展因场地限制而受阻,他决定重新修建大世界,便把延安东路西藏南路一带民房拆除,以扩大地盘。在对大世界的改建有了基本的构想之后,他找到上海滩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周惠南,请他来对大世界进行设计。周惠南是上海出现的第一位中国建筑师,以设计娱乐建筑驰名上海滩,其主要作品有:黄金大戏院、荣记共舞台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世界建筑设计方案,就是于20世纪初的上海,诞生在“周惠南打样间”———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建筑设计院内。

 

1925年,当大世界以其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为之惊艳了。这是一幢建筑构造呈U字形的建筑,总面积16800平方米,大世界的主体由三栋四层建筑构成一个整体,两栋坐东朝西,一栋坐北朝南,中间拐角处建起了一座七层高塔大门楼。从外面看,最具特点的便是塔楼了。在塔楼下面的六棱形的四层楼体之上,是分别以12根圆柱支撑的四个通透的塔层,中央正门面迎十字路口,敞开石柱大门,门口为12根圆柱构成的仿西方古典式的六角形门楼,它们层层向上叠起直抵顶端处的古罗马钟楼式塔尖,气势不凡,示威似地直刺苍穹。如今,已成为上海近现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构筑物。

昔日连廊人山人海 

如今的连廊


大门之上,炫耀地俯悬着镶有五彩灯泡的巨幅招牌“大世界”。由中央正门入内是六角形大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长达百米连接中央广场和二、三层剧场的蜿蜒相错的斜廊式天桥,这条空中走廊犹如一条银色的盘龙,弯弯曲曲,充满生机和活力,傲居于大世界的中心地带。既装点了开阔的背景,又成为游客通行的枢纽,驻足其上还可凭栏观赏下面中央剧场的演出,独特的造型使其成为大世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世界底层设有娱乐室、茶室及休息室等,在建筑中央是一个按同心弧形排列的中央露天剧场。露天大场地上安装了高空飞船,人们坐在飞船上,在空中盘旋有飘飘欲仙之感,颇为吸引人。

整修一新的大世界里,“哈哈镜”依然在门厅迎客

 

在每一层楼面和室外亭台、假山前,都有古色古香、牌楼似的华丽装置,并署有奇趣雅致的名字,如飞阁流丹、亭台秋爽、鹤亭听曲、瀛海探奇、层楼远眺、广厦延春、风廊消夏、花畦座月、霜天唳鹤、雀屏耀彩等,被称为“大世界十景”。四层主楼楼体的每一层格局都不一样,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楼上分成南场、北场,东场,各场安排不同种类的演出。为制造新奇,黄楚九还专门从荷兰订制了12块凹凸镜,放在新大楼进门处的门廊两边,游客一进门就能在镜里照见自己变得奇形怪状的滑稽模样:一会儿像个矮冬瓜,一会儿成了细竹竿,一瞬间又变成大头小脚的侏儒……引得人们“哈哈哈”地捧腹大笑,因此而得名为哈哈镜。哈哈镜成为游客在享受大世界盛宴前的一道开胃小菜,让进门的游客开开心心地尽情畅游大世界。“到大世界去看哈哈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上海人甚至全国各地游客的一种向往,当年许多人就是冲着哈哈镜到大世界来的。

 

当年大世界底层的几个场子,是最吸引游客的,“共和厅”里,既有“夜市证券交易所”,又有“群芳会唱”的专场。共和厅两侧,一是电影场,日夜不停地放映胡蝶、夏佩珍等主演的无声片《火烧红莲寺》等老片子。另一个是溜冰场,游客出钱租一对四轮跑冰鞋,就可以在里面兜圈子。底层靠马路一侧是“乾坤大剧场”,共上下两层。有座位千余,夜演京剧,开上海滩男女同台演出之先河,而名曰乾坤,即取男女合演之意。这是大世界唯一要另外买票进场的场子,但也只有两角,和大世界的门票价钱一样,相当于当年戏馆的最低票价。但在这里却能看到上海滩的名角演出,上海京剧界的名伶盖叫天、小杨月楼、孟小冬等都先后在“乾坤”演出过,而且一举成名。

 

大世界主楼楼体的每一层格局都不一样,并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内侧有一条宽阔的外廊,游客可凭栏眺望中央广场的演出。二楼有三个场子,分别上演魔术、弹词、滑稽和绍兴文戏。三楼有中西餐厅和演文明戏、维扬文戏、滩簧的三个剧场。在大世界里,每天有近40个大小戏曲剧团和大班小档的演出,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唱腔、不同的表演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大世界特有的艺术环境,“百艺杂陈”演绎到了极致,而演出内容的丰富,使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犹如戏曲大超市。四楼设有当年上海八大舞厅之一的“高峰舞厅”。屋顶平台上建有屋顶花园,上面设置茶室、月光舞台等,屋顶花园里饲养着孔雀、梅花鹿等动物,供游人观赏。大世界天桥走廊下设置零食小吃摊,还设置了商场、中西餐馆等。为了招徕游客,黄楚九弄来多只小毛驴,只要花上一角钱,就可以骑上小毛驴在里面兜上两圈。


大世界门票不但价格低廉,而且还有其他用处。游客入场,检票员凭票发一张优惠券,可7折购买小囝牌香烟一包,在100包香烟内又有彩票一张,可兑换1元钱;每一包香烟还有购物优待券一张作为赠品,超过10张,可到黄楚九开办的中法大药房8折购买药品。同时,凭门票在大世界内的餐厅吃饭,可获吃西菜8折优惠,吃和菜7折优惠,吃满30元再赠大世界门票一张。大世界在门票上采取的“赠上加赠,奖中有奖”绝招,吸引了大批讲究实惠的市民来游玩,同时,又为黄楚九所办的药厂、烟厂的药品和香烟打开了销路。不久,他又在大世界边上开设了一个银行,银行的营业时间定为每日上午的9点至下午7点,起名为日夜银行。1元钱就可开户,凡存满10元者赠送大世界门票一张,多存多赠。同时,还在大世界里开办了“大世界游览储蓄”,来作为日夜银行的业务拓展,营业时间则由下午到晚上10点,还把利息定得相应高一些,以吸引储户。结果,不但大世界观众多了,银行存款数也增加了,怪不得人们称黄楚九是“八路财神”,大世界成了出售他商品的大卖场。

 

因为黄楚九时有新招推出,所以大世界既能吸引工人市民,也适合一些旧文人来此玩诗谜、灯谜,以至于一些新文学作家也要来此体验一下生活,一些国外游客更是把大世界称为“快乐的小城”。这使大世界很快便成为当时上海滩最有名的游乐场,成为许多外来游客的必游之地,而“白相大世界”也成为一种时髦。甚至还流行一句话:“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

 

黄楚九在经营大世界中不断推出新的花样,生意越做越红火,但他本人又不愿参加帮会,引起旧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杜月笙等不满,遭到倾轧。1931年,黄金荣以70万元盘下了大世界。大世界招牌上加上了“荣记”两字,由于“荣记大世界”内通黑白两道,生意居然比黄楚九经营时最热闹的时候还要兴旺,还引进了美国好莱坞大片,与中国的戏曲、游艺融于一座大世界中,使大世界成为上海娱乐业的龙头老大。



365天永不落幕的嘉年华

1954年,大世界被上海市文化局接管,改名为“上海人民游乐场”,于当年51日重新开张,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为特色,以其平民化的风格和雅俗共赏的娱乐节目受到众多上海市民和外来游客的欢迎。1958年恢复大世界原名后,眼花缭乱的新花样更是层出不穷。露天剧场常有“飞车走壁”等惊险杂技表演,表演时观看的人群人山人海,台阶上都站满了人。大世界保持了民族性、大众性、观赏性的传统特色,又增添了具有参与性和游乐性的活动项目,有演出剧场、音乐厅、影剧院、每天不间断地轮流上演戏曲、歌舞、杂技以及放映电影和自娱自乐等,还有游艺厅、歌舞厅、魔奇世界、桌球房、滚轴溜冰场等数十项娱乐活动项目,并有中式餐厅和上海特色小吃廊。大世界是集演出、娱乐、观赏、竞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游乐中心,一张票进去能玩一整天。爱看戏看电影的游客可以从早看到晚,还有各种地方特色的小吃让人大饱口福。油豆腐粉丝汤、臭豆腐、小馄饨、生煎馒头等上海小吃里面应有尽有。大世界继承了中国传统庙会文化的狂欢特征,不经意间营造了一年365天永不落幕的嘉年华。

 


大世界里的戏码几乎天天都在翻新,上海市民们常常相约而去,一开门来不及照哈哈镜,就忙不迭地冲进去,直奔自己喜欢看的场子,人气最旺的当数越剧、沪剧场子,那是昔日上海市民的心头好。进去后,市民一般都会在大世界里从开门一直玩到关门,这一场未及看完,就有伙伴去占下一场的位子。虽然大世界里有许多美食,但市民们基本上都自带饭菜,既省钱也便于赶场子看戏。所以每当傍晚,戏曲场子里就会传出各种饭菜的香气,和着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活脱脱一幅市民休闲娱乐图。大家玩到快关门时才起身离开,出门前不忘去门厅照一照哈哈镜,笑得前仰后合,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

 

那是大世界的黄金时代!

 

文革中大世界一度改名为“东方红”剧场,但很快就被当作了外贸仓库。直到1974年,沉睡的大世界才开始有了些许生机,改名为“上海市青年宫”。但青年宫并不对外开放,而是青少年的活动中心,成为上海青少年重要的课外活动基地和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摇篮。当时这个青年宫艺术团里有话剧队、曲艺队、管乐队,以及各种舞蹈队。若干年后,青年宫艺术团里走出去的年轻人许多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比如影视明星王志文、肖雄、刘昌伟、马晓晴等等。改革开放以后,大世界再次进入到广大老百姓的视野。1981125日,上海青年宫开始对外开放,十二面哈哈镜又完好无损地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向前台,人们的笑声也再次在大世界里回响。1987125日,上海青年宫恢复大世界的原名,它的定位也逐渐像以前的大世界靠拢,各种文艺团体的表演多了起来,同时也引进了各种新颖的游乐设施。其活动内容由“游乐世界”、“博览世界”、“竞技世界”和“美食世界”组成,推出八大系列的游乐项目,被誉为“东方迪斯尼”。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大世界推出了“竞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台”及“吉尼斯纪录擂台”,全国各地身怀绝技的能人奇士在大世界一展身手,在大世界舞台上创造了许多世界和国内的“唯一”和“第一”,大世界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座创造吉尼斯纪录和作品展示的场所。强烈的海派文化色彩,追求时代气息的娱乐设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宾客。

从天台塔楼看上海


大世界这朵上海滩娱乐业的奇葩在魔都盛开了将近七八十年,随着城市游乐设施的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电影电视的繁荣、文化娱乐生活的多样化,使大世界的魅力逐渐褪去,尤其是步入21世纪后,上海已再现国际大都会的雄姿,大世界却没有与时俱进,自然遭到了人们的冷落,坠入“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20035月,大世界因建筑老化损坏严重而闭门谢客。入夜,昔日名声赫赫的大世界灯光不再闪烁,就这样黯淡了整整13年。只是那个雄伟的建筑还在,高高的塔楼依旧招摇在上海的蓝天下,令经过的上海人禁不住声声叹息!大世界的灯光何时能再次亮起,成了上海人心中的一个梦。不过这个梦并不虚幻,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魂牵梦萦的它现在啥样?

2016年岁末,令上海人魂牵梦萦的大世界终于重新归来了。

 

早在1989年,既有古典构筑,又具备国际风范的大世界主体建筑就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此次大世界最新的修缮中,保持了大世界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让经典得到了延续。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斩假石,经人工斩凿出优美的装饰纹路,既保留原有建筑特色,又增添了厚重的艺术感。在建筑内部,檐角、地砖、回廊得到了修缮整理,作为大世界独有的建筑风格,大舞台和中庭连廊也复原了原样。室内楼梯采用历史原有的红色水磨石材质,走廊和六角亭顶部细节也恢复了大世界原有的装饰线。

门前的两只石狮子笑口常开

上下贯通的中庭连廊

位于大世界正门门厅内的十二面哈哈镜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它们曾经是众多上海人的童年美好回忆,并颇受各方游客欢迎,站在千姿百态的哈哈镜前,再多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只剩下令人忍俊不禁的捧腹大笑声。如今,一过安检,迈入门厅,就能与这12面魔镜重逢,这里再次成为欢笑和温情的聚集地。同时,在二楼还增加了哈哈镜的升级版本:魔幻电子哈哈镜。站在显示屏前,挥动手臂,屏幕上的感应装置得到指令,当即跳出三种“哈哈效果”,可以随意选一样,再挥手,确定打印,片刻之间,一旁的打印机就会吐出一张印有自己搞笑模样的“拍立得”。

正门门厅的哈哈镜


二楼的梦幻哈哈镜

 

归来的大世界带来了崭新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世代传承的文化精粹,承载着浓浓的民族情感,走进非遗,就仿佛踏入印刻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记忆。大世界以国际视角、创新理念结合现代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活态传承。二至四层,每层4个,共12个展厅,设置了非遗展览、非遗表演、非遗传习、数字非遗、非遗美食等五大功能业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0大门类均可在此呈现。展示内容上,大世界设有戏曲、民乐、创新剧目轮演、手工艺、民俗、文化主题轮展等,立体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在二楼的戏曲茶馆里,摆着十来张方桌,4张长条凳围着方桌,桌上有茶水和小点心,观众们坐下来边品茶边看演出,开放式后台、戏迷擂台等将重现昔日大世界里名角与戏迷近距离观演、互动的热闹场景。同时,非遗展演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阶段性轮转、常更常新,并以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等智能科技手段,展示非遗文化内容。

 

站在连廊看中心舞台

戏曲茶馆

戏曲茶馆柱子上的戏码


华丽转身的大世界,传承了大世界在上海娱乐业独一无二的品牌,并以传统与时尚交融的崭新业态,充分展现了国际大都市上海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精神。


以上图文为惜珍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