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相的古装剧

 掌染草2012 2017-04-03

编辑 / 吴佩霜、 许璐、 程晛

撰文 / 蓝云舒、 戴小蛮

摄影 / 黄斌航

设计 / 丁振颖

听王亚蓉聊两千年前的时装

王亚蓉:纺织考古学家,中国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自1978年任沈从文先生助手,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绘插图。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是中国丝绸、服饰考古现场发掘、 保护、研究、鉴定、复原复制工作第一人,参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 湖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北京大葆台汉墓、辽宁省叶茂台辽墓、河南省三门峡号国墓、 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北京老山汉墓、新疆民丰尼雅三一八号墓、江西靖安东周墓葬、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等的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被誉为'大国工匠' 。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唐朝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曾如此描述长安仕女在暮春出行场景。在古诗中,不少这样的文字赞美过中国古代服饰的繁复华丽。然而,几千年之后,我们很少有机会见识,即便能有幸出土,也早已失去原本的光鲜华贵。

而被称为'中国文物修复专家' 、 '织绣领域研究第一人'的王亚蓉,却以足够专业与耐心将隐藏在历史之下的华服重现。她参与过的考古复织项目从东周时期到清代,时间跨度长达 2000 多年,以此不断完善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人在 2650 年前就用平面剪裁做出了立裁效果的服装。'

M.C.:在您看来,女性对服饰最讲究的是哪个朝代?

W:每朝每代服装都很美,就我个人而言是战国为最。战国时期提倡百家争鸣,因为如此, 它对人的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你可以大胆去想象。

1982 年,我参与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纺织品文物的清理工作,发现一件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袍。它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没有身份记载的小墓,我们揣测这位女性,她的陪葬器物样样可评为一级品,但她的墓并没有按照当时丧葬规制,没有墓志铭,且墓坑大小仅有两米多, 她的身份可能是一位大家族的宠妾。由此可见社会普遍的衣饰品质是极高的。这款楚国女性礼服上飞凤花卉纹绣纹非常精美,尤其是领口部位的绣纹,方寸之间描绘了古代贵族狩猎场面, 每一菱格内都是狩猎主题的图纹, 有人驭马车追逐搭弓射箭, 有梅花鹿在奔跳,有人举盾持长剑、 与虎拼搏,也有捕猎者持匕首搏豹的场景。这说明当时生态环境好,人对动物的各种优美形态认知深刻,因为古人认识自然界动物的野性之美才能被如此生动绣制成纹。其时,贵族狩猎是常见的娱乐形式。

这件衣服腋下夹缝有'方片' ,它的功用是让平面剪裁产生立体效应,穿着特别合体舒适。 马山墓衣制一律交领、右衽、直裾,是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制,左右袖腋处设'小腰' ,穿上身时,本来前后平直的长衣,因为添加‘小腰’嵌片横在腋下,竟将上衣衣襟向前推隆十余厘米, 腰部自然向前收敛,表现出形体美。 着衣后发现无论肩部如何动作,衣服下摆都不会跟着牵动,这种设计古人穿着的礼服进行繁复的礼仪,无论作揖、跪拜均不会失仪。我们介绍这件平面中式裁制的衣装,使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威尔逊教授兴奋地说出: '中国人在2650 年前就用平面剪裁做出了立裁效果的服装, 太了不起了!'

M.C.:古装剧里,在女性服饰上容易出现哪些 Bug ?

W:艺术创作一般是不太注重当时文化上的考证, 能表现艺术的主流与美就行, 历代服饰有传承也有流行。 比如汉代女性服饰时兴‘绕襟’ , 就像我们在 1972 年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里, 发现的素纱禅衣、 朱砂罗绮绵袍都是典型的汉朝窄袖紧身绕襟深衣,衣襟几经转折, 绕至臀部, 一圈或两圈, 绕完了再用腰带系束, 中国服装多是长袍, 镶缘加纽系等元素。 这时汉民族衣服多是右祍, 就是左襟压右襟, 少数民族多是左祍, 不懂规矩的话很容易闹笑话, 尤其电视剧里。 古装戏出现前朝衣饰, 可以理解为 '尚古' , 若出现后朝衣饰就不妥啦!

M.C.:古代讲究'绫罗绸缎' , 这四种最难制作的是什么?

W:很多人以为‘绫罗绸缎’说的是丝织品面料,或者只有贵族、富裕阶层才能穿着绫罗绸缎。 其实, 绫罗绸缎讲的是四种不同品种织物的组织结构,根据织造方法不同而被分为四种称呼,不论丝、 麻、 棉、 毛、 织造工艺都如此。如果就原材料 — 真丝而言,古代家家养蚕,自己织布,可以说所有阶层都在穿绫、 罗、 绸、 缎,只是贵族穿不厌其精又有诸多后加工的刺绣等处置,更费工费时。

关于织造方式,中国古代服饰使用面料有以经线起花的经锦和纬线起花的纬锦。现在的织锦缎,都是纬锦起花,而西周就开始出现的经锦织造方式,是以纬线只用一色, 经线用多种色,由经线表现花纹。汉以前这些彩锦都是经锦,唐代初期之后,因为中西在织造技艺也有融合,来自西方的纬锦,它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和宽幅的织物。也就是说,唐以前还没发现过纬锦的。

包括中国古代服饰上的图案、花纹,它也是逐渐发展衍进的,早期服饰上的山云水不分,宋元以后,从绘画而言,不仅区别开,且表现越来越流畅。文化传承也是与时俱进的。

M.C.:曾有古装剧来请教您的建议吗?

W:有一些,毕竟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让中国古装剧尽量贴切、忠实地呈现中国历朝历代服饰的精美。比如《赤壁》的美术指导叶锦添,他找到我咨询三国的服饰资料。我建议他, 三国资料特别少,可以往前朝用,例如战国、汉代,哪怕商代的一些花纹都可以使用。他也到我们首都博物馆的工作室观摩了几件马山一号楚墓服饰纹样实物(复织品),拍了一些图片。后来这些元素和款式都被用在电影中小乔和孙尚香的服饰上,非常符合时代也得到赞誉。

并不是所有古墓都有丝织物出土,平均一千个古墓难得碰到一个。

M.C.:197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以沈从文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室,之后如何开始织物考古?

W:纺织考古是对出土丝织文物的实物考证,乃至复织那些消失已久的丝绸、服饰。1972 年, 马王堆是第一次科学发掘的里程碑式的纺织文物大发现。给我们展示了两千多年前汉服饰文化的辉煌与优雅,震惊世界。因丝织文物是有机质文物, 受地理环境、 地下水及微生物和尸身水化分解等影响,很难保存, 出土的概率特别低,并不是所有古墓都有丝织物出土,平均一千个古墓难得碰到一个,我们在 1972 年马王堆考古发现织物文物十年之后的 1982 年才遇到下一个有织物出土的古墓——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难得保存下来的织物,也常会因为提取或保存不当而毁坏。因为在考古现场, 纺织文物可能如烂泥似存在, 有些又似碳化状态。所以,我们要进入现场,从提取开始,哪怕只发掘到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残片也可鉴别它的品种,研究工作要同期开展,认真提取每件文物做好应急保护工作再设计出修复方案, 再进行清洗修复, 最后选择一些重要的文物,开展应用实验考古的方法依文物的各种工艺归制技艺织造等进行复织工作。这个学科很冷僻,但现在已被逐渐认识到是件'化腐朽为神奇的研究保护工作' 。

M.C.:您曾参与若干大型考古的发掘、研究保护工作。对于您而言,最震撼的考古发掘是哪次?

W :应该是马王堆。中国因为发明蚕桑织造和丝绸之路而闻名世界,东西方古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但历史久远的完整实物谁也没见过,甚至有人怀疑,中国人是否从文学角度夸张了丝绸之美。幸好,1972 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禅衣、朱砂罗绮绵袍等一大批织物。 素纱禅衣,当时出土两件, 一件 48 克, 一件 49克, 表现了西汉初养蚕、 缫丝、 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素纱禅衣的穿着我认为,绝对不是只穿一层, 因为中国人性情内敛,它应该是辛追夫人在色彩艳丽的内衣外罩的纱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有飘然若仙之含蓄,现女性柔美。

M.C.:织物的提取和修复工作都格外困难。其中,您认为最难的一次是靖安东周墓葬出土的丝织品的提取,为什么?

W:2006 年到 2009 年,江西靖安东周大墓那次大发掘 一个土坑竖穴埋藏有 47 个棺材。 由于处于南方高湿条件下,每具棺木打开都浸满积水, 墓又密封较好, 一定程度上保护丝织物少受侵蚀,但排出棺液后, 泥沙与织物均呈泥浆状对提取工作有极高要求。 稍不小心,就可能把织物当做泥浆清理掉。 纺织品不能在室外清理, 有紫外线和风沙都会被摧毁,所以要在室内来清理。当时我将墓葬附近的一座粮仓临时进行改造消毒, 用十台立式空调保持恒温 16 ℃。

棺木里都是水, 用'虹吸法' 把棺液排出, 好多次才能收得差不多。因为尸身用竹席包裹, 我们用泡沫做了一个 30 公分直径的滚筒小心提取,从这边到那边一点点卷曲,再拖出来放在地上。 丝织品和竹器必须要马上保湿,否则从小环境移到大环境的变化就会让它们很快干裂, 并且移动可能让它们破碎。

到了实验室,将纺织品浸入冷水中,一只手护着它不能被水冲散了,另一只手轻轻地拍其池中的水,轻轻把泥沙一点点地荡出来。 当时,泥沙、 骨头、 丝织品全都混在一起。 我们在水池里放了海绵,隔着让水漫渗进入,因为丝织物裹着泥沙,水一大了泥沙一冲就会造成丝织物损伤。 清理最大一片纺织品,我们换了几十次水。

这次在第 26 号棺还发现最密的织锦——每厘米排列240 根经线,每根线的直径只有 0.1 毫米。 我当时就感慨'今不如昔。 ' 因为现代设备织出的高档面料经线密度也难以达到如此高密度, 2600 多年前的古人是用手工织机做到一厘米排列 240 根经线实在不简单。

M.C.:从复制素纱禅衣, 到复原复制了 Nl0 彩绣凤鸟纹绵衣、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衮服和孝靖皇后所穿的百子衣,复原复制的意义是什么?

W:通常我们去各地博物馆,将收藏织物都展览出来,根本看不出织物原本之美。这就是为什么织物要提取,继而还需要复织。从 1985 年开始,在沈从文和王 予予 的支持下,我就开始对马山楚墓的系列文物进行工艺复原和文物复织,历经 5 年,才解决了对工艺结构和训练工人的困惑。 我们的复原复制工作应叫'用实验考古研究方式进行的研究再现工作' 。

孝靖皇后所穿的百子衣,全名是红素罗洒线绣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是我主持复制的。 文献记载是大红底子,但原件因为保存原因非常残破, 褪色也很厉害。 这件衣服复制后会看见前面有 50 个孩儿,背面也是 50 个孩儿,一组组呈各种婴戏场景,骑竹马的,抽汉奸的……他们穿着当时的各式儿童服饰。这件是满绣女上衣, 连红色底子都是绣出来的小几何纹。几十年了,我和团队复原复制的还有东周墓的朱染双色织锦、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 唐代法门寺地宫的四经绞罗。 如果只是放原件,不仅不能理解为什么重要, 更无从欣赏, 也无法通过它们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辉煌。

M.C.:沈从文先生讲'中国人要穿中国衣' , 什么叫做'中国衣' ?

W:至少我们在重要场合,应穿着中国衣。中国衣多保持中国元素——袍服, 镶缘、 花扣。 中国服饰不再如历朝历代服饰那样多元, 但这些中国传统元素应该保存着, 以表达我们对自己服饰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是体面,也是待客的礼貌。

清宫女人并不活在清宫戏中

自 '宫'系列热播,清宫戏便开始轮番霸屏。挟《甄嬛传》 的余威, 《如懿传》 还在拍摄阶段就已是万众期待的大 IP 。但后宫果真暗潮汹涌、 步步杀机吗? 历史止步的地方,正是编剧想象力的开始。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 博古幽思》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宫戏的一大看点是宫斗, '宠妃便能为所欲为一说理论上不应该存在的,因为宫廷中尊崇‘官大一级压死人’ 。皇后给嫔妃下堕胎药、 绝育药的设定按正常逻辑是不应该存在的。最现实的理由是,皇后为后宫之主, 即使下一任皇帝并非其亲生, 她都会是最尊贵的母后皇太后。

'这并非是为暗潮汹涌不太平的后宫洗白,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认为, 清朝的宫廷鲜有丑闻传出,这源于清朝皇帝对于起居记载有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 推翻了过往朝代所尊崇的皇帝本人不能看,以保证记录严谨、 真实的规矩。 ' 《大清起居注》一度被废止, 而《内起居注》则几乎寻不到记录。清朝实行了满汉隔绝以及内外隔绝, 像皇后回家省亲、 甚至太后见亲戚之类都是很难发生的事, 宫廷里发生什么外界是不得而知的。 '显然, 清朝是刻意避免让真实的、 可能无聊也可能残酷的宫廷生活曝光, 对于专家而言, 研究宫廷生活不仅要依靠《起居注》 , 还有记录着宫廷各项规定的《钦定大清会典》 , 以及查找掌宫廷事务的内务府的记录等。这令毛立平一度感到苦恼: '清朝离我们最近, 但研究却很薄弱。 但历史止步的地方, 恰恰是文学的开始, 或者说是艺术加工的开始。 ' 这也就是为何清宫戏越来越多遭遇话题的原因之一——没有一部全面、 客观、 真实地反映清代历史的大型典籍, 清宫戏如失控的马群,肆意到无法从细节感受真实宫廷生活。

皇子年过五十, 方能探看生母。

清宫戏常见环节之一是选秀女,清宫三年选秀一次, 除了给皇帝选妃外,也给其他皇室贵胄选福晋、 侧福晋等,八旗女子从十一岁到二十岁,必须参加选秀。 乾隆曾明确过, '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在平实的正史记录的背后,清宫戏中选秀女环节故事情节多倾向在花团锦簇中表现秀女们之间的友谊和敌对,而忽视清朝选秀严格的标准和流程。 在一些清宫戏中, 被'留牌子'的秀女们还能带着自己的丫鬟入宫,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仅从这一点, 就可窥见清朝对待宫廷女性的审慎态度。 以'内外隔绝'制度迫使她们与娘家断绝关系, 清朝的太后总是与丈夫的兄弟而非娘家亲戚一同摄政。因此,后妃可能因娘家势力雄厚而得到重视, 但娘家却难以因为后妃在宫中受宠而接连被提携。

对于宫廷女性而言,诞育子嗣是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但她们无法如寻常母亲那样亲自抚养。 皇子皇女们甚至也不能随意探望生母,只有宴会、大典时方可见面。 既是因为哺乳期不能继续生育,也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从政治角度看,这是一个很有'远见' 的规定: 母子间感情会相对淡漠,起不了控制作用。这一点在多数清宫戏中并没有真实展现,不仅年幼的皇子皇女能随时出现在生母身边, 年轻的皇子甚至能经常见到母亲。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 裘装对镜》 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宫还规定, 皇子年过五十, 方能探看生母, 并且后妃只能在宫中终老。 康熙去世前, 曾颁布一项很实在的规定, 无子嗣的后妃可在宫廷中养老, 如有子嗣可去儿子家像正常老人一样享受天伦之乐。 乾隆时期, 他认为自己若不给太妃们养老, 会被视为不孝, 所以继续让太妃们将养在宫中, 但允许她们每年去儿子家生活几个月。 但毛立平并没有在史料中看到太妃出宫接受将养的记载。

'从这个角度看,清宫中规定与执行往往是两回事。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后妃年老能否出宫接受将养, 还出现在清朝宫廷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朝一直存在内外隔绝的制度, 外男外女不得进入内廷。 而在《甄嬛传》 中不仅甄嬛母亲与妹妹可以前来探视,就连外面的男性轿夫也能直达宫门, 都违反了宫廷规矩。虽然根据清宫规定,后妃在怀孕七月时,母亲可以入宫陪伴, 但实际上, '目前并未在现有资料中查到这方面记载。 ' 毛立平说, 除了规定并不一定在实际中执行。另一个更实际的原因是, 清朝宫廷生活由内务府记载, '家务事' 又喜用满文,如今满文专家很少,翻译出来的资料寥寥,'毕竟有 300 年历史, 之前我们大多致力于正史, 对于这类反映宫廷、社会生活的记载也只是近几年才开始重视。'

清宫戏多用齐刘海来展现少女时期的天真, 但这种需要修剪的发型实在太过前卫。

真实的宫廷女性生活究竟如何,仅从记载上,无法翔实还原。除了诞育子嗣,低等的嫔妃每天给皇太后、 皇后 '请早安' 、 '请晚安' 的定省算是她们每天最正式的工作。 据起居录记载, 清内务府下设内、外养狗处,养了数百只血统纯正的名犬。 从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中,可以看到宫中女性消遣方法还有赏花、 钓鱼。此外,就靠做女工来打发时间, 在故宫的一个库房内,还存放着后宫女眷们做的鞋底和鞋帮子。

当然,宫廷中少不了庆典,但再隆重的场合,后妃与前朝臣子也是不可能同席的,更不能当众表演才艺。《甄嬛传》中安陵容为重新获得皇帝的青睐, 在正月十五的冰嬉大会上,跳着冰刀舞出场——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发生,应该是惊世骇俗的一桩事。

至于在清宫戏中经常出现吟诗那样唯美场景,多半也是艺术加工的成果。毛立平在史料中鲜少发现有清朝宫廷女性读书的记载。她推断,大约也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宫廷女性识字容易造成后宫干政。在我们得知的史料中, 除慈禧外,也几乎见不到其他清朝后宫嫔妃手书和墨迹。 而慈禧的字迹歪歪扭扭,看不出有书法功底。曾有一道她颁布于咸丰十一年的密谕,共 237 字,其中有错别字 12 个,且语句多不通顺。但因清朝宫廷实行内外隔绝制度,虽同处一个时代,宫廷之外的女性比宫廷之内的女性生活更为丰富。

清宫戏中, 头饰、 服饰以及色彩使用都比较随意,要知道在真正的清朝宫廷生活中,秉持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清宫戏用需要修剪的齐刘海来展现少女时期的天真,实在太过前卫。 服装的更替需要遵从时令。 '这是满人入关后选择遵从儒家思想, 但又不想抹去民族特色的一个折中选择。 '毛立平说, '一年四季必须按照皮面夹单纱的顺序更换服装, 服装上绣的花也必须和季节相一致, 冬天须绣腊梅或水仙,春天则是牡丹, 三月初三不管天气多冷都得统一换上春装。 此外, 冬天何时烧炭火, 夏天何时开窖取冰, 以及四季饮食也都得跟着时令走。 '这些都由清代独有的机构——内务府监管,这个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是其他职能机构数量的十倍, 他们扮演皇帝管家的角色,根据宫廷女性的不同品级给予相应的生活用度。

无论清朝宫廷的记载如何'干净' ,当我们有着向自身文化寻根的心, 无论是寻觅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追慕古代宫廷生活, 都期待着更多尊重史实和付诸艺术加工的清宫戏出现。

大唐美人心计

《簪花仕女图》 唐代画家周昉绘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自打 《满城尽带黄金甲》 开始, 银幕上的唐代美人就冲着 '挤挤总会有的' 一路放飞, 到前年的 《武媚娘传奇》几乎到达顶峰, 美人们波涛起伏的 '凶器' 配上各种高饱和度颜色的衣服, 吸睛无数。今年的《大唐荣耀》 稍微克制, 美人们胸照样露,衣服照样艳丽, 但不再一味挤胸, 看起来没那么妖冶。妖其实不是问题, 正经的唐代美人做起妖来同样厉害, 问题是, 她们做妖的方式跟银幕上扮演的, 还真不一样。

作者 / 蓝云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博士。 畅销作家,作品《大唐明月》 超百万点击量, 以严谨翔实的史实考据绘制了大唐风貌。 )

真正的唐代美人是怎么做妖的呢?

首先肯定不是靠挤胸。盛唐的美人爱穿袒胸装,这一点,不管是当时的画像还是诗歌都有足够多的描述了,所谓'漆点双眸鬓绕蝉, 长留白雪占胸前' 、'粉胸半掩疑晴雪, 醉眼斜回小样刀' 、 '胸前如雪脸如花' ,说的都是穿着低胸装的美人。但露归露,唐代美人特意露出来炫耀的并不是深深的'事业线' ,而是她们雪白的肌肤。

是的,在唐代,美人们的第一追求就是:白!洁白如雪, 细腻如脂,至于'事业线' ,完全不是重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唐代美人在肌肤美白上肯下功夫。

在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 里,有专门的《面病》 一卷, 记录了 81 个药方,其中有令人肌肤'洁白悦泽' 的面膏澡豆配方, 有附带美白功效的去痘去疤药方,甚至不乏美白秘方, 如'羊胫骨末,以鸡子白和傅之,旦以白梁米泔洗之, 三日白如珂雪' ,这遣词造句,唐人追求美白的疯狂劲可见一斑。

就这样,唐代美人还不满足,怎样才能更白一点呢?她们有一个立竿见影的办法: 涂白粉。 唐代美人们用的白粉种类很多,粟粉(米粉) 、土粉、 玉粉、 胡粉(铅粉) 、 轻粉(氧化汞) ……铅中毒、汞中毒也拦不住她们追求美白的心。美人们会把这些粉调制成她们需要的色调, 往脸上轻轻抹上一些(素粉妆)或是厚厚刷上几层(白妆) ——其效果可以参考现在的日本艺伎妆。

在唐代,涂粉的风气可不是一般的盛行,虢国夫人脸上没刷几层粉,就敢以素颜的状态去见皇帝, 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惊世之举。 杨贵妃不一样, 这位贵妃实在是太爱涂粉了,经常连胭脂口红都不用,只用黛色长眉来衬托脸上的厚粉, '白妆黑眉' ,论审美眼光,真不愧是唐代美人的代言人。

当然,唐代美人也不是只会追求白, 白只是基础, 有了底, 各种颜色就可以尽情往脸上招呼了——比如红。 唐代美人同样喜欢红妆。在唐诗里,红妆是常用词, 李白写过'青娥扮红妆' , 杜甫写过'对君洗红妆' ,有首《宫词》详细描写了红妆能红到什么程度: '舞来汗湿罗衣彻, 楼上人扶下玉梯。归到院中重洗面, 金盆水里泼红泥' ,瞧这夸张劲,一点不比白妆差!

抹完粉,涂完脂,接下来该描眉了。唐代美人在眉毛式样上讲究得相当有想象力,《丹铅续录》记载,唐玄宗曾让画工画《十眉图》 , '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 三曰五岳眉; 四曰三峰眉; 五曰垂珠眉; 六曰却月眉; 七日分梢眉; 八曰涵烟眉; 九曰拂云眉; 十曰倒晕眉。 '大体来说, 唐高宗以前流行的是传统细眉,之后慢慢开始流行又粗又长的眉毛; 在武则天时期, 粗眉风到达了顶点——当时的壁画里,美人的眼睛上经常会顶着两把'大扫帚' 。 而到了唐玄宗后期, 终于出现了最富时代特色的眉妆,就是我们在《簪花仕女图》上看到的——先把眉毛剃掉, 拿眉笔画出两坨尾巴向上斜飞的大圆点!

一个合格的唐代美人除了要掌握涂脂抹粉描眉毛等常规步骤,还得学会另外几样唐代特有的化妆技巧,比如:抹额黄,把一种叫'麝香黄' 或'松花黄' 的黄色粉末涂在额头上。

贴花钿,往眉毛中间贴个装饰。花钿可以用纸、金箔、鱼鳞、鱼鳃骨或茶油花饼之类的东西剪出来,用胶粘在眉心。有传说这是女官上官婉儿为了掩饰被武后打伤的眉心而发明的, 这显然没有依据。

画妆靥,就是在脸颊上打上一个或好些个红红的圆点。

描斜红,在眉眼到鬓角边画上一道细长弯曲的红痕,看上去就像在鬓角下挂了两道红色的钩子……

你看,一个完整的唐代美人妆,基本就是在脸上开了个染坊。

化妆如此,穿衣打扮也不例外。唐代美人好梳夸张的高髻, 好穿新奇的服饰, 而且还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就披轻纱, 穿长裙, 打扮得花枝招展,要么就穿一身男装, 假扮成男人……

这是时代风气所致。唐代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整个社会深受游牧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加上国力强盛,心态开放,所以,在审美上也表现出了和之前的汉魏和之后的宋朝都截然不同的风格:丰盛、艳丽、奔放、浓烈。唐代美人们风格夸张的浓妆艳抹,标新立异的发型服装, 也只是这种审美的具体表现而已。

深闺和面首, 美人们的婚姻选择

《贵妃晓妆图》 明代画家仇英绘 故宫博物院馆藏

在艳丽夸张的妆容服饰之外,大家对唐代美人可能还有另一个印象——作风开放。 很多人都觉得, 对大唐女人来说,婚前吃禁果, 婚后养面首,看起来颇为常见。 像崔莺莺, 被人始乱终弃后还是嫁人了?像大唐公主, 不也想嫁几次就嫁几次吗?

说起来,唐代美人里的确有一批作风豪迈的, 那些彪悍的公主后妃们, 纵欲得肆无忌惮, 太平公主甚至把自己的情人送给母亲享用。 宰相杨国忠的夫人更奇, 丈夫出门几年, 她在家生了孩子, 跟人宣称是在梦中与丈夫同眠共枕……如果因这些事情, 你觉得唐代美人在男女之情上这么大胆开放,那还真的想错了。

崔莺莺是什么人?按陈寅恪的考证, 她并非大家闺秀, 而是妓女, 真名曹九九。 不用惊奇, 你再看看同样是唐代文人写的嫖妓小说《游仙窟》就明白了, 在这个故事里,男主角不小心进入神仙洞府, 跟一个来自清河崔氏的仙女恋爱发生关系——比起这种没边的瞎吹, 元稹把崔莺莺写成富家小姐已经很克制了。

那时候正经的大家闺秀, 就算生在特别开放的家庭里, 也不可能有机会谈恋爱。 像宰相李林甫的女儿们, 能隔窗悄悄观察前来做客的男嘉宾, 看中了告诉亲爹, 这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尺度了。 一般好人家的女子, '养在深闺人未识' 才是正常现象, 父母之命, 盲婚哑嫁, 才是婚姻主流。

至于婚后公开和情人保持关系的,那就更少了——公主不算!大唐公主这种人间凶器已经远远超出凡夫俗子的范畴, 她们的光辉事迹, 绝对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普遍水准。而杨国忠的妻子不是普通女人,他们家在两性关系上很极端,杨国忠跟堂妹虢国夫人私染,虢国夫人跟妹夫唐玄宗有私情,这混乱度,也只是大唐皇族的李家和女皇的武家这两家可以跟他们比个高下。

别说有情人,连改嫁在唐代上层社会都不普遍。 有人曾对出土的三千块唐代墓碑进行统计: 女子改嫁的只找到10 例, 明确提到守贞的却有 264 例。这足以证明, 在唐代的富裕阶层(能立碑刻志的都是有钱人) 里, 改嫁绝不是一个普遍现象。

主动离婚, 那就更罕见。 即使在唐代,女人也是婚姻中的弱势群体。所谓的悍妇, 所谓的出夫, 都是因太少见才会被记入《史册》 。大书法家颜真卿在江西当官的时候, 当地有个叫杨志坚的穷书生,因家里太穷,妻子跟他过不下去了, 向他索要离婚书。 杨同学当场赋下离婚诗一首: '渔父尚知溪谷暗, 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 鸾镜从他别画眉。 '妻子拿到离婚书很高兴,到官府去备案, 刺史颜真卿一听就怒了: '来啊,把这个女人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这件事,让颜真卿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表扬——严厉打击了歪风邪气啊!

所以你看,在唐代, '出夫' 很有风险。休妻就不一样了, 在武则天时期, 有个叫李迥秀的官员, 出身好, 长得帅,会写诗,号称天下一等风流人物。母亲是婢女出身。 有一次, 李迥秀的妻子骂小妾,不知怎地让老太太听到了,大概是想起自己的出身, 老太太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李迥秀回来后知道了这事, 二话不说,把妻子休了。

这件事,让李迥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表扬——孝顺啊,真心孝顺!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才是唐代生活里的常态,而那个无辜被休的女子大概才是唐代美人中的主流吧。 她们或许有良好的出身,但婚前是没有机会恋爱的,而婚后能不能保住婚姻都不是她们能做主的。

当然,也有例外。

大孝子李迥秀,像这样的美男子离婚后自然有人抢着做媒,这次抢的人来头不小,是武则天面首张易之家的人,女皇亲自做媒,李迥秀不敢不娶。新婚之夜,他看见自己的新夫人满头白发满脸褶子——她是张易之的娘。

所以说,唐代女子在男女关系上还真是够胆大、够开放的——如果她特别会投胎或是特别会生孩子的话。

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