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妇科病更适合看中医

 循天园 2017-04-03
功能性子宫出血

妇女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为原则。

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50岁左右,由于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易怒、大汗淋漓等症状,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症下药。

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血量、血色、经质等某方面出现异常者,均称为“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前后不定期、经量过多或过少等。中医治疗该病主要结合月经的颜色、质地及全身症状,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辨证治疗。

习惯性流产

妊娠不足28周,胎儿自然产下而不具有生存能力,连续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属中医称“滑胎”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气虚衰、房事不节等因素造成,多采用补肾益气之法治疗。

慢性盆腔炎

患者多表现为下腹隐隐作痛,伴有坠胀感,腰酸背痛,月经期加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见白带增多、白带异常等,属中医“带下病”范畴。中医多从利湿、清热、健脾、补肾治疗。

子宫脱垂

本病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和多产的中、老年妇女。中医配合针灸、外治等方法治疗。

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症者,称为痛经。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治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主。

产后病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产后出现的产后血晕、恶露不净、腹痛、便秘、缺乳、乳汁自出、遗尿症等症,多为气血亏虚所致,在中医辨证的前提下,采用补益气血之法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