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记叙文阅读解题之途径

 昵称15221501 2017-04-05
     成功的阅读是一个创造过程,读者和阅读材料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根据读物提供的信息,联系自己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对读物作出反应和理解。语文阅读分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般来说,是有规律可循,方法可找的。掌握一些解答此类题目的要领、方法,既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又可以提高正确率。因此,我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里发表一点浅见。
      一、统观全文,整体感悟。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与主旨的正确把握。要想准确把握原文材料,必须做到“三抓”: (1)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透露这作者的思想,体现着文章的立意。读懂了它,答题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有些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往往不重视题目,或根本不看题目,致使抓不准文章的主题。(2)抓中心句。中心句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3)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使文章升华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二、针对问题,原文查找    
     针对提出的问题,去研究原文材料,注意做到“三确定” :(1)确定信息提取方向,阅读时,要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当然,有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要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表述。因此,在材料中要确定一个区间,在这一区间内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完成相关问题。(2)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记叙文体有着自己的知识规范性,如记叙的要素和线索、记叙的顺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等,当你明白了设问与什么知识相联系,你就可以紧扣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完成相关答题。(3)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正因为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字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三、弄清题意,精心答题  
      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是找到答题的区位,即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答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认真做好第题,一般来说,每一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小题目之间相互提示相互关联。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2)答案要简明扼要。材料解析题每问的分值有限,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即便是深入分析也不必像答问答题那样展开论述,详加说明。(3)答题时,语言要使用书面语,格式要规范化;答题时要做到有理有据,即要依据文章内容来答题,切记不能凭主观想象,思考问题要全面。
     四、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常见的写作手法有渲染、衬托、铺垫(设伏笔)、象征、对比、比喻、拟人、引用、所用人称等;结构上采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语言上采用正话反说、幽默等技巧。阅读时,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识别作者所用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技巧,关键是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渲染是为了烘染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是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喻是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叙述中便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拟人是把物人格化,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用视引用的内容具有多项作用(引用传说故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关系密切,或将物拟人化,便于抒发感情等。在记叙文阅读中,还要注意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也是命题者常设计的一种题型。如:在文首,起着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的作用;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的作用;在文末,起着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