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04/03【高血压】警惕误读高血压的恶果

 没事来看看 2017-04-05

 

高血压误区

误读高血压,会造成很多恶果。比如有人早上吃降压药,有人晚上吃降压药,这种做法对吗?

 

专家指出:有些人晚上吃,可能会造成脑梗的悲剧!她所遇到的一位老奶奶,就是因为晚上服用降压药,第二天早上家人再也推不醒她了。但是有些人早上服用降压药,同样可能造成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降压标准

误区一


140、90,这两个数字,几乎所有老百姓都能熟记,并把这两个数字,作为判断自己是否高血压、判断自己降压是否达标的标准。然而,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真的是小于140/90 mmHg吗?
 

什么是高血压?


1. 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 3次非同日,只要收缩压和舒张压任何一个达上述标准,都称为高血压;


3. 既往有高血压,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但血压低于140/90mmHg仍诊断高血压。



专家指出,将降血压目标值设为140/90 mmHg是一个最常见的高血压误区。

 

降压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将血压控制在达标水平以下,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所以降压的目标值同样也因人而异。

降压目标值

 

1.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40>


2.老年高血压患者(≥65岁)的血压目标值:<150>


3.伴有其他疾病的一些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30>

【提醒】别人的降压药不一定适合您。

 

迅速降压

误区二

 

专家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另一个误区是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就想办法迅速降压。这种方法往往会给自身带来致命危机。

 

降压过快会带来什么危害?


1. 会诱发心悸、心动过速;

 

2. 会诱发脑缺血、缺血性脑卒中、卒中恶化;

 

3. 会诱发心肌缺血的发生或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心梗;

 


 

随意停药

误区三


专家提示,以为只要吃了降压药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想法同样是高血压患者的误区。临床中专家遇到过很多因随意停药而引发严重后果的患者,所以停药有风险,停药需谨慎。

 

然而专家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不能停药。有三种人是有可能停药的。

1.继发高血压

 

由其他一些疾病引发的高血压称为继发高血压。这种情况下,将原发病治疗好以后血压恢复正常,是可以停药的。

  

2.轻中高血压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恢复正常后也可以暂停用药。 

 

3.出现并发症

 

高血压出现并发症,如心梗、心力衰竭等,部分心脑血管病患者可以暂停服用降压药。

 

 

【注意】高血压患者能否停药请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
 

吃降压药

误区四


专家提示,夜晚降压会使血流速度减慢,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梗的现象。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应该在早上吃降压药,什么样的人应该在晚上吃药?

 

1. 一般人(指正常服药后血压可以达标的人)是早上或者是上午服用降压药。上午九、十点钟服用一个长效药,一般都可以覆盖晨峰高血压峰值的出现。

 

2. 还有一种人,血压相对比较难控制,他为了让血压达标可能吃两种或三种降压药。这种病人就不太适合早上一下都吃了。应该分时段吃:早上吃一到两种,晚上吃一种。这样既能夜里不太低,又能控制晨峰的现象。

 

3. 还有一种人,白天血压高但是夜里特别低,夜间会低血压,这种病人只能早上吃一个中效降压药,不要一下覆盖到24小时,否则夜里就又过低了。

 

4. 还有一种人,晨峰非常明显,同时夜间血压低。建议清醒后先不活动,测了血压以后再吃药。吃药以后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再起床活动,避免峰值带来的危险。

  

【专家强调】最适合的降压治疗是个体化的,即使同一个病人治疗过程中也要动态监测,适时调整。用药请遵医嘱。

 


 

血压计的选择

xuanze

 

专家带来了四种血压计,一个腕式的,一个传统的,两个臂式的。那么,这四种血压计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专家建议,家庭量血压尽量选用臂式血压计会更好一些。

 


 

血压健康日记

jiankangriji


有些人因为在几天的时间内,吃降压药让血压迅速降下来而发生悲剧;有些人因为感觉身体良好而停药发生悲剧;有些人因为吃了降压药就认为自己一切正常了而发生悲剧。

 

专家指出:一定要认清高血压的误区,学会用简单的办法来监控自己的血压情况。专家教给大家如何填写血压健康日记。有了这种简单的办法,高血压就不再可怕了。

 

▲血压健康日记表


 

【做法】每天在表上记录清晨6点—10点的血压,观察自己的血压动态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