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常以智慧观照起心动念

 timtxu 2017-04-06


是不是说临济禅师就认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立处见真,就了事了呢?是不是说你真正当下承担了,明白了,就完事了呢?就像临济禅师在大愚的指点下忽然说出:“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原来黄檗的佛法也就是如此呀!)那么这以后怎么办呢?要好好去保任。


什么是保任呢?曹洞宗的曹山本寂禅师讲:“如经蛊毒之乡,不得沾着一滴水。”这种保任的功夫,可以说较比丘守的二百五十条戒,还要严肃得多。只此一句话,戒、定、慧三学,全在其中矣!所以我们如果真能按照禅宗的办法去修、去证,那必定是戒、定、慧三学具足。


有人问祖师:“如何是戒、定、慧?”祖师们大都说:“我这里无此闲家具。”为什么说无此闲家具呢?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视戒、定、慧,因为他们不是按照这个次第去修,他们是一念具足戒、定、慧,他们的方法比次第去修更直接、更彻底。


关于悟后起修的问题,临济禅师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偈子。许多喜欢禅的人可能看过或读过它,但并不一定真正重视它。


临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

吹毛用了急须磨。

  

首偈子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临流不止”,是说在证悟以后,内心的微细念头,潜意识里面的那些善念、恶念和无记的念头不停地生起灭去。“问如何?”意思是说,这个时候,应该怎样去对待它们呢?


真照无边”,就是说要用最坚锐、最彻底的智慧去观照它们。“说似他”,是说我就把这个方法告诉给你们。


离相离名人不禀”,自性是既没有“相”、也没有“名”的,所以人们很不容易把握它。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要千万注意啊,注意什么呢?他用了一个比喻...


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就是吹毛剑,把秋雁毛朝剑口上一吹,毛就断了,说明剑锋利无比。利剑好比我们的智慧,任何微细的念头只要一生起,我们就要用智慧毫不留情地去斩断它。即便剑非常锋利,用过之后还是要及时地去磨。


这就比喻我们开悟以后,仍然要时时提起觉照,而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这就是保任。


保任是修行的一个重要阶段。


开悟之后,你还必须经常以智慧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进行观照,不令间断,一定要让智慧充满整个心灵空间。临济禅师虽然有时呵佛骂祖,但他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在对待自己内心世界的潜在意识方面,他是秋毫也不肯放过。



千百年来,临济禅师一直受到禅宗祖师的重视,也一直受到学术界、文化界的重视。临济禅师这一支法脉,之所以能够铺天盖地留传一千多年,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深入人心,这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日本的一些学者说六祖以后,中国出了两位最有名的大禅师,一位是赵州和尚,一位是临济禅师。这两位禅师是同时代的人,但是他们的禅风各不相同。有学者研究说,赵州禅师是老婆心切,像年长的老奶奶一般对家里所有的人都无微不至地关怀、体贴和放心不下,这是一种我们经常可以体验到的慈悲的风格。


临济禅师就像大将军冲锋陷阵一般,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一法不立,充分体现了佛家的最高智慧境界。这两位禅师,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共同形成了古代禅风的特色。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有兴趣的人,可以去读一读这两位禅师的语录,真正地了解一下他们对中国佛教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两位禅师足以代表中国佛教的最高成就,因为他们把佛法人格化、生活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