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语堂家为什么爱吃popiah?

 霸王龙勇士 2017-04-06


4月4日清明节刚过,不过节气还是清明。


在台湾,有些家庭习惯在清明前后吃“润饼”。润饼类似春卷,但一般不油炸,包好了就冷着吃。这个习俗的来源,据说是以前清明扫墓时,田里插完秧,农忙告一段落,一家人便趁着祭祖吃润饼。


年代更久远的寒食节落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古人值此节日习吃冷食,润饼冷食的传统可能与此有关。

我是台湾的乡下人,在中南部的云林县虎尾镇出生长大,直至十有五的志学之龄才搬到台北。儿时家里总要在春天时节择日围桌,自制润饼。大伙儿人手一张皮薄Q弹的润饼皮,桌上摆满了丰富多样的内馅,如豆芽菜、高丽菜(卷心菜)丝、红萝卜丝、豆干丝、笋丝、香菜、蛋皮丝、焢肉(红烧肉)、虾仁。我们就在满桌或荤或素的菜色中,挑选自己想吃的馅料,丰俭由人,即兴创作,用筷子挟到饼皮中,最后撒上点花生粉和糖粉,再紧紧地卷起快要爆馅的润饼,用双手牢牢握住,张大嘴巴,一口一口地咬下。



台湾的润饼,在厦门也叫薄饼,“幽默大师”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在其《林家次女》中就写道:“我们每天进进出出的忙碌,有一晚姨母在桐姐家里做薄饼,请我们吃。厦门的薄饼,在我所看过的书和食谱都没有人好好的赞颂过。”林语堂的家人提到家宴,总不忘说起薄饼。

大家或许有所不知,这个美食有个英文名字popiah,是个借自闽南语的词汇,汉字写成“薄饼”。英语世界最大、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有收,简单把它定义为a spring roll(一种春卷),说是出现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菜肴(in Singaporean and Malaysian cuisine)。



星马的菜肴?许多人肯定满腹狐疑。不过这个星马的渊源,事实上与当地来自闽南的华人移民有关,只是OED并没有深究下去。根据OED所提供的资料,popiah于1986年首度见诸英文的文献(当时拼作popia),出现在举足轻重的美国《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I was hooked by the very first menu, one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 consisting of red-cooked chicken wings, spicy Sichuan cucumbers and a type of spring roll called Amoy popia.(我一下就被第一份菜单所吸引,那是份春节的菜单,上面有红烧鸡翅,川辣黄瓜,还有一种叫做厦门薄饼的春卷)。

如今社会变迁,台湾人在家包润饼的习俗已逐渐远去,令人感叹。反而是台湾各地夜市总会有那么一摊,坚守卖润饼的本分,成为夜市小吃多元特色的重要一员。而这润饼的英文,就是依闽南语“薄饼”音译的popiah。

我去过厦门,却没吃过厦门的薄饼,不晓得滋味是否相仿?




加关注,互动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