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R能做不能说的事有哪些?(下)

 道藏境 2017-04-06

作为HR老兵,听过各种人力资源理论和观点,但冠冕堂皇的居多,去伪存真的很少,能够实际操作的更少。难怪曾有人讽刺HR:理念在天上飞,行为在地上爬。说的虽然有些偏颇,但还是刺中了一些HR内心的隐痛。在这里,武哥还是继续说说那些HR能做不能说的真相。

1可靠比能力更重要!

“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说你行不行也行!”

上面这句话是不是很绕?很多人都批驳这句话,认为这是官僚主义的体现。但细一想,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关键是看你从哪个角度解读,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认为“领导就是有水平、有眼光”呢?

首先,得承认能力也很重要,但是能力的定义很复杂,还要区分出各种不同的能力,每一种能力别说量化,就是识别出来都十分困难,除非每项能力都有对应的事实验证,但是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很多公司都试图找到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模型”,但是很少有一个人拿出令人信服的权威理论。换句话说,这里面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很多事情还是依赖于我们的观察、直觉和经验。

回过头来,我们不要纠缠于有没有能力,而是要看有没有提升能力的机会。机会从哪里来?你的上司或者你的老板。老板如何肯把事情交给你办?除了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看你是否可靠。可靠就是给人信任感,值得托付,通俗来说,就是:“你办事,我放心。”可靠就是有担当,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顶住压力解决问题,而不是碰到困难就忙着撂挑子。

一个做事不靠谱的人,你放心把事情交给他办吗?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总以为“我能力不比他差,凭什么提拔他、给他机会?肯定又是靠拉关系吧。”实际上与这与拉关系有毛线关系?想一想,领导为什么把机会给别人却不给你,这其中必有原因。与其把目光盯着别人,不如多给自己照照镜子。

HR要跟老板一条心,在提拔用人时就要考虑到:胜任能力是一方面,是否可靠则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否则能力越强,隐藏的危险就越大。为什么很多公司在提拔干部时要做360度测评?真的要像盖洛普Q12那样的做法,用一套特别复杂的工具,测评出各人的能力和潜力值吗?我看未必。

测评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考察、提拔干部,测评工具只不过是个手段而已,老板所要的只不过一些事实数据,用来支撑或证实他的判断而已,我们做一件事,千万别忘了目的是什么。

有心人会发现,很多公司的老板作决策,总会受到一些身边“红人”的影响,这些红人,包括秘书、亲信等,一般总给人留下非正面的印象。但我们得反思一下,这些人为什么能成为红人?真的是靠拍马屁吗?很多人喜欢不假思索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以为掌握了真相。

实际上,做老板的头脑都灵光,把老板看成傻子的人自己才真傻。既然能成为红人,一定有成为红人的道理,至少很多是为老板、为公司着想的人,也许这些人未必能力很强,但是可靠、可信,愿意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对待。

马云的18名合伙人,真的个个能力都一级棒?我看不见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可靠,值得马云信赖和托付。马云曾经说过,过去阿里找过很多大牛人做职业经理人,最后却都以分手而告终。说的再明白不过。

2为什么要霸道总裁,不要“民主”?

某创业型公司有高管团队4人,1位总经理和3位副总。总经理是一个习惯听下属意见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高管团队配置很棒,3个副总各有所长,一个管市场,一个管产品,一个管生产,都很有一手。

按说这家公司应该经营管理的很好才对,但奇怪的是,这家公司一直效益不好,内部管理还常常暴露出很多问题,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产品质量事故频发,业绩也是每况愈下。没过多久,这个总经理就被投资人换掉了。

后来了解到一些情况,原来这个总经理有个特点,那就是“心太软”:习惯听下属的意见,然后根据下属的意见做决定。

例如:某副总说研发人员工作太累,应该加薪,于是提出一个加薪申请,他没有多想就批准同意了;谁知没过几天,就接到另一个副总给部门人员的加薪申请,理由是既然研发人员加薪,市场人员也有功劳,没有理由不加薪,于是他也同意了;然后,另一个副总……如此周而复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总经理所做的事,就是每天签批“同意”。

很多干部不喜欢“霸道”总裁,认为霸道总裁的作风让他受不了,最好什么事领导都能跟他商量,征求他的意见,这样才显得尊重他,才显得作风民主。岂不知这样的心态不知害了多少人:只顾自己的感受,却不对结果负责。

这种干部根本没有搞清楚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什么,却时时刻刻把自己的感受和喜好凌驾于企业需求之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赚钱的公司就是犯罪!你的感受不重要,公司赚钱才重要。在我心中,真正有能力的领导就是要眼光不一样,就是要善于做决策。

总经理如果是个好人,尤其是所谓的“老好人”,往往是灾难的开始。好人不代表是好的总经理,好的总经理也不见得是一个好人,在总经理位置上的人应该明白岗位角色所赋予的使命与内涵,该做决断的时候一定要决断,如果处处搞所谓的“民主”,那就会导致低效,只会坐失良机。

从根本上来说,好人领导,是缺乏决断力和领导力的体现。就像刚才所说的案例,看似高管团队能力互补,实则很难让大家在内心里拧成一股绳,副总们恐怕早已三国演义、各怀心思了,怎么可能尽心尽力的做事?

现在有一些新的理论,比如联想提出来的企业组织应该是倒金字塔式的结构,让一线的员工作决策,领导提供支持。比如华为也提出过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让前方组织有责、有权。

这些理念不仅很有道理,也非常动听。但是,说句实话,对于小型公司尤其创业型公司来说,决定一个公司命运的,往往是一把手,而不是所谓的“一线人员”,好听的口号谁都会说,但落实到行动中,是真正的一把手把公司命运扛在了肩膀上。别看华为叫的欢,但本质上仍然是“中央集权”。

过多的民主,就会把很多(其实总是那一小部分)所谓的员工宠坏;不合理的要求一旦满足,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成了混乱之源。

有人说,“民主”一些,就会让员工满意一些。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是一些理论家,很多时候,我们就连满意这个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在谈满意度了。我想说的是,不满意不代表一定要“民主”,“民主”也不一定带来满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对满意不作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胡乱抓错药,最后必然会药不对症。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作为HR,遇到霸道总裁未必是坏事。如果让我去选择,我宁愿选择有洞见、有决断力却未必有民主作风的领导,因为这样的总裁值得追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