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死亡—每个生命的必修课

 小蓝2266 2017-04-06


文|汤枢鑫

小编导读:清明时节,上坟祭祖,每年我们都会做这样的仪式,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敬畏。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有死亡的一天。那今天,作者就和我们聊聊死亡这般沉重的话题。

死亡—每个生命的必修课

清明时节,对故人的追思无可避免的会让人面临一个可能一直避而不谈的话题——死亡。

 

在中国,别说直接谈论死亡,就是与死亡相关的话题也是被认为不吉利的。对别人的言语攻击最严重的也是对他人死亡的诅咒。

 

死亡,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禁忌。

 

一个生命从初生的那一刻开始,虽然不能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唯一能知道就是总有一天,这个生命会以油尽灯枯结束。

 

从秦始皇派出500个童男童女寻找长生不老药,到道家修仙以保长生不老,再到现如今女人对昂贵的护肤品的钟爱,老人家们对健身保健品的钟爱,无疑都显现出对衰老和死亡的抗拒。

 

记得我在咨询中第一次和我的咨询师谈论死亡时,我曾说过,我不怕死,我害怕亲人死,死在我的面前会让我痛苦、手足无措。我宁愿我死在他们前面,也不愿面对亲人的离开。也曾和我先生开玩笑说,我要死在他的前面,不允许他比我先死。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我害怕自己经历这样的不幸。

 

女儿在第一次知道人会死,弄明白死意味着什么时,曾大哭着说,我不要死,死了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也不要家人死,要让我们活到一百岁、一千岁,永远也不死。

 

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本能反应,意味着会和亲人失去连接,不知道自己会孤独的去向哪里。虽说从生理的角度我们停止呼吸死亡后,所有的感知觉、思想都会消失,并不会有什么痛苦产生。但对生命另一头的恐惧却是我们内心无可避免的。

 

怕死比死更可怕,回避对死亡的恐惧更是一把利箭时常的伤害着我们。因为对它的禁忌,它会伪装成不同的样子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困扰。比如对生活的无意义感、总感到焦燥不安、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也有的人可以直接的感受到对死亡的焦虑和深陷在死亡的恐惧中不能自拨。因此,学会面对死亡这个生命的终极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将它压制下来避而不谈,而是我们可以有适合的机会谈论对死亡的恐惧。

 

古今中外有很多对死亡的描述。

 

如中国诗词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于忧患,死与安乐;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去黄泉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等等。

 

又如国外的哲人们的名言:

 

人活到七十五岁,总不得不时时想到死,我们不会因此而感到不安。太阳看起来好象是沉下去了,实在不是沉下去而是不断地辉耀着。——歌 德


    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桑塔亚那


    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坎贝尔


    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卡曾斯

 

从这些字里行间里,流露着先人们是如何学习面对死亡不逃避对它的恐惧。因为,死亡就是一门生命必修的功课。

   

心灵深处相遇,

成长路上同行!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