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到底有多少“闯关东”的后代?

 梁园处士 2017-04-06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界定及分隔关外和中原大地。

自从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中国东北称做'龙兴之地',康熙七年推行封禁政策,此后措施越来越严厉,从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从验关封海,到驱逐流民。所以到东北谋生,唤之闯关东。闯关东从清初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绵延近300年。

东北到底有多少“闯关东”的后代?

到了清朝晚期,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山东、河北汉携妻儿冒惩罚之险,也不顾关外烟瘴荒凉,天寒地冻艰苦,“闯”关入东北谋生。

由于沙俄侵掠黑龙江边境,咸丰年间,清庭采纳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局部开禁放垦,1897年全部开禁。

伴随着关东地区的逐渐开放,“出关谋生者,日以众多”,年增年长,蔚成大观, 山东、直隶流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使东北终于 成为一个“移民社会”。

东北到底有多少“闯关东”的后代?

“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危险,'闯'入东北。”

当年许多闯关东的山东人“挑起箩筐,一头放孩子,一头放锅子”地前往东北,大体就是如此情形。

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共18 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省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东为最,约占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断,清代 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规模之巨,可以想见。

东北到底有多少“闯关东”的后代?

闯关东是悲壮的,是在死亡线上为谋求生存,自发的不可遏止地逐渐发展成移民壮举。为了养家糊口,要在冰天雪地里,农垦,采矿,放排,挖参,伐木,淘金……无数人怀揣着谋生的梦想倒下,葬身异乡。

当时闯关东人从事的职业,有一首顺口溜:

“砍树的,放排的,帮着人家奶孩的,

打猎的,下套的,光着屁股采药的,

淘金的,扛活的,背着老爷过河的,

种地的,放马的,下河摸鱼穿裤衩的,

卖皮子的,卖木耳的,专在坟地看小鬼的,

挖人参的,抓飞龙的,赶着大车起五更的,

下煤窑的,采矿石的,吆五吆六赶大集的,

脱大坯的,垒大墙的,守在家里卖大炕的。 ”

清初,移民数量不多,大多从事采参、淘金、砍伐森林、猎取兽皮等职业,出现很多“走山者”,他们不顾朝廷禁令,常常成群结队驮负粮布深入深山,有些采参、淘金人入山既远,一去不返。此后,移民渐以耕作为主要职业。

开始,他们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开垦权,于是“始而为佣,继而为佃”,“租得旗人土地,从事耕作”。也有私自开垦土地的,“山东人入境者即集合同族,建造所谓家屋之窝棚,以为根据地,开始在附近土地烧荒,第一年种荞麦,第二年起顺序栽种高粱、稻粟”。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百姓纷纷“闯关东”,似洪流澎湃,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年均48万人之多,至1949年总数超过1830万,落地生根的山东人达792万之多。据统计,民国时期,山东移民东北的人数即达1836.4万人。

时至今日,东北到底有多少闯关东的后代,恐怕无人计算清楚。但至少知道,笔者的祖籍来自山东,而周围许多朋友的上几代,也大多是当年闯关东过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