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东故事(一)--闯关东

 子健168 2020-02-21

说起东北来,那里黑土地富得流油,有山有水有平原,出产丰富,是一块宝地。在汉语词汇里面,有个词儿叫做“闯关东”。意思就是以前的农民们离开自家的老家,去东北发展。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就叫做《闯关东》,说的是民国年间的事儿。大家得印象中,一般都认为,闯关东大概也就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儿。然而,历史上的闯关东,比大家以为的这个年代要早很多,那么最早的闯关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呢?

“闯关东”有广义的与狭义的两个概念。 有史以山海关以内陆区的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此为广义。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闯关东”是狭义的。

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百万满人有90多万“从龙入关”,此时的东北“沃野千里,有土无人”。而中原地区由于战争,人口急剧减少,土地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气候寒冷的东北对关内农户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要守卫这块“龙兴之地”,就必须驻军,而驻军就需要有军粮。无奈之下,1653年,顺治皇帝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关内人去东北。那时候,对于移民东北的农户,政府规定每人每月补助一斗粮食,每开垦出来一晌土地,另奖励六升粮食。凡号召他人随行,招到“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主簿,武授百总”,“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若到一百名,“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如此政策激励,使“燕鲁穷氓闻风踵至”,短短十五年后,仅奉天、锦州两府人丁就增加到1万6千余,较顺治朝增加3倍多。可惜,这段“官情民愿”的关东移民很快在十余年后戛然而止。

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宣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作废,禁止汉人移民关外。1740年,乾隆帝发布了全面封禁令,不仅严禁关内民人移民关外,还要求已经移民关外的民人要么就地入籍,要么返回关内。从此,山海关只允许商人往来贸易,凡出入山海关者必须持有原籍或贸易地给发的印票,验票放行。

自此,移民关外已属非法,“燕鲁穷氓”再去关东,就只能“闯”了。反观中原地区,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益发突出,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关外流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商旅或书信传回关内,使更多的贫苦百姓对东北地区充满了向往。严苛的封禁政策,成为横亘在“闯关东”者面前的一道无形却真正强大的“关隘”。原本是一条通畅的“移民之路”,但现在却变成了充满血性和悲壮的求生之旅。

山海关关防紧闭,迫于官府的封禁和辽东日趋密集的人口,流民由陆路出关绕行其他长城关口,开始经锦州、广宁、开原,冲破奉天省的边界,流入吉林省,形成流民北上的大趋势。另有大量流民不得不改走海路,从现在的旅顺、金州及大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这也成了后来通过海路闯关东者的偷渡“金三角”地区。乾隆帝全面封禁的结果就是闯关东的目的地由辽宁逐步扩展到吉林。除部分在“金三角”地区定居外,绝大多数因为官府的查禁在偷渡地短暂停留,而后直接北上吉林。流民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早期到达大连、旅顺等地定居的村民,也开始继续往北迁移。

在乾隆全面封禁52年后,有过一段延续达11年的“弛禁”。1792年,华北大旱,大批灾民汇集山海关,直隶总督庆成奏请由山海关副都统德福“分别查验”,逐一放行。面对蜂拥而来的灾民,德福担心严厉查禁会激起民变,于是奏请朝廷,准许“无业平民出关觅食”,只需“询其籍贯,注记册档放行”。乾隆皇帝批准了德福的奏请,火速传谕,通令山海关对灾民一律放行。并斥责墨守成规的总督庆成“贫民携眷出关者,自可籍资口食,即人数渐多,断不致滋生事端,又何必查验禁止耶”。随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二年(1797年)、嘉庆五年(1800年)连年大水,嘉庆六年(1801年)又遇河堤决口,迫使乾隆57年的弛禁令延续11年之久。

嘉庆执政的第八年(1803年),中原灾情稍有缓解,嘉庆皇帝便迫不及待地重申对东北的封禁令。为了防止汉人借经商务工之便滞留不归,嘉庆帝严格要求各处关防对“携眷出口之户概行禁止”。然而,强大的人口压力一直是华北农民闯关东持久而旺盛的推动力。从1661年至1753年的92年间,山东人均耕地面积从10亩多下降至7亩,1766年至1887年,人均占有耕地始终在两三亩水平上徘徊。人多地少,丰收之年尚难解决温饱,遑论灾荒之年。因此,虽然嘉庆时期对民人出关垦荒的禁令,一次比一次强硬,所采取的措施,也一次比一次严密,但事实上,终嘉庆一朝,闯关东依然是禁者自禁,流者自流。嘉庆帝严苛的封禁,不但未能阻止闯关东的大潮,反倒使更为偏远的黑龙江成为新的移民目的地。

嘉庆禁令在其儿子道光帝时被冲开决口,咸丰年间掀起大规模移民高潮。那时清朝社会危机四伏,天灾人祸、内忧外患。1833年记载的一次山东地区黄河洪灾描述“黄流东趋,一片汪洋,灾民荡析离据”,利津有些村庄“死伤居民甚重,有一家全毙者,有淹死仅存数口者,有房屋倒塌压死者,惨苦情况不堪言状……已救出数千口,唯无安身之处,大半露宿荒郊”。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一时间,河南、河北、山东诸省灾民遍野。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难民们纷纷逃亡关东。然而,闯关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从内陆来到关东地区,漫漫旅途中,每一个人都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在交通不便、治安恶劣的清末民初,他们要么漂洋过海,要么爬山涉水,与随处可见的野兽拼斗,还得躲避穷凶极恶的土匪……。无数人还没抵达关东,便已倒在旅途中,永远不再起来,成为北上旅途的累累白骨。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的中原民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关东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们在关东地区繁衍生息,将自己的命运与白山黑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部闯关东历史,就是一部抗争史、奋斗史、血泪史。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种是迫于生计的流亡,一种是政府政策性的移民。自1653年的数百年来,主动招抚也好,被动流亡也罢,这股闯关东的热潮不断冲破各种有形无形的障碍,一直绵延,其源自流民自身渴望生存的意志和希望,无疑才是移民潮最顽强的生命力,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又往往将移民潮真正推向高峰。

时光流转。在战乱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方面,人口急剧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灾荒频仍,中原地区的土地再次不堪重负。一次新的、也是距今最近的关东移民高潮,在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掀开,就是开发“北大荒”。据资料记载,1956年,仅山东省就组织了10余万青年开赴黑龙江。这样的“闯关东”,已经少了些悲苦况味,多了些激情梦想,甚至还夹杂着荣誉。1978年,北大荒移民垦荒运动结束,东北大地已经不再是闯关东之初的蛮荒之地,而是中国的工业中心和名副其实的“北大仓”。持续三百多年的大规模关东移民浪潮也暂时画上句号。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