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餐习俗与外国习俗的不同之处

 公司总裁 2017-04-07

 日趋国际化是社会,一般人和外国人接触的机会更加频繁。而不同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带来无心的冒犯或是误解。在此,我们比较一些和外国习俗的不同之处。

    我绝非酒鬼,但是习惯到了晚上先喝口啤酒才用餐。啤酒有助于迅速疏解精神和用脑过度的压力。而这习惯也是日本的不成文规定了。因此宴请日本人时,首先灌他们啤酒,让他们血糖迅速上升,之后就好办了。很奇怪的是,日本人啤酒一下肚,心扉就打开了。

    至于西方人,也是先喝餐前酒,才慢慢决定菜单。中国人较倾向注重“吃”,较不注重“喝”。而日本、欧美是非常讲究“喝”的文化的国家。一瓶酒的价格贵于整桌的菜肴,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当你宴请外国人时,别忘了先问客人要喝什么,因为当客人的总是不要意思自己提出。

    此外,日本人的习惯是,正在喝酒的人,不上茶也不上饭,就让他专注于品酒。

减肥、瘦身、上健身房都没有时间的现代人,“劝吃劝喝”的这个“中国式礼仪”会陷人于肥胖。

   “替人夹菜”是个温馨的行为,不过,最好只限于开动时的那一次,因为每个人的喜好和量都不同,好意有时会成为别人的负担。日本人、欧美人都无此习惯。

    剩菜的确是浪费,但是也别为了不浪费食物而牺牲健康。吃不完的菜,别硬逼客人吃,就勇于打包回家。打包也是美德。

    吃中式料理,“敬酒”的习俗大概是和其他文化差异最大之处。对于中国人而言,每一口酒都不应“独吞”,一定要“来来来”拉着别人一起喝。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喝酒不能像喝茶和喝水一般的平常心。喝酒本来是一件优雅的享受,因此被逼,真是兴致全被糟蹋了。

    吃、喝是会直接影响个人的体质和健康,即使就是多这么一口酒,对内脏的负担却可能很大。硬逼他人接受,这叫做“敬”吗?与喝白开水一样,自己想喝时才喝,才是最好喝。

    日本人、欧美人的敬酒干杯的“cheers”,只有在开头时一次,之后就照个人的速度和酒量、喜好的时机点喝,绝对不会逼酒、劝酒。不要去干扰他人吃、喝。

    再怎么美食、美酒,都保持平常心,别为吃、喝兴奋起哄。一个饭局,最重要的不是在于吃、喝,而在于感情、话题的交流。不论是公事或私交,只是表面的虚假热络,大家心里是你知我知。若是觉得空虚,不如真心开怀地谈,这才是真正的交集。(国际礼仪专家:陈弘美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