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十六篇 论中医的流派

 云端图书馆ZY 2017-04-07

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名医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看待疾病的思路,不同的用药方法等等。由于在各方面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就是所谓的流派。

大体说来,中医的流派可分为伤寒派、脾胃派、滋阴派、寒凉派、攻下派、温补派、扶阳派、温病学派8个主要的流派。

流派的形成与时代和地域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和《黄帝内经》运气学部分的章节可以看到,在历史某些特定的时代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战争以及地域的影响,的确会造成不同的疾病在某些时代流行,形成不同的治病思路。《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提到:地域不同会导致人体的生理特点存在不同,因此在治疗上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从阴阳统一的角度来看,这8个流派并没有对错的争论,只不过在看待疾病的视角上有所不同。

1.    寒凉派。寒凉派的创始人代表是刘完素,他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六气皆从火化”,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外感病都会最终转化为发热的现象。我们从人体模型及六经系统的组合来理解这句话。

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单元是血、津、精和气,这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单元在人体流通循行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生理作用。其中,中医把流动在脉管中的津血、滋润滋养人体的能量物质称作“荣气”,把流动充盈在体表、骨节、肌肉中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气”,其作用是温养皮肤肌肉和抵御外邪,称作“卫气”。营气和卫气是一对阴阳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帮助,卫气保护外邪不进入到营血,邪气一旦进入营血后很容易通过血液循环代谢入侵到五脏六腑;营血对卫气提供持续的能量供应,两者互为根本。

自然界的“邪气”,简单划分可以分作“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其中寒邪入侵人体会导致人体毛孔闭合,血脉收缩,毛孔闭合会导致人体对外界的“散热机制”发生异常而导致内热,另外寒邪收缩人体血脉血管也会导致能量流通不畅积聚形成内热。

简单来看,人体大约60-70%的成分实际上都是水,骨骼、肌肉、血液、津液的载体实际都是水,“风邪”入侵到人体会令人毛孔“洞开”,加速蒸发,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是热。

人体是一个和大自然非常相似的生态体,体内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温度过低会导致新城代谢不够旺盛,食物不能被有效吸收,生命能量特征不足的现象。温度过高会导致能量代谢过快,身体亢奋,失去水分造成身体“弹性”功能下降的多种疾病。“热邪”和“火邪”如果入侵到人体,会消耗蒸发人体的津液、血液等基本的生命单元最终也体现为“热”。

“湿邪”入侵到人体会在身体内造成痰饮水湿聚集,污浊空气流动不畅也会导致发“热”。

“燥邪”会干燥消耗人体的津液、血液最终也会导致发“热”。

所以上述六种“邪气”入侵到人体后,不管原因如何,都会转化为热,这种“热邪”会危害到人体的生理活动以及生命体,所以一定要被“清除”,主要采用“寒凉”的方法来清除“热邪”。从这个角度来看,寒凉派本身并没有错误,只不过和“伤寒派”是在“不同的频道”讨论问题而已,其基础理论依然来自《伤寒》。

2.     攻下派。攻下派的创始人是张从正,最擅长用汗、吐和下法。在《伤寒论》中我们学习到,太阳病主要是通过汗法将邪气驱赶出体外,阳明病根据邪气所处的位置可以使用吐法和下法。张氏本人并不反对补法,只是认为很多疾病时邪气入侵人体所致,所以治病就要祛邪,张从正对汗、吐和下法进行了扩展,有很多心得,其基础理论也是来自《伤寒论》。

3.     滋阴派。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提出了“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观点。这个观点近年来被很多学派批判,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朱丹溪的理论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把朱丹溪中的“阴常不足”中的“阴”理解为人体血、津、精,而人体的阳气也是从“血、津、精”中经过“燃烧”转化过来的。人体通过行动、思维、情志上的感受直接消耗的是“气(能量)”,但最终消耗的都是“津、血、精”。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很多虚损型的体质就是“津、血、精”严重匮乏,治疗起来并不容易。一旦身体的“津血精”匮乏,身体很容易产生阳亢和内热,身体的“弹性和调节能力”会大大下降,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另外,人体的五脏六腑实际都是在“津精血”的滋养下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一旦“津精血”匮乏很容易造成五脏六腑的提前衰老和相关经络血脉的老化。从治病的本质来看,任何的治疗都要使人体健康起来,所以“津精血”一定要充足,仲景在《金匮要略》虚劳篇中提到,虚劳性体质津血匮乏,要治疗恢复并不容易。从这个角度来看,朱丹溪的理论并没有错误。在《伤寒论》,仲景也非常重视内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白虎汤、承气汤等都是组方都是抑制内热对人体的伤害的,内热不过不被及时抑制,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津血,严重时可迅速危机生命健康。另外,炙甘草汤、麦门汤等很多组方在养阴润燥的思路方面开创了指南。

4.     温补派。温补派的创始人张景岳是名侠士,他的理论实际上是对滋阴派的完善,当人体的“津精血”亏虚时,身体的阳气一定也会不足,因为阳气本身也是从“精气”转化而来的,所以单纯的使用滋阴养血的药物身体未必能较好的吸收转化,所以要配合温热的药物进行协助和“催化汽化”,张景岳的理论,其实也是来自《金匮要略》中治疗慢性虚损型疾病的思路,很多组方来自金匮肾气丸,薯蓣丸等治疗慢性疾病的启发。

5.     补土派。补土派的创始人是金元的李东垣,元代的特点是战乱较多,人们颠沛流离,饥一顿、饱一顿,脾胃很容易受到损伤,一旦脾胃受到损伤,身体很容易虚损无法有效产生津血而产生“虚热”,李东垣称之为“阴火”,并提出了补脾胃泻阴火的思路。从《伤寒论》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肠胃主消纳食物,脾负责调动太阴的津液上承于胃帮助消化食物,如果太阴虚寒则不能调动津液上承于阳明,就会出现临床上阳明燥热的“阴火”,而本质却为太阴虚寒,这个理论依然来自《伤寒论》,只不过李东垣将其发挥的很好,通过调理脾胃的方式扩大了治疗范围。

6.     温病派。温病是明清医学家所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流派。自然界的寒邪会导致人体毛孔闭敛收缩引发人体产生病变,寒邪入侵体内会导致气血运行失控而产生更严重的疾病。自然界的热邪会令人体毛孔洞开入侵到身体内消耗“灼烧”人体的津液,同时,湿热的环境会令细菌繁殖,入侵人体给不良的细菌病毒提供“生存”的场所。

温病的邪气入侵人体很容易消耗人体的营血,也很容易将外界的“邪气”传递到营血,人体的营血周流于体表并流经人体的五脏六腑并将邪气带到五脏六腑。仲景在《伤寒论》指出温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特点,白虎汤、诸承气汤都体现出重视保护人体阴液的重要性。温病学派并倡导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将人体的热邪散出体外,如果热邪入侵到人体损伤人体阴液的时候用清热养阴的方法。

《阴阳应向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后世很多温病大家以此句作为论据证明温病的理论出处。笔者以为:冬天人体毛孔闭敛,阳气内收于体内,体表的阳气较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也不足,如果寒邪入侵人体导致生病,一定会深入到肌体内较深的部位,寒邪入侵到肌体深处收缩血脉导致郁结。郁结会引发人体气血紊乱流通不畅,既产生郁结之热消耗人体津血,又干扰正常气血的产生和运行导致精气匮乏而抵抗力不足。当来年春天阳气生发时,人体的气血运动开始活跃,阳气生发会导致产生发热症状的疾病,精气不足也很容易导致外邪入侵人体而发热。很显然,《黄帝内经》讲的冬天伤寒会导致精气不足,郁结内结产生虚热,春天抵抗力不足外邪入侵会导致发热,与后代明清发展出来“温病派”的内涵还是有差异的。

7.     扶阳派。扶阳派又称火神派,是清代末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中医流派。人体的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和谐的两面,人体需要阳气的汽化功能实现对水液的蒸腾、调度,推动各种生理活动的运动,也需要各种阴液的滋养。火神派针对清末和当今社会很多不加辩证就乱投苦寒之药物进行了“正本清源”。

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外界邪气入侵人体均有可能导致发热,人体正气不足也会导致发热,不能一看到发热就滋阴清火。人体在汽化功能失常时阳气不足以调动汽化水液很容易产生“上火”症状,大剂量的使用附子、干姜、桂枝等药物可快速调动人体元气,实现汽化功能的正常,快速缓解身体的很多不适症状,这是扶阳派的重大贡献之一。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附子、干姜、桂枝等药物是“耗损”精气的,这些药物本身不能“补充阳气”,而是通过燃烧精气的方式快速实现人体的汽化功能。

本者认为,李可老中医提到的“阴虚者百难见一”,甚至“天下皆阳虚”的提法有一定的“语境环境”,卢崇汉先生提到的“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语境限制。尤其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很多慢性虚劳患者的本质其实是阴阳两虚,尤其是厥阴肝血匮乏的患者很多,使用温热的药物效果短期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长期的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疾病的诸如肾气丸、薯蓣丸、炙甘草汤、温经汤等组方更重视阴阳调和,既重视人体汽化功能的实现,也重视人体形质津液血液的不足,这样的方式更妥当和安全。

从阴阳本质来看,人体就是通过阳气来推动阴液(血液、津液)的方式来实现各种生理功能的,阴血津液既是滋养人体的营养物质,也是阳气的来源和“藏身之所”。仲景组方的特点非常重视人体阳气的运化,同时也有大量的白虎汤、猪苓汤、黄连阿胶鸡子黄等保护人体阴液的思想,体现和扶阳和重视阴液的慎重思想。

8.     伤寒派。伤寒派是以仲景《伤寒论》为基础的学派,笔者以为,仔细理解推敲仲景的思路,尤其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病的思路,会发现仲景的思路实际上是阴阳平衡的思路,而且用药非常谨慎和严谨。理解了《伤寒论》,再来读《黄帝内经》,发现所谓的流派之争实际是“不同频道”不同“语言”的争论。大家所讨论的“阴阳”在不同语境环境中甚至都有不同的内涵,各个门派均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语境环境。

毋庸置疑,仲景先生《伤寒杂病论》的思想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中医界最优秀的辩证理论,体现了中医的平衡原则,整体原则和高度的天人合一思想,而其他的流派也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均有其显著的特点,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争论。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微信号:sishenghongy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