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之中医思维

 为什么73 2017-04-09



在写完昨天那篇笔记之后,有朋友给我留言,问了我一下中医各家学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只能简要叙述一下。



现在多数中医都是具有外国思维的中医,而不是具有中医思维的中医。


今天就聊一聊中医思维,只是给大家一种参考。


有一位病人因为发热五天来求诊,各家学说的问诊方式大致如下:


滋阴派:你除了发热外,平时喝水能喝多少?


伤寒派:你除了发热外,还怕冷不?


寒凉派:你除了发热以外,嘴里有啥异常么(如口干、口苦)?


攻下派:最近你吃啥了?每天饭量多少?


时方派:你那个部位发热?什么时候发热?热到什么程度?


温补派:你在什么情况下发热?发热的时候身体有没有不适(如头晕、乏力)?


扶阳派:发热是好事,这说明体内阳气还足,能够把邪气排除体外,对了,你还有啥不舒服?


综上所述:


我们如何去询问一个病人,就暴露出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透露的出的一个信息是:


我们先假定这个病人是某种情况,然后按照自己所设想的询问、应证。很多时候,号脉也是这样一种心态。



上面的思维方式都是很好的,是中医思维的分支。没有对不对之分,只有适合自己与否。


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不会去讲为什么?


如:为什么面色发青就是有寒?为什么面色发红就是有热?为什么弦脉可以为正常脉,可以为肝病、可以主惊、可以为疼痛、可以为痰饮,具体病情下应该怎么判断?


如果不具备真正的中医思维,是很难去分辨出来到底为啥,最后总结为医者意也!


那么什么是中医思维?


就是学习所有比你厉害的人的思维方式,然后用别人的思维方式来矫正、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上一段中,


滋阴派的思维方式首先考虑的是否有阴虚,这个角度可以值得学习。


伤寒派的思维方式是先考虑关联性症状,这也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最后把各家学说的思维方式,诊断方式学会以后,就会学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对这个身体的症状治疗,有先后远近、轻重缓急之别,有先治后知之分。


古人对这种问诊方式进行了总结: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天之就是考虑当时气候、发热时间等,地之是地方水土饮食结构,人之是主诉轻重程度及人的心理特点,四方上下,左右前后是说与这个主诉有关的关联性症状。当把这些问好以后,就知道疾病再不用药的情况下,下一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比如发热五天求诊,先问什么时候发热最重,或按照求诊时间,按照子午流注,就知道问题在那条经络上了,再验证下即可。


比如发热五天来求诊,问籍贯是哪,若无其他症状,可能是水土不服,或其它。


比如发热五天来求诊,可以问发热前吃了些啥,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等等。


而上面各家学说的问法,其实就是“四方上下,前后左右。”


这个主问的法则,还可以用到其它各个方面。


因此把不同的问诊方法,还原到不同的角度,组合成一个立体的角度来看问题

,即中医思维。



当学会了这种思维以后,除了融合各家思想于一炉以外,更大的作用是用来传承。


如一个学滋阴的人来找你请教中医,你就跟他讲怎么用滋阴来治病。


如一个学扶阳的人来找你请教中医,你就跟他讲怎么用扶阳来治病。


如一个学伤寒的人来找你请教中医,你就跟他讲怎么用伤寒来治病。


这种思维方式,是《内经》里特有的思维方式,仔细研究岐伯对黄帝的回答就会发现。


所以历代的中医大家都是找到了符合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


当一个人的思想达到极致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各家思想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所谓滋阴、扶阳等都是一个名字,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多数更喜欢研究的是他们的用药经验,于是才有差别,才有分歧,可惜可叹。(何曾见过中医大家相互攻击过谁?)


古人也对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了总结: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这个方法在诸子百家中都是有的,《管子》中叫九守,是九种思维方式,与《内经》可以互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